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 培,李國棟
(1.棗莊學院體育學院,山東 棗莊 277101;2.曲阜師范大學體育科學學院,山東 曲阜 273165)
“供給側改革”是經濟學上的名詞,在2015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時提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強高校的人才供給能力,培養社會需求的舞蹈學體育舞蹈專業人才,必須改革高校的人才培養模式。關于這一說法,有學者提出了類似的觀點:隨著高等教育大眾化,本科生就業難問題成為當前社會的焦點問題,其根本原因是高校的人才供給規模、結構、質量與經濟社會發展的人才需求脫節。該學者認為,高校本科創新人才培養應立足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供給質量,推進相關要素創新與結構調整。由于舞蹈學體育舞蹈專業是一個新興專業,其人才培養的供給側無論是在理論還是在實踐上都處于不斷地探索之中,在發展過程中也就不可避免的面臨著許多新問題。我們要采取邊實踐、邊總結、邊修訂、邊完善的原則,特別是要建立與社會聯系的機制,加強學科自身建設和師資隊伍建設,為國家和社會培養高素質、高水平、高質量的舞蹈學體育舞蹈專業人才。其中,如何實現高校人才培養供給側與社會需求側的完美對接,提高有效供給,是舞蹈學體育舞蹈專業人才培養的關鍵。因此,了解社會需求,不斷改進與完善人才培養模式,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已經成為提高山東省高校舞蹈學體育舞蹈專業供給質量的必然要求。
筆者隨機調查了山東省近4年畢業的140名舞蹈學體育舞蹈專業的畢業生發現,近年來,隨著山東省高校舞蹈學體育舞蹈專業畢業生人數的增加,山東省舞蹈學體育舞蹈專業化畢業生在就業方面出現以下幾個特點:(1)就業的行業分布呈現多元化的趨勢,在山東省未改革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及認定制度以前,舞蹈學體育舞蹈專業的畢業生由于專業限制進中小學很難,現在舞蹈學體育舞蹈專業的學生可以和體育教育的學生一樣考取教師資格證及教師編。(2)就業形勢依舊艱難,這點可以從自主創業、俱樂部代課及待就業方面等看出來,這3者幾乎占了總就業的一半比例。另外,調查中我們發現,許多待就業及在俱樂部代課的畢業生,都能繼續考取教師資格證及教師編。這說明,目前中小學教師編、自主創業及繼續深造是山東省舞蹈學體育舞蹈專業畢業生主要的就業需求。
2.2.1 對學校師資的評價 “師者,所謂傳道授業解惑也。”山東省高校舞蹈學體育舞蹈專業教師更是傳遞和傳播體育舞蹈專業理論知識、運動技能的專職人員,他們的層次決定了學生的層次。目前,山東省開設舞蹈學體育舞蹈專業的高校共有10所,教授體育舞蹈專業課的教師共有29名,其中男教師有19名,40歲以下的教師有23名,且都是研究生以上學歷。在對山東省舞蹈學體育舞蹈專業的畢業生進行調查時我們發現,有80%的畢業生對畢業學校的教師教學態度及師資力量是非常滿意的,認為他們上課態度積極認真;有20%的學生不太滿意,認為個別教師上課敷衍,只注重培養個別能拿成績的學生,對成績一般的學生引導不夠。90%的學生希望本校教師可以定期去學習,為學生帶來最新的技術與方法,或者學校可以定期聘請國內外優秀職業選手來學校授課,以提高專業技能水平。
2.2.2 對培養模式、課程設置的評價 90%的學生認為,學校應給學生多創造實習實訓的機會,多聯系中小學為實習單位,提早了解中小學的教學內容與方法,便于適應社會,提高就業率。85%的學生認為學校的課程設置基本合理,但也有40%的學生認為專業技能課少,不利于提高技能水平,還有70%的學生認為理論課程設置沒有及時跟隨國家政策調整,落后于社會的發展,滿足不了學生考教師資格證及教師編的需求。
2.2.3 對場館設施的評價 目前,山東省開設舞蹈學體育舞蹈專業的10所高校共有19塊上課場地,且大部分都是符合體育舞蹈比賽標準的,但場館里均沒有多媒體。調查中我們發現,85%的學生認為學校場館設施比較完善,也能夠滿足上課需求,但也有45%的學生認為場館開放的時間有限,滿足不了練舞的需求。
中小學除了對畢業生有過硬的專業技能要求外,還注重畢業生的教學能力、學習能力、組織管理能力及科研能力。調查中發現,用人單位對畢業生最滿意的是教學能力和組織管理能力。我們了解到,在大學四年中,95%以上的舞蹈學體育舞蹈專業的學生有過在俱樂部或培訓班兼職代課的經歷,他們絕大部分能夠很好地和小孩子溝通,具有親和力,這也是他們具有較強的組織管理能力和教學能力的原因之一。部分學校認為學生的學習能力及科研能力有待提高,在學習能力方面,畢業生擅長自己的專業領域,對中小學體育教師所需要的各項運動技能學習起來比較費力;在科研方面,畢業生理論知識薄弱,工作后的精力也都投入在了教學中,科研理論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俱樂部或培訓學校除了要求畢業生具備良好的教學能力外,還要求有創新能力,溝通能力及管理能力等,畢業生要能夠承擔各種舞蹈表演及比賽的動作編排及創新,還要能夠很好地和家長、學員溝通。調查中我們發現,總體來講俱樂部或培訓學校對畢業生是比較滿意的,但還是有70%的用人單位希望畢業生能夠繼續學習、提高專業技能、創新教學方法和內容。其他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專業素質并不太看重,他們注重的是畢業生的工作態度和學習能力,因此,他們更注重畢業生綜合能力的考察。
面向需求的山東省高校舞蹈學體育舞蹈專業人才培養“供給側改革”是相對“需求側”而言的,只有通過“供給側改革”才能適應和滿足這一需求。目前,山東省高校舞蹈學體育舞蹈專業開設時間較短,但發展較快,畢業生的數量也在不斷增加,這就極易造成教育結構不適應經濟結構的矛盾。因此,山東省高校舞蹈學體育舞蹈專業人才培養供給側改革就是要以社會需求為指導思想、以課程設置改革、創新為基礎,從注重規模、數量的人才培養逐步發展轉變到注重人才培養結構、創新和質量上來,通過合理配置山東省高校舞蹈學體育舞蹈專業教育資源,打造良好的教育環境,并立足教學方式與教育手段等教育供給側要素實現配置最優化;進而促進山東省高校舞蹈學體育舞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轉變、提升舞蹈學體育舞蹈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為社會培養具有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人才。使山東省高校舞蹈學體育舞蹈專業人才的培養要讓學生既擁有體育舞蹈專業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又要擁有應對就業、創業的綜合就業競爭力,方能使山東省高校舞蹈學體育舞蹈專業教育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
師資隊伍建設的指導思想和整體目標是:堅持“人才強院”的戰略思想。教師的教育理論水平、教學能力及實踐能力等均會直接影響著體育舞蹈專業人才的培養效果。因此,山東省高校應建設一支“雙師雙能型”體育舞蹈教師隊伍,既要掌握系統的專業理論,還要不斷增強自身實踐指導能力。面向需求的山東省高校體育舞蹈專業人才供給側改革也應通過強化“雙師雙能型”教師隊伍建設來提升教師在體育舞蹈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的能力,以提高體育舞蹈專業人才的綜合競爭力,為其奠定良好的就業基礎。同時,采用“送出去”的方式,鼓勵本校教師參加各類專業培訓、進修及社會實踐,來不斷提升本校教師隊伍的專業能力;也可以采用“引進來”的方式,聘請國內外高水平選手定期授課或兼職,進一步優化教師隊伍建設。專業教師要及時汲取相關體育舞蹈行業、健身俱樂部、體育舞蹈教學等領域的最新動態,以保證學生掌握本行業的最新知識、了解行業最新變化,在拓寬學生視野的同時,也能夠提升其學習的針對性,這對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提升其就業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
從社會意義上講,教育的產出就是培養人才;從經濟意義上講,就是生產勞動力。無論是培養人才,還是生產勞動力,高校教育都要立足于需求原則。需求是高校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根本支撐點。因此,山東省高校在舞蹈學體育舞蹈專業課程設置時,應以就業趨勢為導向,充分結合社會發展及用人單位需求,提高課程設置的科學性和實用性,優化配比課程結構,突出技術技能和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對相關的專業基礎課、重要主干課、核心課、技能應用和實踐課,要以經濟供給側改革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要求進行整合優化,避免出現課程設置落后、教學創新不足等問題;同時,還要重視體育舞蹈專業理論與技能“共同走”、學生專業技能與綜合素質培養“齊步走”的課程改革,逐步從“知識本位”轉變為“能力本位”,不斷提升舞蹈學體育舞蹈專業人才培養質量,推動學校逐步向內涵式發展,使得本校的舞蹈學體育舞蹈專業學生能夠在激烈的人才競爭中脫穎而出,這才能使山東省高校在應用型、創新型舞蹈學體育舞蹈專業人才培養供給側改革上“跳出最完美的舞蹈”。
山東省高校舞蹈學體育舞蹈專業要注意強調實習、實訓及藝術實踐、教育實踐等課程,積極依托多元化的教育實踐平臺,幫助學生能夠走進中小學、企事業單位、俱樂部等,使之在實踐過程中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理論知識與技能,這也能夠有效避免舞蹈學體育舞蹈專業人才培養的滯后性,并通過及時、動態、靈活地調整舞蹈學體育舞蹈專業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模式等,來緊緊抓住社會需求,乃至引領相關體育舞蹈事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