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麗芹
摘要:鐘啟泉教授認為“有效教學”的最終衡量標準就是“學生成長”。自實行新課改以來,學校把“為學生成功幸福的人生奠基”作為基本的教育理念,提出了“英才無差生,生生都燦爛”的育人口號。我們在各班也成立了學生成長共同體,對學生不拋棄、不放棄。
關鍵詞:初中;化學;習題;高效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7)09-0039
建設高效課堂是較為突出的一個教學理念,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也是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高效課堂不僅體現在新授課環節,在習題課上,如果注意方式方法,課堂效率也會大大提高。
筆者結合多年的化學教學經驗,總結了習題課教學的一些做法,簡單概括為“六個不忘”,把這些做法運用到教學實踐中,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一、時刻不忘對知識的理解和鞏固
學生學習化學知識不必死記硬背,而重在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所以在習題課,教師要深刻鉆研教材。深刻理解《化學課程標準》,分析把握中考動向,選擇學生容易出錯的地方,精選習題、突出對知識點內涵的開掘,使學生在做習題的過程中,進一步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應用。因此,習題的準備顯得尤為重要,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方法。習題備課,筆者一般依據學校提供的資源網站,第二教育網,中考資源網等,同一課題下載三四個不同的課件,依據教材和自己學生的特點加以修改,修改的過程加深了自己對知識、對學生的駕馭能力,使自己的習題變得有血有肉,充滿靈氣,這時的習題也是最能吸引學生的。還有時看課件卻不用課件,對于課本上的重點內容,每個課題從網上下載三四個課件,多瀏覽幾個課件,可以開闊我們備課的思路。但真正到了課堂上,課件并不是用的很多,而是結合課題內容,綜合幾個課件的重點問題穿插于習題中,自己準備的習題既可以豐富內容、拓寬思路,又不拘泥于題目本身。
二、時刻不忘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在日常生活中,教師要養成關注化學問題的良好習慣,充分利用電腦網絡、報刊廣電等各種媒體,努力拓展自己的知識面,了解與化學教學相關的最新化學發展成果和化學發展動態,積累與化學教學相關的第一手教學資料。學到與本單元、本課題相關的內容時,能夠及時將有關的社會熱點問題設計成一些新穎的題目,有意識地引入到習題課中,這樣可以大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同時也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時刻不忘化學實驗在習題課中的重要性
習題課若整節課一味地做題講題,難免會枯燥,使學生積極性降低。于是,筆者嘗試將部分教學內容設計成實驗,放手由學生親手操作,使學生從已有的知識、方法入手,向知識的深度、廣度拓展,使一些難點、難題在輕松愉悅的實驗探究中得到解決。由于學生對化學實驗充滿好奇,又樂于探索,這樣不僅有利于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鞏固,還可激發學生的創造精神。
四、時刻不忘想學生之所想
把握習題的類型和解題的規律。選題時要做到習題內容、題型、難度、題量等符合學生的實際,要有層次性,要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去思考。在處理習題時,一般先要求學生自主思考,在發現問題的同時生成問題;再小組合作互助,在探究問題的同時化解問題;然后教師點撥總結,在梳理問題的同時解決問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不時給予一些激勵性語言,激起學生思維的浪花。如:“今天誰講解的最充分”“你們小組是誰把大家教會的”“你們小組連這樣的題目都會做真是太棒了”“還有其他更簡潔的解法嗎”等。這種基于學生、基于問題的習題課教學模式,深受學生的歡迎和喜愛。
五、時刻不忘學生的共同成長
鐘啟泉教授認為“有效教學”的最終衡量標準就是“學生成長”。自實行新課改以來,學校把“為學生成功幸福的人生奠基”作為基本的教育理念,提出了“英才無差生,生生都燦爛”的育人口號。我們在各班也成立了學生成長共同體,對學生不拋棄、不放棄。按照學生知識掌握程度的不同,將學生混合編排為6個小組,形成6個學習成長共同體。在編組的時候要突出以學生為主體,尊重個人的差異,提高他們共同合作學習的興趣。成長共同體的有效利用有利于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為每個成員創造了平等參與的機會,使每個學生都獲得成功的體驗。
(作者單位:山東省東營市廣饒縣英才學校 2573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