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秀梅
【摘要】作為初中語文教材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詩詞教學能夠幫助學生了解漢語中獨特的魅力。本文基于以趣入境,對初中語文詩詞教學策略進行了分析,有利于提升詩詞教學水平。
【關鍵詞】初中語文 詩詞教學 以趣入境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50-0064-02
對于初中語文教學而言,詩詞教學過于注重知識的傳輸和審美教育,很少培養學生在詩詞欣賞過程中的想象力、創造力。從新時期素質教育及學生成才現實需求進行分析,創造力和想象力才是語文教育的重點。初中生要想真正學會對詩詞的欣賞,一定要展開豐富的想象力,最終達到想其意境、悟其詩情的目的,尤其是中國古代詩詞,其中蘊含著非常豐富的文化內涵。基于此,本文重點分析了初中語文詩詞教學中以趣入境的方式,希望促進詩詞教學的良好發展。
1.引入詩詞的歷史背景
對于我國的古詩詞而言,都有著特殊的歷史背景,要想真正了解其意境,必須掌握詩詞背后的歷史知識。世間流傳的經典詩詞,有很多是因為詩詞本身而驚艷眾人,導致人們忽略了背后的歷史知識及人文背景,在朗讀時也只是知其表層含義,無法理解深層意境。如果在初中語文詩詞教學中遇到具有濃厚歷史背景的詩詞,一定要在讀詩的同時讀史,讓學生自主收集詩詞資料,真正理解詩詞的含義。曹操的詩詞不是特別多,但是卻才情驚艷,部編教材七年級中的《觀滄海》,是在官渡之戰后創作的,讓人們看到了 一代梟雄寬廣的胸襟。如果學生對這段歷史不是特別熟悉,將很難理解詩詞的含義。再比如,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馬致遠年輕時熱衷功名,但是由于原統治者實行民族高壓政策,導致其一直未能得志。他幾乎一生都在過著漂泊無定的生活,因此而郁郁不得志,困窘潦倒一生,在羈旅途中寫下了這首詩詞。在學習這首詩詞時,只有了解歷史背景,才能了解作者的情感。所以說,初中語文詩詞教學中,既要讀詩也要讀史,不僅能夠讓學生理解作者的情感及思想,還會提升自身欣賞詩詞的能力。
2.有效應用景象描述
一般來說,詩詞言簡意駭,但是其中所蘊含的思想及內容卻非常多,學生對簡短詩詞的背誦十分簡單,但是如何才能提升學生的詩詞欣賞能力,這就需要教師充分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所以,在詩詞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只讓學生背誦,應該以趣入境,加深學生對詩詞的認知。比如,在部編教材七年級《游山西村》詩詞的教學過程中,其中的“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不僅寫出了山西村山水環繞、春光無限的景象,另一方面又蘊含著豐富的哲理,體現出人生變化發展的規律性,令人回味無窮。此外,還體現了詩人與眾不同的思維及精神,在逆境中蘊含著希望。詩人所描述的山水環繞景象還能體現出人們的喜悅之情,無論生活多么艱難,只要堅定信念,一定會絕處逢生,開創一個充滿光明的世界。總之,利用詩詞中具有代表性的詞語,能夠讓學生了解詩詞的應用技巧,如笛聲、簫聲,主要是指作者要想利用聲音表達對某人、某事物的情感,月亮則代表思念家鄉、游子之情。這種特定的詞語能夠讓學生充分了解詩人想要表達的情感,更加融會貫通的自我理解,不僅能夠實現學生的自主學習,還能在以趣入境的基礎上培養學生思維能力。
3.創新詩詞教學方法
在初中語文詩詞的傳統教學中,教師通常采取先讀后講解的方式,這種方式雖然會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不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導致學生一直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久而久之就會讓學生產生抵觸情緒。此外,初中語文詩詞教學具有平仄、押韻的特點,而且這種特點十分顯著,所以在讀詩詞過程中,要比其他課文更具韻律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詩詞情感。比如,教師在講授部編教材七年級《次北固山下》時,由于詩中描繪了祖國的青山綠水、潮平岸闊的景色,為了能夠加深學生對詩詞的認知,教師在實際教學時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實際景象,使學生在欣賞壯麗景色的同時感受到詩人創作時的思想情感,對學生今后的學習有很大幫助。再比如,《木蘭詩》主要講的是花木蘭代父從軍,教授過程中可以為學生播放“木蘭替父從軍”的視頻片段,讓學生真正理解《木蘭詩》的內涵,之后全文誦讀,了解木蘭決定代父從軍的過程。通過這種新穎的教學形式,不僅能夠加強學生對詩詞的深入了解,還能讓學生感受到詩詞中的美,從而更加熱愛詩詞,愿意主動參與到詩詞學習中。
4.結束語
綜上所述,語文教學在提升學生人文素養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更應該注重學生的個性及人格。作為語文學習中的關鍵內容,初中語文詩詞的學習至關重要,只有真正了解其中的美才能對詩詞含義有所感知。因此,初中詩詞教學應該以詩詞為出發點,引入詩詞的歷史背景、有效應用景象描述、創新詩詞教學方法,使學生在以趣入境的基礎上掌握詩詞大意,從而感受到詩詞之美。
參考文獻:
[1]王鳳芹.基于以趣入境知詩意初中語文詩詞教學設計探討[J].才智,2014(34):93.
[2]王術井.初中語文詩詞教學設計——以趣入境知詩意[J].中國校外教育,2012(2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