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晶
摘 要:課程游戲化以《指南》為背景,理解生活、游戲、經驗在幼兒園課程和幼兒發展中的作用。它強調游戲的重要性,提醒我們關注游戲,關注幼兒年齡特點,讓他們在輕松愉快的活動中發展個性。結合開展過的幾節活動,談談課程游戲化背景下課程構建的實踐與思考。
關鍵詞:課程;游戲;教學;幼兒
一、走進游戲,走近幼兒
作為一線教師的我們,常常疑惑于如何平衡“教”和“玩”的難題。游戲中有學習,學習能更好地推動游戲;把握游戲中存在的普遍問題,將之延伸為有意義的教育活動;在游戲中生成課程,在課程中生成游戲。期望孩子在游戲中學習,在游戲中發展。
實踐一:大班社會《建構區的變化》
這節活動是一次大膽的嘗試,它的靈感來源于孩子們每周的區域活動!在活動中,我投放了三種比較具有典型性的材料——長方形的酒盒、圓桶狀的大紙杯以及各種形狀的木塊。三種不同的材料,都是生活中常見的,能讓他們進行開放性的探索和搭建。整節活動以孩子的兩次自主搭建貫穿始終,充分尊重了孩子的主體地位,給孩子創造了更多的動手動腦空間。
思考:
1.在這一活動中,我能充分尊重孩子的主體地位,給孩子創造更多的動手動腦空間,引導他們通過協商、分工、合作來共同完成建構任務。讓孩子們感受到游戲中合作、分工、商量的重要性,在游戲中學習,體驗共同游戲的樂趣。
2.在這樣一個師幼互動的過程中,通過老師對孩子們的需要和感興趣的事物的價值判斷來不斷調整我們的活動,以促進兒童更加有效學習的課程發展過程,這是一個動態的師幼共同學習、共同建構的世界。
二、追隨幼兒,師幼同行
生活是一種實踐、一種參與,也是一種體驗。凡是幼兒需要的、感興趣的,尤其是隨時隨地在其生活、學習過程中產生和發現的,又是他們急于想知道或解決的問題,應及時地納入到課程和活動中來。在這樣的活動中,幼兒的經驗受到了真正的重視,幼兒的學習與他們的真實生活緊密地聯系在一起。
實踐二:大班社會《這個冬天不會冷》
活動以同名繪本為載體,講述了一個有愛冬天就不會冷的故事。小松鼠有這么愛他的媽媽,大熊有小松鼠這么好的朋友,再冷的冬天都不會冷,他們已經溫暖到心里去了。自然而然地遷移到孩子們的生活和經驗:孩子們,你們的媽媽愛你們嗎?在我們身邊,還有好多需要愛的人們,我們要怎樣做才能讓他們變得溫暖呢?有了前面故事的鋪墊,有了孩子們平時的生活經驗,他們說出來的話總是格外有愛!
思考:
1.生活中的事物是兒童活動的重要對象,它們能給兒童帶來樂趣,帶來挑戰,帶來想象,帶來專注,帶來快樂,帶來經驗。在這樣的活動中,幼兒的經驗受到了真正的重視,幼兒的學習與他們的真實生活緊密地聯系在一起。
2.幼兒園課程和生活是緊密相連的。本節活動凸顯了過程和情景的發展價值,強調了幼兒的經驗在生活中的參與。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充分利用了生活背景、生活材料和生活事件。興趣是活動的前提,需要則是活動的方向,課程要追隨幼兒的生活和經驗,方能真正與幼兒同行。
三、兒童立場,快樂游戲
幼兒的學習是以直接經驗為基礎,在游戲和日常生活中進行的。這就告訴我們幼兒要在情境中學習、在行動中學習、在生活中學習,是通過多種感官在探索、體驗、交往和表達的過程中學習的,因此教師要創設豐富的教育環境,把生活、游戲與教育有機結合起來,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滿足幼兒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獲取經驗的需要。
實踐三:大班科學《有趣的三腳架》
這節活動通過游戲引發幼兒探究,通過步步嘗試最后運用于實踐,在動手動腦的操作過程中,擴大了幼兒探究的空間,提高了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最后幼兒將自己的探索結果和生活中的三腳架聯系起來。其次,活動的每個環節都能激發幼兒積極主動探索的精神。活動中,我通過提問等方式引導幼兒思考并對老師提供給他們的材料進行探索。第一環節是鼓勵嘗試,讓他們有思考的空間;第二環節提高難度,充分激發深入探究的興趣;最后一個環節是幼兒已有經驗的遷移和提升,是從實驗到運用的轉換。孩子們在整個探究操作的活動中既理解了知識點,又體驗了探索的樂趣。
思考:
1.在活動中,我重點關注了環境和材料的作用,而不是講解的作用。環境和材料是幼兒學習的對象和背景,材料的多樣性和可操作性直接影響幼兒活動的質量和經驗可獲得性。
2.整節活動,我為孩子們提供了豐富的材料和環境,孩子的自主操作貫穿于始終,充分尊重了孩子的主體地位,給孩子創造了更多思考探究的空間,給予幼兒充分活動的機會,盡可能地讓幼兒動用多種感官,在行動中獲得經驗。
關注課程、游戲教學是一門藝術!課程在兒童的生活中,在兒童的行動里,在發現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我們要形成發現課程的意識和能力,要將幼兒的需要和興趣與課程資源及相應的活動關聯起來,從而深化幼兒的學習,豐富幼兒的經驗,促進幼兒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樊明.基于兒童多元智能的教育游戲設計策略與開發[D].曲阜師范大學,2011.
[2]原晉霞.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8.
編輯 張珍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