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海妮
(山西師范大學臨汾學院,山西 臨汾 041000)
舞蹈,是一門關于人體動作的學科。它通過肢體動作傳達信息。在我國,系統性、專業性的舞蹈教育中舞蹈教師的教學重點,就是通過言傳身教使學生更好、更快的掌握專業知識。那什么樣的言傳身教,才能更好的提高學生的專業素養?
拉班動作分析是對人體動作質地分析的理論和工具。其基本概念是通過動作體驗、觀察和理論性的討論來探索身體、力效、形體和空間。它可以提高動作的清晰度,使舞蹈從非語言解釋靠近語言解釋。它也可以在技術技巧訓練、舞蹈編創等方面提供幫助。目前,拉班動作分析課程在國際上已經被很多知名舞蹈院校列為舞蹈訓練基礎理論,在我國也只有北京師范大學把其正式納入到大學本科的必修課程中。
本研究試圖將拉班動作分析應用于舞蹈教學中,在民族民間舞與編導課程中將動作分開剖析,展示拉班動作分析的各元素在不同風格教學中應用的方法,協助舞蹈教師和學生重新認識自己的身體,重新認識動作。
魯道夫·拉班,是匈牙利現代舞理論家、教育家。“一生致力于創立包括拉班舞譜、拉班動作分析、空間和諧在內的拉班動作理論,并將舞蹈和其他形式的動作表演從專門的技能培訓變成了淺顯易懂的動作教育。”①拉班動作分析,其核心是人體運動基本規律的洞察、分析和整合。它把人的身體動作分成BESS四個部分。即身體(Body)、力效(Effort)、空間(Space)、形體(Shape)。
身體,是對本體或者對本體的某些部位的感知,它回答了身體的哪些部位在動?動作的啟動點在哪里?不同肢體部位之間的關系是什么?
力效,回答了如何做這些動作?它主要探究的是動作的品質。拉班將人類的日常動作分為八種,分別是砍動(flash)、壓動(press)、沖擊(punch)、扭動(wring)、滑動(glide)、彈動(flick)、輕敲(dad)和漂浮(float)。這八種日常動作不僅為我們認識動作的不同質感提供了依據,而且也幫助學生更清晰的認識動作。
空間,回答了這個動作在空間的哪里運動?及動作發生于何處?它引導舞者與舞臺或房間的區域進行連接,并探討個人空間的使用,在方向、高低水平、空間軌跡等的變化。
形體,回答了舞者的身體在空間的運動以及與空間的關系。包括靜態身體形狀、形體變化模式。
拉班動作分析中的這四個部分在身體進行運動時,是同時發生的,并不是隔離的。但在分析時既能夠單獨進行識別,同時在內容上也是相互交織的。
在舞蹈專業的民間舞教學中,教師一般會使用描述性的語言來講解動作。例如藏族舞中的甩袖,一般會講解為指雙手同一方向前后自然甩動。輪換甩手,交叉甩手均可。從上面的描述中,我們只看到了動作的運動過程,但是其運動時所用的力是多大,動作的啟動點在哪里,運動所占用的空間是什么?卻不得而知。拉班動作分析可以通過力效對甩袖這個動作進行分析講解:空間上的延伸、流暢,力量上的輕、弱,時間上強調慢。
在民族民間舞中,BESS已經得到體現。拉班動作分析中力效的八種日常動作可以在民族民間舞中找到。例如:漂浮、輕敲,對應藏族舞中的拖步、蒙族舞中的提壓腕。很遺憾的是,許多學生不懂得術語的內部含義,如:拖步指的是漂浮中時間運用慢,空間為延伸、流暢,力量為輕、弱的表現;提壓腕則是輕敲所表現的時間上的快,空間上的直接、阻塞,力量上的輕、弱。一些民族民間舞的術語是由于身體與空間的關系命名的。如:單臂旁提袖、回頭式等;一些術語是指的空間概念:如:前點步、旁點步。如果學生只是按照字面意思去完成動作,他就有可能忽略掉動作中包含的其他元素。教師在教學中講授專業術語的目的是理清動作元素,使學生更好、更快的掌握。
舞蹈編導課是以動作開發編創為主體,注重能動性的開發。是對舞蹈元素的探索過程。拉班動作分析中的BESS可以很好的提供支持。
1.身體造型:學生可以通過觀察、模仿雕塑、繪畫等創造各種不同的身體造型。
2.身體動作:學生可以通過位移動作把身體造型連接起來并進行轉換。
3.身體各部位的使用:可以讓學生用身體的各位寫數字、名字等等。
可以利用拉班提到的八種日常動作砍動、壓動、沖擊、扭動、滑動、彈動、輕敲和漂浮進行練習,是學習者有較深的體驗。
拉班以人體為中心向外輻射出27個方位點。學生可以根據這些方位進行空間探索。
拉班動作分析在舞蹈教學中,教師隨時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調節,來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本文只是筆者自己的親身實踐體會,拿出來與大家分享。希望可以使舞蹈教師、學生重新認識自己的身體,重新認識動作。并給未來的舞蹈教學提供一定的參考。
注釋:
① 拉班.歷史,應用及前沿[R].拉班系列國際在線課程,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