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啟足
(柳州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廣西 柳州 545616)
在2017年10月18日的黨的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在涉及文化部分的報告中指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文化自信的一部分,其包括思想文化、文學藝術和文化遺產。當今,越來越多學校開展民族傳統文化活動,龍獅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文化遺產的部分,已逐漸被廣大師生接受,因此在校園文化空間中我們要利用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豐富的思想道德資源,讓龍獅文化在校園文化空間中傳承與發展壯大。
龍獅運動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文化遺產,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文化長河中,“龍”是華夏的圖騰形象,逐漸演化成中華民族的象征;“獅”在國民心中是吉祥之物,其英姿颯爽,充滿力量,是中華民族勤勞、勇敢和智慧的象征。舞龍舞獅運動表現出來的自強不息、團結一致、勇往直前的精神風貌就是對“龍”與“獅”最生動形象的詮釋。龍獅運動文化源遠流長,蘊含著豐富多彩的文化內涵,富有厚重的東方色彩,是中華傳統優秀文化中源流最久遠,最能反映中國民族傳統精神和意義的運動之一。龍獅運動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歷史性、民族宗教性、傳統文化性和時代發展性等社會特性的民間體育項目。如今,把龍獅運動引進校園,形成一門新興的體育課程,是一項集技藝性、民族性與智慧性于一體的文化活動,在校園文化的傳承與實施空間中有很大的影響力。
高校是我國青年群體的重要集聚地之一,龍獅運動在高校廣泛開展,順應“高校校園應成為繼承和傳播優秀民族文化的重要場所,并作為與世界進步文化交流、借鑒的重要窗口”的辦學要求。龍獅運動不僅豐富和提升了校園體育文化,而且相對于其他運動項目在校園體育文化開展中有獨特地位,有助于民族精神的弘揚與傳承。龍獅運動是展現中華民族精神的一個優秀傳統體育項目,也是對中華文明的傳承和發展,還是中國特有的民俗文化派生物,對民族傳統體育活動的傳承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龍獅運動在渲染節日氣氛、發揚民族精神、培養積極進取、團結協作的拼搏精神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校園文化是一所學校所具有的特定文化環境,既包括校園建筑設計、校園景觀、綠化美化這些客觀存在的硬件設施,也包括一個學校的校史、校風、學風、人際交往、集體感、心理氛圍及師生在共同交往中形成的非文明規范的行為準則等。高校校園文化是以學生為主體、以課外文化活動為主要內容、以校園為主要空間、以校園精神為主要特征的一種群體文化,是以物質為載體的各種精神現象,是學校的“意識形態”。因此,高校建設健康的校園文化,不僅能夠陶冶學生的情操,啟迪學生的心智,還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繼承和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有效路徑和重要方式,而龍獅文化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寶庫中的珍品,具有極強的生命力和文化傳承價值,其突出的民族性、教育性、娛樂性和觀賞性等特點符合高校學生熱情活潑、積極向上的心理特點。在體育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中,作為校園文化主體的學生們通過龍獅運動的參與,既活動了身體,提高自身的身體健康水平,也在參與中不斷接受了遵紀守法、團結協作、頑強拼搏的中華民族傳統思想的教育。由此可見,龍獅文化在高校校園文化建設中不僅豐富了體育文化的內容,而且在校園文化傳承中的思想文化教育與文化精神培養方面,使高校學生們真正成為國家“四有”新人等方面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當前我國龍獅運動在高校發展的理論與實踐研究基礎上,以學生的興趣需求為出發點,以學生的體質健康為目標探索龍獅運動在校園文化空間中的傳承發展路徑,即學校龍獅教學、競賽訓練、表演活動、民族傳統體育節、現代化網絡教育及龍獅協會等模式不斷契合,形成多元一體化可持續傳承發展效應,弘揚龍獅文化在校園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龍獅運動是優秀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而舞龍舞獅課程應是龍獅運動發展的根基,系統的龍獅教學為龍獅運動推廣提供沃土環境。把龍獅運動引入課堂,并不是簡單地增加一門課程,因為龍獅運動多以團隊形式出現,結合隊形變化、舞蹈和音樂多種表現形式,所以龍獅運動是一種文化,這種文化在高校中更容易被接受和傳播。在高校中開展舞龍舞獅課程不僅具有深化教學改革的意義,同時也是豐富校園文化生活、拓寬學生就業途徑、提高民族團結協作精神的內在要求,更是龍獅文化在高校校園文化傳承中得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路徑。因此,筆者建議從龍獅的文化理論、龍獅的運動理論、龍獅的傳播理論、龍獅的產業化理論等方面設置舞龍舞獅課程,構建龍獅運動課程設置,完善此運動的理論和技術體系,為龍獅運動推廣提供沃土環境。
現代社會高校教育越來越趨向信息化,各種新媒體層出不窮。高校學生入校起就要學習近20門的課程,為了學到更多的技能知識,在實際教學中沒有選擇舞龍舞獅課程的學生可以進行舞龍舞獅網絡課程學習,讓信息化技術在網站中傳播,實現教育與傳播功能,使生硬、死板的課堂向著生動、豐富及多元化方向發展,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自學和網絡學習環境。同時,這也讓龍獅文化在高校教育中普遍推廣,不僅是對西方競技體育的沖擊,也是對中華優秀傳統體育文化的保護和宣傳,培養學生團結向上、積極進取的新時代精神,對高校校園文化的傳承增添無限光彩。
龍獅運動是一項有著深厚民族傳統文化底蘊的傳統體育項目,所以在高校建立民族傳統體育社團,如龍獅俱樂部、龍獅文化工作室等,不僅可以使舞龍舞獅課程的教學內容多樣化,而且能夠豐富校園文化生活,對傳承和弘揚民族傳統文化具有重要作用。建立龍獅俱樂部或者龍獅文化工作室,一方面可以把豐富的體育精神、健康的修身養性方法傳授給更多學生;另一方面是社團活動以學生為主體,發揮其主觀能動性,營造一個健康向上、積極進取的校園文化氛圍。通過社團組織豐富多彩的活動,培養更多高校學生的組織能力,增強他們的參與意識,促進學生完善人格和正確價值觀的形成。此外,在弘揚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的社團氛圍中,鍛煉了學生的意志品質格,陶冶了學生校園文化建設情操。
龍獅運動源于民族民間傳統體育項目,在中國一些地區廣為流行,以至于高校的一些學生從小耳濡目染,已經是舞龍舞獅運動的擅長者了。因此,在高校校園文化日益豐富的今天,在校園中組建一支校園龍獅訓練隊,勢必會凸顯出校園文化傳承傳統文化藝術的特色。有舞龍舞獅特長的學生在領隊老師的指導下開展龍獅運動,這既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思想,把龍獅文化中民族性、表演性、娛樂性、審美性、健身性和教育性的特點反映出來,也有益于在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大環境下,豐富了文化傳承的形式,培養學生團結向上、積極進取的新時代大學精神,對整個高校的校園凝聚力起到助推作用。
龍獅運動展現出來的龍獅文化內涵不僅能讓學生從健康素質方面得到鍛煉強健體魄,而且對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樹立,增強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等方面有很大幫助。當前,許多高校都有民族傳統體育節這樣的運動賽事,但是把龍獅運動體現在其中的學校并不多,而龍獅運動體現出來的文化精神是其他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替代不了的,所以龍獅運動在民族傳統體育節中地位不言而喻,其團結協作,積極進取的精神勢必會感染到其他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運動氣勢,在忘我的拼搏中鍛煉了意志品格,陶冶了情操,心靈得以凈化,人格得以升華,這正是高校校園文化建設中所需要的氣質風貌,足以說明龍獅文化依托高校民族傳統體育節這樣的活動形式,彰顯出校園文化建設的成果。
近年來,龍獅運動在越來越多的高校發展起來,隨之伴隨著更多的龍獅文化交流活動,其中就包括各種龍獅表演及各種競技賽事。舞龍舞獅適合舞臺展演,其中舞龍適合大型慶典,舞獅適合小型典禮。慶典有許多種形式,如工廠公司的開業典禮、運動會的開閉幕式、標志性建筑的落成儀式等。對高校龍獅隊而言,在宣傳了本校的校園文化、服務社會的同時,還可以把表演作為補充訓練、鞏固訓練的方式,并進行了社會實踐,獲取隊伍建設經費。除此之外,各高校的龍獅文化交流活動也不少,高校龍獅錦標賽是龍獅運動項目的競爭和考驗。各高校通過龍獅運動項目的比賽和交流,汲取和傳播優秀的龍獅運動技術、訓練訣竅、教學方法和科研成果,也讓高校間的龍獅運動教練員和學生之間相互交流學習,增進友誼,而且拓寬了高校校園文化傳承的視野。
通過探索龍獅運動在高校校園文化的傳承與實施路徑的研究,一方面,有利推動龍獅運動與民族地區高校校園體育文化理論體系相結合,為校園文化建設提供更多的理論依據;另一方面,有利于大學生對龍獅文化的認識與認同,以增進大學生民族自信心與自豪感,培養大學生的人文精神,增強大學生的體質健康,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從而促進龍獅運動在更多高校的全面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