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如皋市江安鎮東燕幼兒園 徐 宏 楊鑫垚
中班幼兒活潑好動,對外界事物充滿強烈的好奇心理,具有強烈的探索欲望,思維處于活躍狀態。數學是思維的一種體操,為幼兒打好數學的基礎,對激活幼兒的思維有重要的作用。用游戲化的方式進行中班數學教學活動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從而健康、愉悅、快樂地成長。
游戲化的數學學習環境氛圍的構建旨在強調教師應為中班幼兒提供一個個適合于游戲的數學學習的場所,合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與空間,“最大化”地滿足中班幼兒數學游戲化學習的需求。教師更可以為中班幼兒提供一些便于操作的,多功能性的數學游戲化學習的材料,并能根據數學游戲化活動開展的實際情況及時的調整、更新游戲化數學學習的材料,使多樣化、多層次化的學習材料更好地為數學教學游戲化服務。
需要強調的是在數學游戲化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時刻關注活動的安全性問題,可以通過現場教學與游戲分享等策略去讓中班幼兒自覺養成游戲化數學學習中應樹立的安全意識,以提升中班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當中班幼兒在游戲化數學過程中出現挑戰行為或游戲活動材料出現安全隱患時,教師必須及時,適度地進行介入處理,將安全隱患及時排除。
中班幼兒在教師所提供的游戲化的數學學習環境中,會憑借著自身與環境的“零距離”接觸進行自由、自在、自主的數學探索性活動,中班幼兒會充分地解放自己,解放手、腦、口等,實現陶行知先生所說的“六大”解放,會積極地調動自己的多種感覺器官參與到游戲化的數學學習活動之中,從而在與環境的互動中獲取數學的基礎知識,發展數學的基本能力。教師為中班幼兒提供的游戲化的活動材料理應是為中班幼兒所喜歡的同時又易于為中班幼兒所操作的。比如,在開展“數一數”之類的數學游戲化活動時,教師就可以為中班幼兒提供諸如各種豆豆、紐扣、瓶子、盒子、小木棒、小塑料棒、珠子、回形針等,讓中班幼兒憑借這些游戲化的材料去操作,去擺弄,去進行比一比,賽一賽等游戲化數學學習活動,讓中班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從而親近數學、感知數學。
創新是進一步的靈魂。幼兒教育工作者應對中班幼兒數學教學游戲化的形式不斷地進行創新,讓中班幼兒在創新上獲得興趣的激發,獲得思維能力的提升。游戲化的數學教學倡導教師應從教學內容的實際出發,從中班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出發去創新游戲化數學教學活動的內容,以創新化的游戲化的教學內容去激發中班幼兒對數學的求知欲望,引發對數學的激情。比如,在中班開展的以“找朋友”為主題的游戲化的幾何形體分類教學活動中,一位教師選取了中班的四位小朋友分別扮演正方體、長方體、圓柱體、球體的角色,然后進行角色表演,讓全班小朋友參與其中,玩找朋友角色游戲,其本質上是在學習探索幾何形體分類的知識,幼兒們樂在其中,趣在其中,在“玩中學”“學中玩”,實現知識的增長,能力的提升。幼兒園中班數學游戲化教學活動的內容很多,比如,“蓋印章”“找朋友”“快樂寶貝車”“鋪石頭”“踩石頭”“等量接龍”“給動物送食物”“我的朋友在那里”“猜一猜”“數客人”“超市游戲”“看數學捶捶背”“小青蛙愛玩耍”“過河尋寶”“炸碉堡”等。中班幼兒一定會在如此豐富多彩的游戲化數學活動中收獲數學“百花園”中美麗的芬芳。
新的幼兒教育理念強調教師是幼兒學習成長的重要引領者、點撥者、指導者。在中班幼兒數學游戲化活動中教師的指導不可缺位。教師應正確認識到自己在中班幼兒數學游戲化活動中發揮著“主導”作用,中班幼兒才是真正的數學游戲化活動的“主人”。教師需在中班幼兒的數學游戲化活動中,不斷地去觀察中班幼兒在數學游戲化活動的發展變化情況,及時去詢問中班幼兒在數學游戲化過程中有沒有需要幫助的地方,及時鼓勵中班幼兒在數學游戲化活動中與他人分享游戲的快樂,分享探索成功的快樂,及時對中班幼兒在數學游戲化活動中需要改進的地方提出建設性的意義。
需要強調的是教師對中班幼兒數學游戲化活動的指導應更具有針對性與實用性,應對不同性質、不同形式的游戲化學習活動區別對待。比如,在以集體合作形式進行的數學游戲化活動中,教師的指導作用的宗旨是起組織和協調的效果;在以小組為形式的數學游戲化活動中,教師的指導作用的宗旨是起觀察與激勵合作的效果;在以個體為形式的數學游戲化活動中,教師的指導作用的宗旨是以觀察為主,且對特殊的中班幼兒進行單獨的指導等。
總之,中班數學教學游戲化的創新舉措眾多,除了教師應為中班幼兒構建數學游戲化活動的環境,創新數學游戲化活動的形式,重視數學游戲化活動的指導外,還應強化對中班幼兒數學游戲化活動的正面評價,以通過正面的評價促進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讓中班幼兒“玩”出精彩,“玩”出美麗的人生。
[1]梁華英.幼兒園數學游戲化教學策略論析[J].新校園旬刊,2016(11).
[2]周春秋.大班幼兒園數學教學游戲化的實現與價值探索[J].科教文匯,2017(4).
[3]明靜.幼兒園數學教學游戲化的方法與作用探究[J].教育,2017(1).
[4]董雪蓮.幼兒園數學教學游戲化的幾點體會[J].基礎教育論壇,201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