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董
(廣州體育學院,廣東 廣州 510500)
南陽市縣區居民參加羽毛球運動的現狀。
1.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中國知網、校圖書館、廣州圖書館等渠道獲取了相關專業的文獻資料,并對資料進行整理和分析。
1.2.2 訪談法 通過對羽毛球專業的教授、縣區居民進行交流和探討,在對問卷的制定和修改、研究的內容等相關問題上進行了了解。
1.2.3 問卷調查法 共發放問卷397份,回收問卷396份,回收率99.75%,有效問卷396份,有效率100%。信度和效度符合統計學社會調查研究需要 。
1.2.4 數理統計法 運用SPSS 19.0對獲得的數據進行整理和分析。
1.2.5 邏輯分析法 對問卷中各級指標內容進行整理和邏輯分析,結合各方面的實際情況,通過判斷、綜合、分類、比較、歸納和演繹推理,得出結論。
2.1.1 羽毛球運動參與者年齡、性別結構本次調查中,男性人口為280人,占70.7%,女性人口為116人,占29.3%。從男女性別比例上來看,女性占比略少。
由表1可以看出,不同年齡、不同性別的人參與羽毛球運動的情況有所不同。41~45歲階段人數所占比例最大,其次是36~40歲、46歲以上2個年齡段,年齡越小,參與羽毛球運動的人數越少。25歲以下僅為19人,占調查總數的4.8%。這是由于縣級地區未開展少兒羽毛球宣傳,20~25歲階段人群大都在大城市上學、畢業后未回縣區等因素造成的。
女性參與羽毛球運動受年齡的影響較小,每個年齡段內女性所占比例大多數是30% 左右, 在 31~35歲、25~30歲階段最少,與城市羽毛球運動參與者的年齡特征呈現完全不同的現象。這可能是由于該階段的女性在城市和縣區不同生活方式、縣區女性居民在這一階段有更多的家庭壓力有關。
2.1.2 羽毛球運動參與者不同文化程度
調查顯示,南陽市縣級居民參與羽毛球運動的人群中,大專及本科學歷人數最多占77.4%,其次是中專及以下學歷占16.6%,然后是碩士及以上學歷占5.8%。這說明縣級參與羽毛球運動的人群受教育程度高且集中,以本科及大專學歷為主。
2.1.3 羽毛球運動參與者不同職業所占比例統計 調查顯示,公務員和公司企業職員分別占比33.8%和28.5%,是占比最高的職業種類,與其工作作息時間較為固定、收入穩定、健身意識等因素有關。其次是個體私營業主和其他人員,退休人員和學生占比很少,都為2.5%。值得關注的是雖然離退休人員的自由時間很多,但是由于羽毛球這項運動相對于其他形式的運動需要支出的費用較多,離退休人群的消費意識是他們參與羽毛球這項運動人數較少的主要原因。

表1 性別、年齡交叉列表
2.1.4 羽毛球運動參與者的收入情況統計調查顯示,收入在2 001~3 000元、3 001~4 000元這2個階段的人群人數較多,分別占比為35.1%和31.2%,這與南陽市縣級居民收入情況相吻合。收入在5 000元以上的人群主要是個體經營者和企業老板,這部分人更重視健康,有一定的鍛煉熱情,但總樣本量占比不大。
2.2.1 參與者運動動機的分析 運動動機是指激起一個人去從事運動的內在原因,也是直接促使一個人去從事的內部推動力。在對397名縣級居民參與羽毛球運動動機的調查中,排在第一位的是興趣愛好,占比80.6%;排在第二位的是健身健美,占比62.9%;排在第三位的是娛樂休閑,占比46.0%。由此可見,南陽市縣級居民參加羽毛球運動以內部動機:興趣愛好、健身健美為主。運動對縣區居民已經成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
2.2.2 參加羽毛球運動的年限 調查顯示,參加羽毛球運動年限在1~3年的居多,占比33.1%,5年以上占比30.8%。球齡在一年內的人數占比僅11.4%,這對當地的羽毛球發展來說是十分不利的。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縣級地區幾乎沒有專業的指導教練,羽毛球愛好者也很少愿意花錢進行培訓,還有一個原因是許多人出于興趣到了羽毛球館,但是水平不高,沒人愿意跟這些人打球,造成了新來的人員對參與羽毛球這項運動的興趣逐漸降低。
2.2.3 參與羽毛球運動方式 調查顯示,與朋友同學一起的占比最高,為82.3%,同事、親屬和其他人占比不高。
2.2.4 每周運動次數、每次運動時間 由表2我們看出,對每周運動次數和每次運動時間進行相關性檢驗,皮爾遜相關系數為0.418,中度相關,顯著性值為0.000,為非常顯著,表明每周運動次數多的人的每次運動時間長。
2.3.1 羽毛球場館情況 南陽縣級地區均至少有一個室內羽毛球場館,有些縣區公司或單位也會標準的羽毛球場地,但這些場地不對外開放,僅供公司員工及本單位人員使用。
有室內的羽毛球場地,在對抗的過程中不會受到風等外界環境因素的影響,對抗中更多的是實力的對抗。另據訪談得知,在前幾年當時沒有室內羽毛球館的情況下,當地居民通過在縣區尋找一些避風的角落,在水泥地上自畫羽毛球場地,就開始了羽毛球的運動,這一行為與街頭隨意打的不同之處在于隨著時間的推移,球技水平的提升,更能在羽毛球這項運動中找到競爭的樂趣,同時也促進當地建立室內羽毛球館。
2.3.2 選擇該場館的原因 調查顯示,選擇該球館的原因中場地正規,有球伴、有教練的各占比40.4%,交通方便占比36.4%,其次是健身氛圍31.3%。由此可見,縣區居民對場地的要求以及打球的氛圍還是很看重的,羽毛球館可以在這些方面多做一些工作。

表2 每周運動次數與每次運動時間相關性檢驗表

表3 球館內需要改進的地方統計表
2.3.3 對羽毛球場設施的滿意程度以及需要改進的地方 調查顯示,51.8%的人對羽毛球場地是持一般態度,26.5%的人滿意態度,21.7%的人是不滿意態度。在對羽毛球館需要改進的地方問題上,65.9%的人對沐浴室不滿意,更衣室和寄存柜分別占比44.9%和44.4%,比例也是相當大的(表3)。目前階段縣區羽毛球館的建設,更多的是僅滿足有場地能打羽毛球,對配套的硬件設施規劃不充分。
3.1.1 南陽市縣級居民參加羽毛球運動的人群年齡以41~45歲為主,學歷以大專及本科為主,職務以企事業單位所占比重較大。女性在各個年齡段的占比基本不受年齡段的影響,均在30%左右。
3.1.2 羽毛球參與者的動機以興趣愛好、健美健身為主,參加羽毛球運動的年限1~3年占比大,經常和朋友同學一起從事羽毛球活動,每周運動次數多的人的每次運動時間長。
3.1.3 南陽縣級地區除南召、淅川、社旗還沒有室內標準羽毛球場地外,其余縣區均至少有1個室內羽毛球場館,在選擇該球館的原因中場地正規、有球伴有教練占比最大, 絕大多數人對球館的滿意程度為一般,在對羽毛球館需要改進的地方問題上,相當一部分人對沐浴室、更衣室和寄存柜的狀況不滿意。
3.2.1 縣區行政主管和社會各方面的力量要加大對當地的羽毛球項目的關注力度、支持力度,逐步建立完整完善的管理體系。爭取每個縣區至少有1個室內羽毛球場館,在此基礎上,根據各自的情況,完善球館配套的服務設施。
3.2.2 加大宣傳力度,多組織羽毛球賽事,營造出一個較好的參與羽毛球運動氛圍,擴大羽毛球這項運動在縣區居民中的影響力,提高廣大群眾對羽毛球的了解和認識,讓更多的人參與到羽毛球這項運動中來。只有讓源源不斷的年輕人參與進來,才能在縣區之間的羽毛球對抗賽中會有持續的好成績。
3.2.3 提高參與羽毛球運動參與者的技術動作的規范性,提高對羽毛球運動損傷知識、急救知識的普及,在鍛煉好身體的基礎上,減少因身體素質、技術動作錯誤而引起的身體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