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莘縣第一中學高三17班 張士碩
新課改以來,學校對學生的素質發展給予了高度的重視,采取了新的教學理念和方法來促進學生的素質提高,倡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給學生留下了足夠的思考和探究時間。然而,由于高中數學的抽象性,讓很多學生學習起來感覺很困難,對數學的探究積極性不高。本人結合學習數學的經歷,談一談數學思想在數學學習中的作用,如何有效地運用數學思想進行數學知識的學習和應用,從而有效掌握數學知識的本質規律,突破固有思維的束縛,進行高效的自主學習和探究。
化歸思想是高中數學學習和研究中一種重要的思想方法,如果僅從字面上進行理解,就是化簡歸納的意思。化歸思想主要是將抽象復雜的問題進行化簡、變換等,將它轉變為一個簡單的問題或是已經熟悉的問題,從而對問題進行分析和解決。化歸思想是進行數學學習和探究的重要思維策略,有效掌握化歸思想就可以將未知的問題轉化為已知的問題,將抽象的問題轉化為具體的問題,將復雜的問題轉化為簡單的問題,化歸思想強調的是將未知的問題通過巧妙的轉化、變形,化歸成一個已知的問題,從而有效地的將問題解決。比如,在進行二面角的有關知識學習的時候,我們不必要對二面角進行直接的分析和解答,而是可以運用數學知識對二面角進行轉化,將二面角轉化為平面角,這樣問題的分析和研究就簡單多了。高中數學知識中涉及多元多次方程,如果對其進行直接求解的話,費時費力不說,最終也不能有效解決問題,而如果運用化歸思想對問題進行分析,逐步將多元多次方程轉化為二元一次方程或是一元一次方程,這樣不僅提高了問題解決的效率,也促進了自身思維能力的發展。化歸思想幾乎貫穿在高中數學學習和探究的整個過程中,同時對我們以后的學習和探究也具有深遠的影響。因此,我們在進行數學知識探索的過程中,要不斷進行數學思想的運用,提升自身的數學自主學習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促進數學思維的發展和提升,從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高中數學知識大部分和圖形結合在一起,在進行數學知識學習的時候,既要對數學圖形進行分析,也要運用數學理論進行描述,因此,數形結合思想在高中數學的學習中運用得非常廣泛,尤其是一些數學的重難點知識。高中數學的知識對學生的思維能力要求很高,加上圖形的分析,就更增加了數學學習的難度,如果在數學學習中進行數形結合思想的運用,可以對數學圖形和知識進行有效的融合,提高自身的思維能力,從而對自主學習進行優化,促進學習效率的有效提升。比如在進行有關不等式知識的學習的時候,我們就可以根據不等式進行圖形的描繪,結合圖形進行問題的分析和解決,尤其是不等式和函數方程的交匯問題,運用數形結合的思想,可以將不等式和方程問題看成幾個函數圖象的相交問題,這樣把復雜的數學知識用圖象的形式更加直觀地體現出來,復雜的數據關系和數學知識的變化規律就一目了然了。數形結合思想在高中數學的學習中應用的地方很多,如:集合運算、三角函數、立體幾何、數列等問題的分析解決中,都需要用到。華羅庚曾說過:“數形結合百般好,隔裂分家萬事休。”在高中數學中,數和形是數學知識體現的兩種方式,分別對應數學的抽象思維和形象思維,因此,正確運用數形結合思想,可以有效地對數學問題進行轉化,通過“以形助數”或“以數解形”數學學習和探究方法的實際運用,可以將抽象的問題形象化,將復雜的問題簡單化,從而更加牢固地掌握數學的學習和研究方法,提高數學的學習效率,取得預期的效果。
所謂分類討論思想,就是在無法對問題進行整體性探究的時候,要對問題按照某種方法進行合理的劃分,做到不偏不漏,從而對各個問題進行相應的分析和解決。分類討論思想是一種解決數學實際問題的邏輯方法,在一些情況較為復雜的試題中進行應用,往往可以有效突破和解決。在運用分類討論思想的時候,要注意劃分的時候要按統一的標準進行,進行討論的時候要逐級進行,不能越級。在高中數學中,分類討論思想一般用于數列、不等式、絕對值、三角函數、雙曲線等問題的學習和研究,對問題可能出現的情況進行分類討論,更能將問題化整為零,然后對各個問題進行逐一解決,這也是學習數學知識,提高數學能力的一種有效數學思想方法。比如進行有關絕對值不等式問題解決的時候,雖然對于絕對值我們并不陌生,但是和不等式進行結合,在實際的分析和解決中,很容易就造成解答遺漏的情況,因此我們就要從數學的概念特點出發,對試題進行分類,然后對每個小類進行逐一解決,這樣既能避免漏項的情況,也能對知識有全面而整體的把握。
總之,在高中的數學學習中,光憑死記硬背是不能解決數學問題的,我們要在實踐中不斷進行數學思想的運用,不斷促進思維能力的發展,從而更能將復雜抽象的數學知識轉化成簡單具體的數學問題,以便于我們進行學習和探究。
[1]張英連.高中數學思想方法教學的案例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6.
[2]馬會杰.高中數學教材和教學中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D].河南大學,2014.
[3]馬云鵬,余慧娟.數學:“四基”明確數學素養——《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熱點問題訪談[J].人民教育,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