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徐州市銅山區劉集鎮丁場小學 管曉燕
小學生的思維模式和認知能力還處于初級階段,抽象枯燥的教學模式往往難以引起他們的興趣,而多媒體技術的靈活運用可以有效緩解這個難題。圖文并茂、音形具備、直觀生動的教學環境,強烈的視覺沖擊可以集中學生注意力,加強學生的課堂印象,便于教師講解知識點和重點難點,也提高了教學效果,多媒體技術的運用是值得借鑒和提倡的教學方式之一。
強烈的學習興趣是學習中的重要動力,有興趣才能有求知欲望和進取精神。教師在運用多媒體教學的過程中,通過音樂動畫把所要教學的內容融合為一體,使學生邊看、邊聽、邊思考,極大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發學生們對知識的求知欲和濃厚的學習興趣。
如在學習“千克和克”時,由于學生不了解1克到底是多少,可以把生活中比較常見的重50克、250克、500克、1000克的生活用品以彩色圖片的形式一一在多媒體課件上展示出來,通過多媒體的直觀影像,讓學生們清晰地對克和千克之間的差距有一個快捷的認識。教師可以根據多媒體課件的播放加以解說,也可以鼓勵學生們舉生活中的例子,比如估計一瓶水大約重多少克,一本書重100克還是500克,一桶水重多少千克等等,生動的多媒體課件不但強化了學生對克和千克的認識和記憶,也使學生對知識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課堂氣氛也變得輕松有趣。
多媒體技術把聲音和圖象結合在一起,動靜皆宜??梢耘囵B學生邊觀察能力,鍛煉他們獨立思考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也增加了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和創新精神。培養獨立自主的學習能力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師的教學效果。
任課教師在教授“平移、旋轉和軸對稱”時,可以運用多媒體課件把物體的平移、旋轉用動態的畫面呈現給學生們。教師在正式講解前可以邊播放動態的畫面邊向學生發問,平移和旋轉各自的特點是什么,兩者之間有什么本質區別,能否舉出生活中平移和旋轉的例子等等。讓學生通過觀察動態的畫面獨立思考,認真總結,進而找出平移和旋轉的規律和特征。有了多媒體技術的輔助,教師可以節省教學時間,培養學生獨立自主的學習能力,也能讓學生們體驗到自主學習帶來的成就感。
數學有很多概念都是很抽象的,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全靠教師講解和在黑板上輔助作圖的形式幫助學生理解,教師授課很費時間和精力,學生接受起來也比較困難。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隨意變換、自由閃爍、播放視頻的功能,把種種抽象的概念具象化,在生動有趣的畫面中感知理解生澀難懂的抽象概念和數學內涵。
在學習算“24點”時,學生從字面上不能理解“24點”是什么意思,教師可以用多媒體課件播放計算結果為24固定不動,等號前面算式中的數字字幕和加減乘除的符號不斷滾動變換。在多媒體屏幕的動態變化中,教師稍加指點,提出關鍵性的問題,學生可以通過觀察,真切地感知并理解“24點”的真正含義和計算要求。抽象生澀的概念通過具象直觀的表達變得更加明朗有趣,便于學生學習和教師教學。
小學生的認知能力和理解能力不高,對于一些知識點,尤其是重點難點的學習,需要教師花費很大的精力和時間去講解才能理解和掌握。使用多媒體教學可以化解這種困境,促進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消化、吸收,有效地提高了學習效率。
在學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時,可以用多媒體展示一個粗線條繪制的紅色長方形,四條邊都標注好長度,教師讓學生自己動手,根據大屏幕列出周長的計算方法:四條邊依次相加、長×2+寬×2、(長+寬)×2,再比較這些算式,最簡潔的是第三種,也就是我們通常計算長方形的計算公式。學生在運用通過自己推算得出的公式時,不但容易掌握知識點,鍛煉學生總結概括的能力,更能增加學生的自豪感和體驗成功帶來的喜悅。
在對教學要求不斷提高的大環境下,多媒體技術教學已成為重要的教學手段,成功彌補了小學數學傳統教學中的不足,學生可以在生動輕松的教學環境中更快樂地學習。多媒體技術教學也對廣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要學會將生活和數學緊密結合,善于抓住知識點,有計劃地設計課件,借助多媒體,激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養成獨立自主的學習習慣。多媒體的運用,使學生們在課堂上更能用心觀察、深刻感知、手腦并用,有效掌握課堂知識,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數學水平和綜合學習素質。
[1]宋洪杰.小學課堂教學中多媒體課件的運用[A].新教育時代(2015年10月總第3輯)[C].2015:1.
[2]劉紅巖.多媒體技術在小學教學中運用的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