許凌
摘 要: 信息化時代讓以往的科研管理模式逐漸呈現出落后趨勢,加強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設屬于必然發展之路,要求科研管理必須實現國際化、現代化、科學化、信息化。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設不僅有利于提升科研管理能力與領導者的決策水平,還能夠讓高校加快國際化進程建設步伐,使科研成果更快轉化。本文闡述了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的優勢,分析了現階段信息化過程中呈現出的部分問題,并在此基礎上針對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設的完善提出了對策。
關鍵詞: 科研管理 信息化建設 問題 對策
科研管理信息化的發展有利于社會管理科學化水平的明顯提升。對于高等院校而言,科研管理實現現代化、科學化、信息化統籌管理為科研創造了良好的發展氛圍,使高校成了新思想、新技術的前沿陣地[1]。通過信息化管理,信息資源能夠更簡化、快速、方便地交流,明顯提升辦公效率。通過信息網、信息庫的建立與應用,還可規范各項科研管理工作,使信息查詢、歸檔、變更更快捷。除此之外,科研管理者在決策制定上更具科學性[2]。高校作為知識高度集中、人才高度密集的科研陣地,決策者可根據真實信息實現科研選題方向的準確判斷,在信息傳播的共享性、準確性、時效性優勢下提升決策水平[3]。本文以科研管理信息化為主線,研究了目前高校在信息化過程中的問題體現,提出了完善的對策。
一、信息化過程中的問題體現
(一)軟件條件不足。
部分管理者對軟件配備的認識程度不高,未發現軟件應用的優勢,導致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設更強調硬件設備的經濟投入,忽視了軟件的購買和更新[4]。若軟件資源無法跟上硬件配備的步伐,則無法實現軟硬件相互協調,導致浪費硬件資源,影響信息化建設程度與廣度。另外,部分管理者在信息化建設過程中規劃與管理上缺乏計劃性及系統性,管理體系呈現出不全面狀態,進一步提高了軟件配備不合理程度。
(二)信息安全問題。
在信息交流平臺上來往的信息不僅是一種資源,還是高校的重要財富。知識經濟時代,必須確保信息資源的安全性。我國多數高校已經建立了校園網,可安全使用防火墻、網關、電子郵件[5]。但由于網絡與外界互聯,難免受到病毒的感染和黑客的攻擊。當存在病毒的文件被接收者執行后,整個網絡同樣存在安全隱患,導致數據丟失。現階段高校科研管理系統大多還停留于檔案管理層面,無法實時保障網絡流通數據安全并對數據展開科學評估與跟蹤,造成科研網絡信息在交流上仍存在安全隱患。
(三)管理模式落后。
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改革的過程中,信息化建設必須依賴于科學的、先進的管理方法與制度。目前,高校科研管理在模式上仍傾向于傳統模式,無法匹配信息化時代的要求[6]。換言之,傳統管理模式大多屬于垂直管理,類似于金字塔型,層級明確。信息化時代要求管理逐漸向水平方向偏移,實現并行管理。
(四)管理人員問題。
信息化建設、發展、管理均需要先進管理人才及專業人才對高校科研數據資源展開科學化管理。目前我國缺乏此類復合型人才,需要既掌握計算機技術,又精通業務管理。目前高校聘用的人才大多無法做到學歷結構合理化,知識結構較為單一且老化[7]。除此之外,校方在此方面的重視程度不足導致未開展科學有效的培訓工作,無法通過階段性培訓及持續性培訓讓管理者提升自身信息水平、強化信息化意識。
二、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的完善對策
(一)重視整體規劃,分步驟實施。
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受到現代信息化的影響出現的改革較大。處于社會信息技術發展腳步不斷加快的背景下,高校科研信息化管理逐漸改變,需要與高校實際情況緊密結合,對目標進行明確并循序漸進,防止出現欲速則不達的情況。所以,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發展過程中需要制訂長遠規劃方案,對階段性建設目標進行確定,且分階段實施。一方面,部門主管領導和學校領導需要對信息化建設工作給予高度重視,于建設經費、隊伍建設及機構設置方面給予針對性的支援。另一方面,學校應組織科研管理人員、相關信息技術人員給予論證和前期調研,全面體現管理思想,對管理需求有一定的理解,對階段性的技術發展與需求變化進行全面考慮,建立合理、科學、全面的整體規劃,并在規劃的指導下通過針對性的實施方案開展分步驟實施。要想實現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高校需要按照建用并舉的原則開展科研管理信息化工作,結合信息化手段的管理系統及先進性,確保能符合建設的發展需求。在實際的實踐工作中,因為高校科研管理的核心業務以科研項目管理為主,所以需要從科研項目管理開始進行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設工作,通過信息化手段對項目管理各個環節之間的相關性進行了解,促進管理流程透明度明顯增加,達到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的目的。在深入研究科研管理工作的基礎上,需要通過先進的信息技術全面更新、改進及擴充新的管理工作和內容。
(二)全面創新與探索科研管理模式。
高校管理部門要想促進科研管理信息化得到實現,需要全面創新、改革傳統的科研管理模式,需要對傳統科研管理模式中繁雜的工作流程、僵化的組織結構和落后的管理方式進行有效改革,并有效引入國際化、現代化的科研管理理念,與先進的科研管理方法與思想相融合,建立和信息化技術發展互相符合的工作流程、組織模式和管理模式,使科研管理水平明顯提高。高校科研管理模式創新和探索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一方面,建立以市場為導向的科研管理模式。高校需要明確市場發展的方向,邀請科研機構按照市場需求制訂管理方案,重視企業與高校內部科研機構的聯系工作,確保“產、學、研”的緊密結合得到有效實現,使科研成果產業化轉化有效性得到有效提高。另一方面,構建開放性公共實驗室。高校在建立開放性公共實驗室之后可使儀器設備資源共享得到實現,并全面優化高校科研、高校教學的資源配置工作,促進高校利用資源的效率明顯提高,防止重復建設實驗室。開放性公共實驗性還需要建立“有償使用”、“專管公用”的相關制度,為管理工作提供有效的依據。endprint
(三)重視隊伍建設與人員培訓。
管理人員在加快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發展方面占據非常重要的位置,其與能否有效落實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與管理人員整體能力、信息素質具有非常密切的關系。因此,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發展過程中需要建立一支復合型管理隊伍,確保隊伍內的工作人員能夠達到專業技術高、知識結構合理、管理手段好等要求,在管理人員管理水平提高的情況下,才能夠長期支持科研管理信息化的發展。首先,高校管理部門需要鼓勵管理人員積極參加各種信息技術的訓練和信息技術的培訓,采用多種途徑盡可能掌握、學習計算機網絡應用技術,促進自身處理能力、信息分析能力的明顯提高,增強信息敏銳性,強化信息意識,提高信息素養,等等。其次,科研管理人員需要重視學習現代信息管理理論,要了解管理信息化、信息技術的新模式、新要求,分析高校科研工作在網絡時代背景下的新方法與新特點,促進思想觀念明顯轉變,使現代管理意識明顯增強,利用自有的管理經驗發展科學管理模式,且通過科學方法、更新知識等方式加強信息管理,樹立新型的管理意識,促進自身管理能力和現代化意識的強化。
(四)重視以人為本管理理念的應用。
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以建立以人為本管理理念作為基本思想,管理者需要為管理人員營造良好的生活環境、工作環境,調動組織內部成員的創造性、積極性。所以,科研管理信息化應該全面落實以人為本管理理念,并在科研管理中建立人的主導位置,在激發創造性、調動積極性、發展能力等方面給予重視,通過尊重人、關心人、激勵人等方式使人本主義管理得到實現,為全面實現科研目標提供保障。另外,科研管理工作中還需要對服務意識給予強化,對于每一位科研人員的能力、價值均給予重視,促進科研工作者創造性得到激發,調動工作積極性。管理工作中要重視群體與個體利益、群體與群體利益等協調工作,特別是在處理群體與個體利益、群體與群體利益的問題時,不僅要確保能有效利用與集成群體力量,還要使每位科研人員獲得全面、自由的發展空間。
(五)建立新型科研管理方式。
高校因其人才、技術和科研基金等優勢,已經逐漸變成研發科研成果的主要部門,科研管理中已經開始逐漸應用新型的科研管理方式,采用現代通信技術與計算機使信息、科研成果的共享得到實現。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與計算機網絡平臺具有非常密切的關節,把環球信息網與校園網相互聯合,能為訪問、查詢信息提供便利,還可兼顧網絡的可擴充性及先進性。通過分析高校科研網絡的基本特征,建立的網絡層次可以分成以下幾點:(1)校園網中建立的局域網中心以科研管理為主,主要是進行管理、傳輸高校內部科研信息資源的工作;(2)地區網絡不僅要對主干網給予支持,還要為高等院校提供相關的聯網服務;(3)在全國網絡中心設置科研信息交流中心,為科研信息資源的管理與建設提供便利;(4)在互聯網系統內連入專線。通過電子文檔的形式保存科研信息資料,為查詢信息與傳輸信息提供便利。若科研成果具有保密程度高、技術程度高等特點,則需要通過加密處理。科研管理人員通過不同研究方向、不同學科作分門別類處理,以便下次查詢。
三、結語
高校科研管理包含科技情報、人才資源、經費控制、科研項目規劃等多項工,需要實現系統性管理,不僅涉及范圍廣,而且工作量較大。若采用傳統管理模式,則難免導致管理者工作效率下滑、浪費精力。信息化建設能夠讓高校科研管理逐漸邁向科學、高效,規范方向,從科研信息獲取、存儲、傳輸等多個方面實現高效率、快捷化管理與應用。以往管理模式中大多通過紙質資料保存科研成果,無論是科研課題的選擇還是相關信息的發布,均缺乏信息化與高效性,為科研成果與生產力的轉化造成一定阻礙。目前我國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過程中的問題主要體現為人員、安全、投入、管理等方面,在完善上應由此著手,提升高校科研管理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楊梅,甘露,張林濤.校園網絡管理和信息安全保障實踐探討[J].玉林師范學院學報,2013(01):112-116.
[2]王志剛,張俊杰,張曉妮.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陜西農業科學,2013(05):247-249.
[3]林學延.基于科研管理需求的跨部門財務信息化研究——以S大學財務信息化建設為例[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6(13):70-72.
[4]楊小燕,廖清遠.高職院校科研管理信息化發展現狀及問題對策[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6(16):67-68.
[5]丁愛華.新時期高職院校檔案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州大學學報,2013(06):102-104.
[6]張麗娟.基于過程管理的高校科研檔案管理研究[J].云南科技管理,2017(05):19-21.
[7]朱忠軍,姜慶偉.信息技術推動下的高職院校內部管理流程變革研究[J].陜西教育(高教),2014(11):65-6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