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敏 云南寶象物流集團有限公司
思政管理對于企業的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可以提高員工的職業素養,進而帶動工作水平與效率的提高,促進員工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在如今以人才和技術為主導的市場競爭氛圍中,“以人為本”理念在思政管理工作中的應用可以為企業培養更多高素質專業人才,為企業未來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支持。
以人為本的理念是由日本九十年代的一批實業家通過假設、實踐進而發展來的,堅持人是經濟發展活動的主導,把人當作核心,重視、關心從而塑造人。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號召、團結、激勵人,促使人創造更大的經濟貢獻,保證企業不斷地創新、不斷地壯大[1]。
“以人為本”作為一種先進的企業管理理念,其核心要義便是以員工的需求為主,企業內部各項決策的落實都要考慮到員工的切身利益與情感需要。在“以人為本”觀念的引導下,企業領導與管理部門應當充分意識到思政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肩負思政管理的責任感與使命感,定期組織員工參加諸如馬列主義、毛鄧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以及中國夢等重要思想政治教育活動,通過系統全面的政治教育,可以豐富員工思想、提高政治覺悟,進而促進員工在工作與生活中都能夠端正態度,用“正能量”來規劃自己的未來發展方向,追求更高的精神文化需要。同時,“以人為本”理念的創新之處就在于改變了原有思政管理單一、片面、僵化、施行力度不高的管理模式,取而代之的是利用觀念引導、理論說服、情感鼓勵與行動支持等綜合管理方法,使員工發自內心的認同管理、服從管理,從而提高思政管理工作水平,也提高了員工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質。
歸根結底,企業思政管理工作的目標還是希望員工能夠發自內心的端正工作態度與自身行為操守,提高工作積極性,為企業發展不遺余力的做出貢獻。首先,“以人為本”理念是從思政管理的源頭做起,強調了員工的主體地位與重要作用,從而使得領導部門與管理人員的各項決策、指導方針與管理方法都能夠充分的切合員工的心理,更能夠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與配合度。其次,在“以人為本”理念的引導下,企業思政管理工作更加注重對于員工的心理教育,加強與員工的情感溝通,根據員工的個性差異與情緒波動來進行心理疏導,全面提高員工的心理素質。最后,“以人為本”理念在思政管理工作中的具體落實還需要結合一定的管理手段與方法,例如建立員工激勵機制,可以通過機制的嚴格管理與制度規范,來約束員工的工作態度與職業精神,通過合理的獎懲手段讓員工在工作中保持危機感,進而將危機與壓力轉化為動力,提高工作積極性,在企業內部形成良性競爭,促進企業綜合實力的提升。
在思政工作中堅持“以人為本”理念,不僅要求企業合理滿足員工的物質需要,還需要提高精神文化方面的追求。一方面,要在企業內部開展相關思想政治活動的學習與培訓,掌握政治文化理念的最新發展方向,以先進的思想政治教育帶動企業的精神文化建設,提高員工綜合素養。另一方面,要堅持以精神文化理念為依托,結合企業的生產經營實際狀況,建設獨具特色的企業文化氛圍,開展相關文體娛樂活動,滿足員工的精神文化需求,進而使得員工以飽滿的熱情和正面的精神狀態來完成日常工作,促進思想政治教育在員工行動上的成效得以顯現。
在企業思政管理中要加強對黨建部門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強黨建部門的黨組織作風建設與反腐倡廉建設,進而提高企業黨組織的行事作風,不斷規范黨組織及其工作人員的思想領導行為,進而更好地為員工服務[2]。同時,將思政管理與黨建活動有機結合,需要以員工的利益為各項決策與工作的根本出發點與落腳點,在提高企業發展水平與經濟效益的同時,還要提高員工的薪資標準與福利水平,通過及時溝通來解決員工實際的生活困難與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從而減少員工利益與企業發展之間存在的矛盾,更好的提高員工對于企業的認同感與對工作的熱情,進而提高思政管理工作的質量與效率,推動企業的長足發展。
總而言之,企業在進行思政管理工作中,一定要充分認識到“以人為本”理念的重要性,站在員工角度思考、做出各項決策,切實滿足員工利益需求、為員工謀福利,從而提高企業員工的綜合素質與思想政治認識,促進企業思政管理工作有效開展,也為企業的長足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