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福永街道下十圍小學 張麗林
小學數學既有基礎性,又具有一定的綜合性,計算無處不在,與人們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學計算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小學生的運算能力的培養需要結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對小學生簡便計算的意識進行培養。
學好小學高段數學的關鍵是具備扎實的基本功,在對數學的基本知識進行掌握和真正理解的基礎下,才能確保簡便運算的準確率。例如:學習小學數學分數的基本運算法則,必須對分數的分子和分母、通分與約分、真分數和假分數的含義和性質真正掌握,才能在以后的簡便運算過程中游刃有余。再比如學習128.967這個數,引導小學生正確理解小數點前后位的數值,小數點之前的排列依次是個、十、百的位數,小數點之后是十分位、百分位和千分位,其中的8在個位上、2在十位上、1在百位上,在引導小學生說出小數點之后的排列,9、6、7分別在十分位、百分位和千分位上,只有在真正掌握基本的知識之后,才能在此基礎上進行四則運算,這對于學好小學數學以及靈活運用簡便運算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計算習慣是提高計算率的前提,在高段數學中,數學教師要著重培養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這對于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和提高具有不可取代的意義。要求學生書寫正確的運算格式,書寫工整不潦草,做到不涂改,確保準確性,使學生養成規范正確的書寫習慣,仔細進行運算。養成驗算的習慣,將驗算作為一個重要環節進行嚴格要求,在計算出一道題目的答案后利用驗算檢驗答案的習慣。看清每道題的數值和運算符號,再利用正確的運算方法和運算順序進行運算。
觀察能力是人們認識和辨別事物,并從中獲取知識的一種能力。對小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是引導學生觀察事物、認識事物,以此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年齡小,精力旺盛,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心,同時也具備了較強的觀察能力,教師要注重觀察方法的教授:看清題目要求和運算符號、數值和算式的特點。其實培養學生的觀察力也是發揮其智力的基礎,良好的觀察能力能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性思維。例如:在計算8×99+8時,很多同學為了湊整而容易忽視運算順序,沒有仔細觀察運算的特點,直接寫成 8×(100-1)=792,學生往往想到讓99寫成100-1而少加一個8。正確的運算思路是根據乘法的意義,8個99加上1個8就是(99+1)個8,可以把題目看成8×99+8×1來計算,接下來再根據乘法分配律進行計算8×(99+1)=800。造成錯誤的原因在于學生在審題時沒有仔細分析和觀察,實際上,學生只要仔細觀察一下數字和算式的特點,就能提高簡便運算的準確性。
學生對習題計算類型的歸納,是在平時有效的簡算訓練基礎上進行的,例如小學高段數學中的簡便運算類型:運用乘法交換律和結合律進行的簡算;運用除法的性質進行的簡算;運用乘法進行的簡算;運用加法結合律和交換律來進行的湊整巧算;運用減法的性質進行的運算;混合運算。學生在歸納這些計算類型的基礎上,要用相應的思路去解題,這種計算思路能包括:運用運算性質和定律來分析題型;在轉化數字或者拆數時不能改變數值的大小;運用速算去計算,打破常規的計算思路來分析題意,讓學生理解簡便運算的實質是“算無定法,把握簡便”。
新課程數學的理念是倡導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注重聯系日常生活,在生活中合理啟發,幫助學生尋找生活中的數學規律,對知識模型進行數學構建。例如:小明和小同去商店買文具,他們買了4本本子和4只圓珠筆,每只圓珠筆1.5元錢,每本作業本0.5元,這樣他們一共需要支付多少錢給商店?你們能以最快的速度算出小明和小紅所要花的錢嗎?學生在思考的過程中會給出兩種解題思路,即分別求出買本子的價錢和買圓珠筆的錢,再把二者的數量進行相加;本子和圓珠筆的數量是一樣的,那么就把兩者的價錢相加再乘以數量,這兩種解答方式都可以正確得出兩位同學買文具所需要的錢數。通過聯系生活實際,兩種運算方式能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數學簡便運算的技巧。
綜上所述,新課程改革下小學高段數學的簡便運算能力的教學需要考慮學生的自身因素,結合教學內容,培養學生積極思考的良好習慣,幫助學生建立數學思維,多方面落實高段數學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強數學課程的教學實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