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旅游業究竟對國民經濟有多大貢獻?

2018-01-27 01:41:42宋子千
文景 2017年2期
關鍵詞:旅游產品服務

宋子千

(中國旅游研究院 北京 100005)

旅游業對國民經濟的貢獻是個老話題,但老話題并不意味著就已經研究得很清楚了。特別是關于旅游和旅游業,有許多概念上的分歧,導致在如何衡量旅游業對國民經濟的貢獻的問題上,學界、業界還遠沒有達成共識,不同口徑的說法往往并列。本文將對幾個相關的常識性問題進行討論,以澄清目前關于旅游業對國民經濟貢獻的一些模糊認識。

一、旅游總收入能不能和GDP比較?

在很長時間里,我國在衡量旅游業對國內生產總值(GDP)的直接貢獻時,通常采用旅游總收入占GDP的比例這一指標。后來有的學者提出了異議,認為旅游總收入屬于總產值的概念,旅游總收入和GDP不可比。比較典型的就是李江帆、李美云(1999)的說法:旅游總收入屬于總產值的概念,而GDP則是各產業增加值的總和,一個產業的總產值只有扣除中間消耗,才能形成該產業的增加值,進而構成GDP的組成部分;因此,用旅游總收入與GDP的比值來描述旅游業產業地位的科學性,是把兩個不存在部分和整體關系的數硬扯在一起算百分比,雖可達到夸大旅游業比重以促使人們關注旅游業的效果,但卻不是科學的提法,容易對國民經濟增長產生誤導;不應該用此比重說明旅游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而應代之以旅游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指標。

上面的說法影響很大,得到了諸多學者的贊同,甚至成為業界的共識。在最近幾年從中央到地方的文件中,關于旅游業的發展目標很多都用旅游業增加值指標代替了以前的旅游總收入指標。可是,這一說法真的成立嗎?筆者覺得未必。

首先要討論的是:旅游總收入究竟能不能和GDP進行比較?

先不管李江帆、李美云(1999)的論證,而是從GDP和旅游總收入這兩個概念各自的內涵出發,來分析二者是不是可以比較。

在國家統計局官方網站中,對國民經濟核算指標有解釋,其中,國內生產總值(GDP)指按市場價格計算的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國內生產總值有3種表現形態,即價值形態、收入形態和產品形態。從價值形態看,它是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的全部貨物和服務價值與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資產貨物和服務價值的差額,即所有常住單位的增加值之和;從收入形態看,它是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創造并分配給常住單位和非常住單位的初次收入之和;從產品形態看,它是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最終使用的貨物和服務價值與貨物和服務凈出口價值之和。在實際核算中,國內生產總值有3種計算方法,即生產法、收入法和支出法,3種方法分別從不同的方面反映國內生產總值及其構成。其中,支出法國內生產總值是從最終使用的角度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一定時期內生產活動最終成果的一種方法,包括最終消費支出、資本形成總額及貨物和服務凈出口3部分,其計算公式為:支出法國內生產總值=最終消費支出+資本形成總額+貨物和服務凈出口。

根據國家統計局批準、國家旅游局制定的《旅游統計調查制度》,旅游收入指“游客(入境游客和國內游客)在旅游過程中(由游客或游客的代表為游客)支付的一切旅游支出就是國家(省、市、區)的旅游收入。旅游支出應包括過夜游客和一日游游客在整個旅游過程中行、游、住、食、購、娛,以及為親友、家人購買紀念品、禮品等方面的旅游支出,不包括為商業目的購物,如購買房、地、車、船等資本性或交易性的投資,和饋贈親友的現金以及給公共機構的捐贈”。“旅游收入包括國際旅游(外匯)收入和國內旅游收入”。國際旅游(外匯)收入指“入境游客在中國(大陸)境內旅行、游覽過程中用于交通、參觀游覽、住宿、餐飲、購物、娛樂等全部花費”;國內旅游收入指“國內游客在國內旅行、游覽過程中用于交通、參觀游覽、住宿、餐飲、購物、娛樂等全部花費”。在國家層面,我國國內旅游收入基于對城鄉居民旅游行為的抽樣調查推算得到,國際旅游(外匯)收入基于對入境旅游者的抽樣調查推算得到。

顯然,從定義來看,國內旅游收入就是城鄉居民的旅游消費,國際旅游(外匯)收入則是旅游產品的出口,總體上,都是GDP實實在在的組成部分。如有差異,就是當年旅游消費的產品可能是前一年度生產活動的成果,在GDP統計上是計入上一年的。對于旅游消費來說,這個量不會很大。因此,旅游總收入和GDP是完全可比的。

二、旅游總收入是旅游業的總產值嗎?

李江帆、李美云(1999)論證的一個關鍵是認為旅游總收入是旅游業的總產值。前文分析指出,旅游總收入從其定義來說是城鄉居民旅游消費加上旅游產品出口(入境旅游者的消費),并不等同于旅游業的總產值。和一般產品的消費不同,旅游消費是先于旅游業存在的,是旅游消費達到一定規模后,人們才認識到“旅游業”的存在。也就是說,通常使用的旅游業的概念是從需求角度來定義的。

《中國旅游大辭典》將旅游業界定為“直接或間接為旅游者提供服務或生產產品企業的集合”。這個定義的后半截“提供服務或生產產品企業的集合”源于一般產業的定義。在經濟學中,產業被定義為“所有生產相同產品的單個企業的集合”。前半截“直接或間接為旅游者提供服務或生產產品”則是旅游業區別于一般行業的特征。不同的、相互之間往往差別非常明顯的企業之所以都被納入旅游業的范圍中,是因為它們具有一個共同的特征,即“為旅游者提供服務或生產產品”。旅游業的上述特征得到了廣泛認同,很多關于旅游業的定義都強調了這一點。如在兩個廣為引用的定義中,里玻(Leiper,1979)認為“旅游業包括所有服務于旅游者需求的企業、組織和設施”,李天元(2003)認為旅游業是“以旅游者為對象,為其旅游活動創造便利條件并提供所需商品和服務的綜合性產業”。世界旅游組織發布的《2008年國際旅游統計建議》力圖參照傳統產業定義的方式,通過先界定旅游產品來對旅游產業進行界定,但是在這一定義過程中仍不可避免地包含“服務于游客”的內容。

從理論上說,似乎類似于《中國旅游大辭典》的旅游業定義可以涵蓋旅游者的全部消費,因而旅游業的全部產值就等于旅游總收入。但如果再深入思考一下,立刻就可以發現許多值得深究的地方。如針對《中國旅游大辭典》給出的定義,除了旅游和旅游者定義本來就存在爭議之外,還可以進一步追問,“企業構成旅游供給的全部嗎?”“為旅游者提供服務或生產產品的企業整體都屬于旅游業的范疇嗎?”“間接究竟可以追溯到多少環節?”等等。類似這些問題導致了對旅游業概念理解的分歧,在這種情況下,籠統地說旅游總收入是旅游業的總產值就是不科學的。

首先,旅游者消費的對象包含了大量的公共產品。這些公共產品很可能是免費或者象征性收費的,如公益性的景區。公共產品的消費并不反映在旅游收入之中,如果我們界定的旅游業包括公共產品的提供者(通常是政府),則旅游業的總產值顯然要高于旅游收入。如果我們嚴格以企業劃定產業,由于現行口徑下旅游收入包含大量對事業單位提供產品的消費,因而需要把這部分收入扣除旅游收入才能和旅游業的總產值相等。

其次,為旅游者提供服務或產品的企業也可以為非旅游者提供服務和產品。例如商業機構,盡管有少數旅游商店主要針對旅游者,但是多數購物場所是面向所有顧客的,而且旅游者在顧客中可能只占極小的比例。如果將這些機構的所有產值都計入旅游業的總產值,旅游業的總產值將高于旅游收入,因此需要剝離出旅游消費的部分。這實際上是一個非常復雜的事情,在實踐中很可能只是考慮那些對旅游貢獻比較大的企業。如《2008年國際旅游統計建議》界定的旅游產業不包括雖然生產旅游特色產品但旅游特色產品不是其主要產品的企業。“一個商業機構的分類以其主要活動為基礎,因此,具有特定旅游特色活動但該活動屬于次要活動的商業機構不應列入以該活動為特征的旅游產業。例如,如果旅行社服務屬于某超市的次要活動,則該旅行社服務將是零售業總產出的一部分,而不是旅行社行業的一部分。該活動將作為零售貿易行業的次要產出列示”。這種做法易于操作,但有兩個問題必須注意:一是這樣界定的旅游業并不能涵蓋旅游者消費的所有產品和服務;二是這樣界定的旅游業也可能為非旅游者提供產品和服務,雖然比例比較小。這兩個問題都會導致旅游業總產值并不等于旅游總收入。

再次,有很多企業并不直接為旅游者提供產品和服務,而是通過其他企業間接(包括多次間接)提供。對于這些企業應否納入旅游業范圍是有爭議的。《中國旅游大辭典》的旅游業定義包括直接或間接為旅游者提供服務或生產產品的企業,而《2008年國際旅游統計建議》則明確指出旅游產業要“直接服務于游客”。當然,《2008年國際旅游統計建議》所說的“直接服務于游客”,并不是說一定要直接面向游客銷售產品或服務,而是強調其產品直接為游客所用。例如酒店提供的餐飲、住宿等服務即使被組裝進了旅行社產品,它們仍然可以視為“直接服務于游客”。比較麻煩的是那些并不直接為游客所用,而是作為中間產品經過其他企業“加工”后才提供給游客的產品。如沙發床生產商并不直接向旅游者提供產品和服務,但它們卻通過酒店向旅游者提供產品和服務。相應地,在目的地的旅游花費首先直接流向一些企業,然后其中的一部分由這些企業支付給中間產品的生產者,再然后這部分中的部分可能繼續支付給其他企業,這一過程還可繼續下去。這部分產品價值包含在旅游收入當中,正是李江帆、李美云(1999)要剔除的中間消耗。問題是,這部分產品價值不正是由于游客的消費才實現的嗎?比如一個專供酒店蔬菜的經營戶,完全是依賴旅游取得收入,難道不可以算是旅游業的組成部分嗎?說旅游總收入是旅游業的總產值,潛在的含義就是把這樣一些產品的提供者剔除出了旅游業范圍。

三、旅游業增加值是衡量旅游發展對國民經濟增長貢獻的更好指標嗎?

李江帆、李美云(1999)等認為旅游總收入屬于總產值的概念,而國內生產總值(GDP)則是各產業增加值的總和,因此應采用旅游業增加值的指標來衡量旅游發展對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但是,正如前面分析的,旅游業增加值的計算關鍵是界定旅游業的范圍,范圍界定不同,計算得到的旅游業增加值差異很大。

2006年,國家旅游局和國家統計局聯合組成工作組,正式啟動國家級旅游衛星賬戶研究編制工作。項目組以聯合國統計委員會批準的《旅游附屬賬戶:建議的方法框架》為基本原則,利用2004年第一次全國經濟普查和國民經濟核算的相關資料,2007年3月初步編制完成了“中國國家級旅游衛星賬戶”的部分賬戶表,計算得到2004年中國旅游業實現的增加值達到6 472億元,占當年國內生產總值(GDP)的4.05%。同時,國家旅游局發布的《2004年中國旅游業統計公報》顯示,2004年我國旅游業總收入為6 840億元。可以看出,公報中的旅游總收入和“中國國家級旅游衛星賬戶”測算的旅游業增加值非常接近,后者相當于前者的94.6%。如果聯系到李江帆、李美云(1999)認為的“旅游總收入屬于總產值的概念,一個產業的總產值必須扣除中間消耗,才能形成該產業的增加值”,顯然上述旅游總收入所對應的旅游業和旅游業增加值所對應的旅游業不可能是同一旅游業。江蘇省旅游局和江蘇省統計局發布的《2002年江蘇省旅游經濟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02年江蘇省旅游總收入為917.3億元,同時根據國家旅游局和國家統計局等部門組織專家進行評審通過的“江蘇省旅游衛星賬戶”測算,2002年江蘇省旅游業增加值為446.63億元,后者僅相當于前者的48.7%。此外,馬儀亮(2014)文中提到了一組數據,包括幾個國家和地區旅游總收入和GDP之比以及旅游增加值和GDP之比,從中也可以看出不同年份、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旅游總收入和旅游業增加值之比差別極大,比例最大的超過3,最小的只有1.3。上述狀況只能說明旅游業增加值是一筆糊涂賬,同時也表明不能過于迷信旅游衛星賬戶。

旅游衛星賬戶是衛星賬戶中的一種,是在國民賬戶之外按照國際統一的國民賬戶的概念和分類要求單獨設立出來的一個虛擬賬戶,它通過把所有與旅游消費相關的(包括直接和間接)部門中由于旅游消費而引致的產出部分分離出來,單列入這一虛擬賬戶,用以準確地測度評價旅游業對經濟的影響。旅游衛星賬戶最重要的一個特點是它以國民經濟核算為統計基礎,按照國際統一的概念和分類要求單獨設立一個國民賬戶的子系統,第一次實現了與傳統產業的規模進行可靠而一致的比較。旅游衛星賬戶有其優點,但是必須認識到它以清晰的旅游業范圍界定為前提,以廣泛的旅游消費調查為基礎,在操作中如前所述同樣存在橫向不可比的問題。正如史蒂夫?史密斯等(2004)指出:“人們似乎以為TSA(旅游衛星賬戶)是一種無所不能的方法和工具,其實不然。從廣義的旅游測量意義而言,TSA在許多任務面前顯得束手無策。”

四、旅游投資是不是旅游業對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

前文提到支出法GDP的計算公式為:支出法國內生產總值=最終消費支出+資本形成總額+貨物和服務凈出口。有些研究者因此提出旅游業對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不僅有消費、出口,還應該有投資。世界旅游理事會(WTTC)在計算旅游經濟對GDP的貢獻時也包括這一塊。但是筆者認為這種做法值得商榷。

首先,在計算單個行業對GDP的貢獻時通常采用增加值法或收入法,而不是支出法。支出法計算GDP的原理在前文提到了,是因為GDP從產品形態看是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最終使用的貨物和服務價值與貨物和服務凈出口價值之和。對于單個行業來說,從所有常住單位的使用情況來進行統計很難得到行業的貢獻。

其次,旅游投資并不是旅游業生產的產品,而是旅游業使用的產品。旅游投資確實是為了發展旅游,但是它本身不是旅游業的產品,而是其他行業的產品,只是用于旅游業。支出法GDP的各個組成部分是不同單位對產品的最終使用。從這個意義上說,如果要考慮旅游業對國家或地區投資的貢獻,應該是旅游業的產品被用作投資。旅游業的產品是什么呢?就是為人們進行旅游活動提供的物品和服務,在統計里一般并不構成投資。可以設想,某行業生產的產品全部被用作投資,如果這些投資都被計入投資所在行業的貢獻,那該行業的貢獻就變成零了。實際上從支出法的內涵考慮,被用于投資正是該行業產品的使用,應該計入該行業對GDP的貢獻而不是投資所在行業對GDP的貢獻。

再次,將旅游投資和旅游總收入加總作為旅游業對GDP的貢獻會導致重復計算。比如賓館建設投資了10億元,這10億元的價值在未來一段時間又會通過銷售給住客獲得回報,因此如果投資的時候算一次,住客消費的時候再算一次,顯然是同樣的東西被算了兩次。

從國家或地區的角度來說,旅游投資對GDP增長當然是有貢獻的,但這種貢獻就像鋼鐵、汽車等領域的投資一樣,都不是行業本身對GDP的貢獻。不管采用何種方法計算行業對GDP的貢獻,都不應該有大的差異,否則其中肯定有口徑的差異或方法論上的問題。

五、出境旅游對于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旅游業意味著什么?

正如李天元(2003)指出的:“旅游業通常是以旅游目的地為單位來劃分的”,因此,一些研究者在對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旅游業進行研究時,其對象就局限于該國或地區作為目的地的旅游業,也就是入境旅游業。我國在旅游業發展早期,人們關注的也是入境旅游業。但是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國內旅游變得重要起來,因此國內旅游也被納入旅游業的范疇,產生了將旅游外匯收入和國內旅游收入加在一起作為旅游總收入的說法。隨著社會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出境旅游得到更多的重視,入境市場、國內市場、出境市場所組成的“三大市場”的說法也就應運而生。但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的三大旅游市場和旅游業之間究竟是什么關系?很少有人認真考慮。

世界旅游組織倒是注意到了這個問題,在《旅游衛星賬戶:推薦方法框架》(

Tourism Satellite Account

Recommended Methodological Framework

,也翻譯為《旅游附屬賬戶:建議的方法框架》)中提出了一組新定義,即國際旅游(International Tourism)、國民旅游(National Tourism)和域內旅游(Internal Tourism)。國際旅游包括入境旅游和出境旅游,它用來描繪國際收支平衡情況;國民旅游包括出境旅游和國內旅游,它說明國內居民的旅游活動;域內旅游(Internal Tourism)包括入境旅游和國內旅游,它描繪旅游者在一個區域的總體花費。不過,世界旅游組織雖然提出了上述不同概念,但在旅游衛星賬戶中主要分析域內旅游(Internal tourism)數據,即國內旅游和入境旅游,出境旅游雖然在衛星賬戶中有反映,但主要是數據形式,沒有形成有意義的經濟分析結論。

出境旅游應該納入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旅游產業范圍嗎?從和一個國家或地區其他產業的比較來看,答案是否定的。正如一個國家的制造業可以同時為國內消費者和國外消費者生產一樣,旅游業也可以同時為國內旅游者和入境旅游者提供生產和服務。但是出境旅游實際上相當于一種旅游產品的進口,而進口商品的生產者顯然不會被視為本國的一個產業,因此將出境旅游列為本國或本地區的旅游業范疇也不合理。出境旅游和一個國家或地區旅游業的發展有一定聯系,國內旅游的發展對于出境旅游有一定替代作用,但是這種聯系并不是決定性的。由于旅游需求的探新求異等特性,這種替代作用是相當有限的。這和制造品不同,就制造品而言,本國或地區某種制造品如果發展很成熟,往往就意味著無須進口而是有更多的出口。一個國家或地區出境旅游的發展更重要的影響因素是該國或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以及目的地的促銷等,而不是本國的旅游業。當然,從旅游行業生產的角度來看,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旅游企業是很可能為本國或地區居民從事出境旅游活動提供產品或服務的,如出境旅游已經是很多旅行社的主要業務。但是,就整體來說出境旅游不是一個國家或地區旅游業的組成部分,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出境旅游花費不能納入該國或地區旅游業的產值當中。國家主席習近平于2013年3月22日在俄羅斯中國旅游年開幕式上致辭,他指出:“旅游是傳播文明、交流文化、增進友誼的橋梁,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一個重要指標,出國旅游更為廣大民眾所向往。”因此,出境旅游當然是重要的,但是沒有必要將出境旅游當成一個國家或地區旅游產業的一部分,從滿足國民旅游休閑需求的角度把出境旅游當成旅游事業的一部分更為合適。

六、旅游業的帶動作用有多大?

旅游業具有較強的關聯帶動作用,這一點已經形成廣泛的共識。在《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的意見》中就明確提出:旅游業是戰略性產業,資源消耗低,帶動系數大,就業機會多,綜合效益好。但是對于這種關聯帶動作用究竟體現在何處,卻存在諸多模糊的認識。

有一些學者用旅游業構成的復雜性來說明旅游業的產業關聯度很強。如高響鳴(1999)認為:“從兩個方面的‘構成’,我們也可以看出旅游業產業關聯度的特征:(1)旅游收入的構成。1998年我國的國際旅游(外匯)收入構成中,長途交通31.85億美元,占25.3%。其中民航外匯收入占17.8%;鐵路占2.6%;輪船占2.3%。(2)旅游企業的資產構成。例如在1995年,我國各級旅游局直屬旅游企業的資產總額為442.2億元,其中旅游涉外飯店資產總額為231.0億元,車船公司為30.6億元,商貿公司為43.2億元,旅行社為64.5億元,其他企業為72.9億元”。這里引述上面一大段文字的目的是為了說明:他提到的兩個方面的“構成”其實只是指出了旅游業構成的復雜性,或者從更深層次說,旅游產品的復雜性。可以用這種復雜性說明旅游業的涉及面廣,而不能用來說明旅游業的產業關聯度很強。因為一個產業內部構成的復雜性與它對國民經濟的帶動作用沒有直接的聯系。

在經濟學中,產業關聯度主要通過產業影響力系數和產業感應度系數來反映,這兩個系數可以利用投入產出表資料計算得到。在國內,李江帆等(2001)對廣東省,張文建、闞延磊(2003)對上海市,劉立秋等(2005)對全國,戴斌、束菊萍(2005)對北京市,張瀅、宋嶺(2006)對烏魯木齊市等,分別進行了旅游業產業關聯度方面的案例研究。研究方法總的說來多是對現有的投入產出表進行合并和分解,將旅游業單列出來,然后再利用改編后的投入產出表進行有關系數的分析。這一方法最早為李江帆等(2001)所采用,而后被應用在其他研究當中。

對上述案例研究進行比較可以發現,不同研究得出的結論存在很大差異。如李江帆等(2001)對廣東省、張瀅等(2006)對烏魯木齊市的研究表明,旅游業的影響力高于平均水平;但是張文建等(2003)對上海市、劉立秋等(2005)對全國的研究則發現,旅游業的影響力低于平均水平。在感應度方面,張文建等(2003)對上海市的研究表明,旅游業的影響力高于平均水平;而其他研究結果則都表明旅游業的感應度低于平均水平。究其原因,一方面和不同區域旅游業的發展水平、經濟發展水平以及旅游產業結構、區域產業結構等有一定關系,另一方面則和研究者界定的旅游業范圍、投入產出表的重構方法以及使用數據的年份等有密切關系。如李江帆等(2001)界定的旅游業包括旅行社和旅館業,而在戴斌、束菊萍(2005)的研究當中,旅游業指的是旅行社行業;李江帆等(2001)改編得來的是旅游業單列的31部門投入產出表,張文建、闞延磊(2003)改編得來的是旅游業單列的40部門投入產出表,劉立秋等(2005)改編得來的是旅游業單列的8部門投入產出表,張瀅、宋嶺(2006)改編得來的是旅游業單列的22部門投入產出表(見表1)。

表1 旅游業影響力和感應度的案例研究結果比較Tab.1 Comparison on diffusion coefヘcient and inducing coefヘcient of tourism industry from different cases

從理論上分析,當考慮的是廣義范疇的旅游業時,旅游業只不過是諸多行業或多或少的部分(不是整個行業)構成的一個產業,它的產業關聯度只不過是這些行業產業關聯度的某種形式的加權平均,其中主要取決于和旅游活動密切相關的旅游特征產業。因此,旅游業的產業關聯度和這些行業相比,只可能處在一個中間的位置,而不可能居于所有行業的前列。

旅游業對國民經濟最重要的帶動作用可能并不是投入產出的經濟聯系。李江帆等(2001)在分析投入系數時指出:(1)旅游業對交通、通信業的直接消耗量比較少,只是說明我國旅館業和旅行社辦公所直接消耗的交通、通信服務在其投入結構中的比重較小。這不等于旅游服務引起的游客對交通服務的消費量也很少。(2)糧油商業、飲食業、體育事業、社會福利事業、文化藝術廣播電視事業、行政機關對旅游業的投入系數為零,是根據投入產出表中狹義旅游業對這些行業產品的中間消耗量為零算出的。它反映了狹義旅游業可能沒有以糧油商業、飲食業、體育事業、社會福利事業、文化藝術廣播電視事業的產品作為生產要素。至于政府行政機關的公共服務從使用價值指標來看,是被各行各業共同消費的,理應在每個行業的投入結構中有一席之地。但從價值指標來看,這些服務屬于由國家財政撥款維持的公共產品,不需要由其消費者付費消費,這就使各行業對它的購買值(消費量)為零,價值型投入產出表由此產生失真。李江帆等(2001)指出了投入產出分析的一些局限性。此外,旅游業在提升區域形象、優化投資環境、提高人文素質等方面的作用更是很難通過投入產出分析方法分析出來。

結論和討論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旅游總收入依然是衡量旅游業對國民經濟貢獻的重要指標,旅游業增加值指標是有意義,但前提是明確旅游業的范圍。關于旅游業對國民經濟的貢獻,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盲目夸大。在描述旅游業對國民經濟貢獻時,最好說清楚是旅游消費、旅游行業還是旅游產業,而不要籠而統之說旅游對國民經濟的貢獻。旅游基礎理論的問題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研究者在概念使用上的不嚴謹導致的,從這個角度上說,旅游學科的建設還任重而道遠。

[1]李江帆,李美云.旅游產業與旅游增加值的測算[J].旅游學刊,1999(5):16~19.

[2]邵琪偉.中國旅游大辭典[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2:435.

[3]張廣瑞.旅游真是產業嗎?[J].旅游學刊,1996(1):68~70.

[4]Leiper,N.The framework of tourism :towards a deヘnition of tourism,tourist and the tourist industry[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79,6(4):390~407.

[5]李天元.旅游學概論(第五版)[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3:150.

[6]世界旅游組織.2008年國際旅游統計建議[R].紐約:聯合國出版物ST/ESA/STAT/SER.M/REV.1,2011.

[7]常莉,康蓉,匡林.對旅游衛星賬戶涵義和特點的深層思考[J].旅游科學,2005(4):17~21.

[8]伊娜,王玉蕓,張衛.對旅游統計方法制度改革的幾點思考[J].浙江統計,2005(9):28~29.

[9]史蒂夫?史密斯,趙麗霞.探析旅游衛星賬戶(TSA)的基本思想[J].旅游學刊,2004,19(2):16~21.

[10]葛宇菁.旅游衛星賬戶的發展與方法研究[J].旅游學刊,2007,22(7):11~18.

[11]高響鳴.積極發展旅游業,促進經濟結構調整[J].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學報,1999(5):17~20,35.

[12]李江帆,等.旅游業的產業關聯和產業波及分析——以廣東為例[J].旅游學刊,2001,16(3):19~25.

[13]張文建,闞延磊.上海市旅游產業關聯和產業波及分析[J].社會科學,2003(8):21~27.

[14]劉立秋,趙黎明,王連葉.我國旅游業的關聯效應及發展對策[J].天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3):196~199.

[15]戴斌,束菊萍.旅游產業關聯:分析框架與北京的實證研究[J].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2005(5):7~15.

[16]張瀅,宋嶺.烏魯木齊市旅游產業關聯和產業波及分析[J].新疆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1):10~13.

猜你喜歡
旅游產品服務
服務在身邊 健康每一天
今日農業(2019年12期)2019-08-15 00:56:32
服務在身邊 健康每一天
今日農業(2019年10期)2019-01-04 04:28:15
服務在身邊 健康每一天
今日農業(2019年16期)2019-01-03 11:39:20
招行30年:從“滿意服務”到“感動服務”
商周刊(2017年9期)2017-08-22 02:57:56
旅游
2015產品LOOKBOOK直擊
Coco薇(2015年1期)2015-08-13 02:23:50
旅游的最后一天
出國旅游的42個表達
海外英語(2013年8期)2013-11-22 09:16:04
新產品
玩具(2009年10期)2009-11-04 02:33:14
產品
個人電腦(2009年9期)2009-09-14 03:18:46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热re国产手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免费久久久久影院无码| 国产精品久久久精品三级| 免费福利视频网站|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97婷婷| 91成人在线观看| 日韩高清欧美| 日韩在线播放中文字幕| 久久情精品国产品免费| 亚洲成人黄色在线观看| 99久久国产精品无码| 欧美成人二区| 精品一区二区无码av|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不卡| 无码人中文字幕| 萌白酱国产一区二区| 伊人久久综在合线亚洲2019| 欧洲熟妇精品视频|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一区| 色有码无码视频| 日本人又色又爽的视频| 26uuu国产精品视频| 国产麻豆另类AV| 欧美日本在线| 九九视频免费看| 亚洲成人一区在线| 亚洲国产欧洲精品路线久久| 久久久91人妻无码精品蜜桃HD| 国产屁屁影院|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自慰喷水| 亚洲欧美日本国产综合在线| 亚洲色图综合在线| 国产精品任我爽爆在线播放6080| 亚洲日本中文综合在线| 伊伊人成亚洲综合人网7777| 91色在线视频| 九九香蕉视频| 国产精品一区在线观看你懂的| 成人免费网站久久久| 国产第一页屁屁影院| 97综合久久| 精品剧情v国产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欧美日韩在线| a级毛片免费看| 亚洲啪啪网| 97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欧美国产中文| 伦伦影院精品一区| 欧美在线视频不卡| 日本a级免费| 1769国产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久久精品丝袜| 国产97区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无码中字出轨中文人妻中文中| 秋霞午夜国产精品成人片| 亚洲乱码视频| 婷婷综合缴情亚洲五月伊| 国产精品太粉嫩高中在线观看| 国产日韩精品欧美一区灰| 国产不卡一级毛片视频| 国内精品免费| 一本无码在线观看| 真人免费一级毛片一区二区| 亚洲中文字幕av无码区| 亚洲成a人片| 四虎永久在线视频|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AV| 国产亚洲第一页| 国产99免费视频| 六月婷婷综合| 中国精品久久|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国产| 亚洲V日韩V无码一区二区| 成人年鲁鲁在线观看视频| 天天综合网亚洲网站| 国产又大又粗又猛又爽的视频| 一级片免费网站| 成人福利在线看| 婷婷综合色| 国产精品香蕉在线观看不卡| 亚洲欧州色色免费AV| 日韩无码一二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