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江陰市第一中學 趙軻菊
隨著教育政策的深入發展,越來越注重素質教育的貫徹落實,同時也對高中數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高中數學教師不僅要熟悉教學大綱,充分傳授大綱所規定的知識內容,同時還要求教師要充分發揮引導作用,在知識傳授過程中引導學生對數學邏輯思維和抽象思維進行最大程度的掌握,而且也需要學生靈活運用反思性學習方式對所學知識進行鞏固掌握,從而使學生能夠獨立自主地進行學習和生活實踐,達到所倡導的素質教育目標,推動素質教育的深入貫徹落實。
高中數學相對于初中數學而言,擁有著更高的知識難度和更廣的知識涵蓋面,而反思性學習對于具備較高要求的高中數學起到了很大的輔助作用,經常進行反思性學習不僅能夠幫助學生鞏固之前已經掌握的知識,還能使學生對所有知識進行更深入的學習和掌握,從而真正將所學知識為己所用,更好地掌握高中數學的知識重點。反思性學習還能使學生在反思過程中發現自己在學習狀態以及學習方法上的不足,并對自己的不足進行及時調整,使自己不至于誤入歧途,這一點不僅能夠使學生對自己所學知識進行深入鞏固,同時還能減輕學習負擔,提高學習效率。
在高中數學面前,學生的抽象思維和邏輯思維是否得到充分發揮是學習的重中之重,無論在學習的哪一個階段,教師與學生注重的都不應該只是知識面的延伸與積累,更值得關注的是所學知識的深化和鞏固,經常對學習進行反思可以讓學生及時有效地發展自己在數學學習上有關抽象思維和邏輯思維方面的不足與誤區,只有這樣,才能夠使學生進行專門的有針對性的訓練與調整,從而完善自己的不足,糾正自己在數學學習上的誤區,有效提高自己在數學學習方面的邏輯思維和抽象思維,最終使學生在提高自身數學學習能力的同時,培養專業的數學精神,提高數學學習能力。
預習作為學習知識的首要環節,也是高中數學學習過程中的必要環節之一,上課前的預習決定了學生接下來一堂課的學習狀態,有效的課前預習能夠幫助學生對授課知識進行必要的掌握與了解,預習不僅能夠讓學生了解到教材的授課要點,也能夠使學生在預習過程中提前了解自己對知識的疑惑,這樣就有助于學生在上課過程中對預習課本時產生的知識盲點聚精會神,然后進行自主解答,提高課前與課上的學習效率,同時學生也應該對自己在預習時所出現的問題進行總結和設問,有利于對學習知識進行深入的理解與掌握。
課堂之后的反思對象相對于預習后的反思則出現了明顯差別,課前反思主要是總結自己在預習過程中所出現的知識盲點,而課堂后的反思則側重于課上老師所教授的知識內容,而且反思的基礎是在對老師課上所講內容充分掌握之后,這時的反思不僅要求學生在課后能夠對老師所教授的內容進行宏觀的梳理與概括,而且也同樣要求通過回憶和自我設問的方式,對整個教學過程中所出現的不理解的問題進行歸納,最后再整體性地對所存在的疑惑進行解答,課后的反思實則是對課堂所講授的知識內容進行二次記憶,這種課后反思的方式不僅能夠使學生充分消化老師課上所講授的內容,而且也使學生在反思過程對知識進行自我總結和梳理,同時也能使學生在沒有老師的幫助下自主解決預習時所出現的問題,從而更好地提高學習能力和效率。
高中學習的強度較大,模擬測試更是家常便飯,而高中數學的測試通常都是對所學習的某一個章節內容進行摸底,而這恰好也算是學校組織的集體性的內容反思,對于學生個人而言,每一次測試之后學生也都應該進行及時的反思,這樣不僅能夠推動學生主動對章節知識內容進行系統梳理,還能夠促進學生整體發現自己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存在的盲區。測試作為檢驗高中數學學習效果的有效途徑,同時也是學生檢驗自身學習能力以及檢驗學習方法對錯的重要途徑,數學測試通過普遍的解題方式來探查學生上課時的學習思維以及課后的自主解題能力,所以測試后的反思不僅是針對學生主體而言的,同時也要求教師應該對學生的解題情況進行細致分析,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加強對學生學習情況的了解,以便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計劃與策略,通過雙方對學習情況的調整,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減輕教師的教學壓力。
隨著課改的深入發展,反思性學習被廣泛推廣,也逐漸成為各級數學教學首推的高效學習方式,同時也推動我國教學模式進入了新一輪的改革。無論是課前、課后還是測試之后,及時的反思不僅能夠讓學生有效規避不必要的錯誤,也能彌補因為學習不足而出現的思維誤區,從而能夠更好地調整自己的學習方法,提高知識理解力和學習掌握力。高中數學的反思性學習旨在通過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導向解決學習中所存在的疑惑和誤區,通過每一次的反思不斷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重新審視自己的學習能力、學習行為、學習能力以及學習水平,在反思中積累學習經驗,更加全面地提高自身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提升數學學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