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東臺市實驗小學 徐平平
新課程標準中提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的確,經過教學實踐我們可以發現,學生主動學習的知識內容往往會有更加牢固的記憶。在當前的教學階段,我們應當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提高各方面的能力,這也就是讓學引思教學理念的主要內容。基于讓學引思的教學理念下,我們更加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更加堅定確立以小學生為學習主體的教育教學。
開展小學數學教學的基礎就是要對小學生的個性特點以及發展規律有深入的了解。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我們能夠發現小學生在個性特點方面活潑好動,對于新鮮的事物往往能夠在短時間內轉移注意力。因此,在開展小學數學讓學引思教學時,一定要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成為課堂的主人。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發展,情境教學法在當前的教學課堂中有了廣泛的運用,利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創設趣味性的教學情境,將學生帶入到特定的情境之中,然后再以小學生所熟知的事物作為切入點來對新的學習內容進行導入,更加順應小學生的學習發展規律,同時也能夠打造出更加精彩、輕松有趣的數學課堂。
我在開展《24時記時法》的教學時,考慮到學生對于理論知識的接受程度并不強,于是決定通過創設貼近學生生活的情境,來引出課題。同時,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勾起學生的學習情趣,我設計了一個學生喜聞樂見的腦筋急轉彎形式的情境,以此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紅紅和小蘭約好了明天7點一起跑步,可是到了第二天,紅紅和小蘭都準時到了約定的地點,卻沒有看到對方,這究竟是為什么呢?學生聽到這個腦筋急轉彎之后,紛紛開動腦筋思索答案。此時,部分學生已經能夠發現這個腦筋急轉彎里的小秘密了,那就是紅紅和小蘭并沒有確定是早上7點還是晚上7點。于是我由此對學生進行引導:像早上7點、晚上7點這種說法都是日常生活中的普通計時法,有沒有一種方法能夠區分早上晚上?今天我們就來學習24時計時法。
基于讓學引思的教學理念下,教育教學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促使學生掌握更多的學習方法,從而能夠達到學生自主學習的效果。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可能更加注重知識的講解,從而忽略了引導學生主動探究,發現學習。因此,在對教學方式進行創新的時候,首先要改掉傳統教學模式對我們的影響。筆者建議,教師在開展小學數學教學的時候,給學生留出更多的時間和空間,通過引導來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究或合作交流的方式主動掌握更多的數學知識。搭建探索學習的平臺,相當于為學生提供了探究知識的時間、空間、合作者,在適當的平臺里,學生會有更多展示自己和提升自己的機會,學習的主動性也會有大大的提升。
在帶領學生探究《小數加法和減法》時,為了能夠讓學生形式正確的計算意識,我提出一個貼近學生的問題:小明身高1.54米,椅子高0.3米,那么當小明站在椅子上的時候,椅子和小明一共有多高呢?在這個問題里,我們可以抽象出一個數學算式,那就是1.54+0.3。很多學生在學習小數加減法計算時會受到整數加減法計算的影響,而將數字的末尾對齊,于是我出示了兩種豎式計算方法,一種是數學末尾對齊,另一種是小數點對齊,并引導學生對這兩種豎式進行計算,檢驗哪個答案是正確的。為了幫助學生加強理解,我還設計了一些典型的填空題引導學生在小組內合作完成,如題;計算1.54+0.3時,0.3中“3”的計算單位是十分之一,1.54中()的計數單位也是十分之一。所以計算時3要與()對齊。通過這樣的探究,學生能夠了解無論是什么計算,都要把相同數位上的數對齊。
思維始于動作,只有真正經歷了、體會了、操作了才能夠有更加全面地思考,才能夠具有發散性的思維。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是活動的個體,他們需要通過實踐和操作來完成知識的探究,提高自身對數學的見解,完善學習能力,促進思維的內化。具體來說,讓學引思中的“讓學”是將學習這件事讓給學生,讓學生自助完成,“引思”指的是引導學生進行積極思考,開展實踐性的教學活動能夠完成這兩個任務。在活動的過程中,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了有效發揮,再加之教師適當的引導,活動能夠為學生帶來更多思維上的波動和碰撞。實踐操作活動的形式和主題豐富多樣,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教師可以設計出不同種類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主動學習。
為了能夠讓學生加深對正方體、長方體的表面積公式的理解,我在開展這部分內容教學的時候設計了一個小的實踐活動。首先,我為學生創設出一個問題情境:現在我們需要對一個長方體的盒子進行包裝,讓它變成禮盒,那么,需要使用多少包裝紙呢?我為每個學生小組都發放了相同的紙盒,由此引出課題,引導學生先思考,再實踐。我先讓學生在小組內討論什么是長方體的表面積,表面積和什么有關。經過思考和討論之后在引導學生去測量長方體的長、寬、高,并嘗試列出計算公式,最后對包裝紙進行操作,完成紙盒的包裝。
讓學引思,不僅僅是一種教學理念,它更是教學策略、教學手段的參照。以人為本的教學環境下,只有將讓學引思合理運用,才能夠真正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做課堂的主人,做思維的主人!
[1]李超.多樣化解決方法的小學數學教學研究[J].華夏教師,2016(07).
[2]鐘世文.著眼于“學”著力于“讓”——構建小學數學“先學后教”高效課堂[J].課程教學研究,2016(04).
[3]許元霞.創設情境,讓小學數學課堂激活學生認知[J].數學大世界(上旬),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