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這件事會發生在我實習的第一個月里,本來以為這只是書上才會發生的。這件事對于工作許久的老師來說可能已經習以為常,可是作為一個沒有教學經驗的實習老師第一次遇到這件事還是有些小震驚的。
下課后,我像往常一樣坐在教室里等待下一節課的開始,這時候小白跑過來和我說,老師我同桌的筆被偷了,她哭得好厲害。我急忙過去看了看,小美在那里默默地哭,手里拿著一個漂亮的空盒子。看到我就哽咽著說:"老師,我的筆被偷了,這是我過生日的時候我爸爸給我買的,好貴的筆上面還有一顆磚石,我找了把書包都找遍了都沒找到,我媽媽不讓我把這根筆帶過來,如果讓我媽媽知道了,她肯定要罵我。"沒想到班級會有小偷!但是從她的話里我判斷出她還不是很確定自己的筆被偷了,于是我對她說:“你今天回家再找一找,然后再把前后左右同學的書包都翻一翻,萬一是你自己不小心弄丟了的,你不能誣陷同學呀,對不對?如果明天還沒找到,那你就再告訴我一下。”聽了這些小美點了點頭,然后和我說:"老師,你千萬不要告訴班主任,你告訴她我爸媽就要知道了,那我就要被罵了。"于是我決定暫時替她保守這個秘密。就在我和她專心對話的時候,我沒有發現在不遠處一雙眼睛一直觀察著我們。
第二天,我來到教室。小美把我喊到她的座位旁,還有一位女生小可站在她的座位旁。小美從那個女生手中接過一支筆對我說:“她有一支和我一模一樣的筆”說著把那支筆放到了她手中的筆盒里,“老師,你看這支筆能和我原來的筆一樣的放進盒子里,而且上面的磚石什么的都和我原來的一模一樣。”因為之前沒遇到過這種情況,所以我還是不相信孩子能有偷竊行為。我問小可:“你的筆也有筆盒嗎?”小可說:“有的。”“那你下午把筆盒帶過來給我看看吧。”小可有點支支吾吾說了句:“可是我的奶奶經常會把東西亂扔,我不確定我能不能找到這個盒子了。”我說:“那你盡量給帶過來吧!”小可點了點頭。說完這些,我又安慰了一下小美:“別著急,老師肯定會幫助你找到這根筆的。”她聽話的點了點頭。
小可每天下午都來的特別早,每次都是她幫我發作業本,而且一發就是全班的,還不說一句累,我可喜歡她了,所以我一直不覺得這個筆是她偷的,只不過碰巧買了一樣的筆罷了。下午第一節課還沒上課,小美就跑到辦公室和我說:“老師,她沒有把筆盒帶過來,她說她忘到爸爸的車里去了。”我突然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我對她說:“行,我下午會再找小可談談的。”對班級情況不了解的我,決定把這件事和班主任溝通一下。
我把事情的來龍去脈告訴了班主任,班主任和我說以她的經驗判斷,筆應該是小可拿的,因為她的虛榮心比較強還聰明,肯定都已經想好了用什么辦法來撒謊了。班主任引導我——你可以讓她說說具體筆是誰買的?然后和她要父母的電話再打電話問問,這件事就交給我來處理了。而且班主任還答應我裝作自己不知道這件事!真是善解人意的好老師!
和班主任溝通以后,我又思考了一下,我決定還是再相信小可一次。我準備把小可喊到辦公室,然后和她說,我相信這根筆是她父母給她買的,但是如果不是請她明天中午來早點把筆帶給我,我會幫她把筆還給小美并保守這個秘密,如果明天不帶過來,我就要給他父母打電話問清楚這根筆的來龍去脈了。于是我把小可叫到了辦公室,當我說要給她父母打電話時,她突然說了一句:“那我明天來早點,把筆帶給你吧!”她說出這句話的時候,我驚呆了!“兇手”居然真的是她。我點了點頭,沒說什么就讓她回教室了,準備第二天她把筆拿過來的時候再嚴肅的告訴她這件事的嚴重性。
第二天中午,我早早地在辦公室等小可,可是等來等去已經快要上課了,小可還是沒有把筆送過來,于是我起身去教室把喊到了辦公室,她居然又和我說:“我說了,不知道你相不相信。我的筆是我一個朋友送給我的,但是那個朋友不是我們學校的。”我心想她是要用另外一個謊言來圓自己以前的謊言。我覺得我不能再對她溫和下去了,我就嚴肅的和她說:“我之所以給了你好幾次機會,是因為我不想讓你在班里同學面前丟臉,是想保護你的自尊心,如果你再這樣不珍惜老師給的機會,那么老師就要在全班公布這個事情了,到時候事情可就大了,你想想班級同學會怎么看你?”她聽我說完這句話臉立刻變紅了,說了句:“我明天上午把筆帶過來。”仁慈的我選擇了最后一次相信她,畢竟我不想傷害她弱小的心靈。
第二天早上,我剛到辦公室,小可就跑到辦公室把筆遞給了我,還不好意思的和我笑了笑。于是,我在語文課上課之前把筆遞給了小美,并且和她說:“你的筆是雷老師在圖書角發現的。”看她的表情,我覺得她相信我了。但是我沒想到拿到筆之后,小美第一時間跑到了小可的旁邊,開心的和她說著什么。第二節課下課,我偷偷的問了小可,小美是不是和你說筆是在圖書角撿到的?她點了點頭。
之后的兩天,我發現只要我接觸班主任的時候,小可都會有意無意的站在遠處看著我們。可能她還是不太相信我沒有把這件事告訴班主任吧!其實我覺得小可是個有心思有想法的孩子,而且她聰明的腦袋是不會和你說出她內心最最真實的想法的,但是總的來說還是一個愛幫助同學,愛和同學交流的孩子,對于這種同學我想可能應該要花更多的時間才能完全了解她吧!
作者簡介:
雷蕊,女,漢,安徽蕪湖,研究生,碩士,安徽師范大學,2410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