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學英語校本課程已經成為我國當前大學英語課程改革的一項重大舉措。而大學英語教師教師作為大學英語課程開發的主體,起著極為關鍵的作用。同時,大學英語校本課程開發也對大學英語教師提出了更多更高的素質要求。本文旨在闡述大學英語校本課程開發與大學英語教師的關系。
【關鍵詞】大學英語校本課程 大學英語教師 素質要求
一、大學英語校本課程開發的概念
199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提出了試行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學校課程三位一體的模式,這就意味著課程權力的下放,加之,國外教育研究和改革實踐中的一些新做法、新模式不斷被引薦到國內,從此,校本課程開發受到眾多研究者的關注。校本課程,即指學校等教育機構發揮辦學自主權,依據自己的辦學理念和發展愿景,針對學生及社會需求,結合自身學科特點及辦學條件,整合資源,以所在學校為基地,以教師為主體,基于學生個性化需求而開發的一種課程或課程體系。1973年,在愛爾蘭阿爾斯特大學召開了一場國際課程研討會,在研討會上,菲呂馬克和麥克米倫首次提出校本課程開發概念。然而,對于校本課程開發的概念,有兩種不同的認識。一種是“校本”的“課程開發”,學校按著自己的教育哲學思想對于學校的部分或全部課程進行不同程度和層次的開發;一種是“校本課程”的“開發”,把“校本課程”看作與“國家課程”相對應的課程板塊,把校本課程開發活動限定在允許的有限課程范圍內。盡管兩種概念界定不一,但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都強調學校在課程開發中的自主選擇性,強調以教師為主體的一種課程開發策略。大學英語校本課程開發是指在學校發生并展開,以國家或地方制定的大學英語課程綱要和大學英語課程標準為指導,依據學校自身的特點、性質和資源等條件,由學校成員自主獨立或與校外團體或個人研究者合作開展的旨在滿足本校所有學生大學英語學習需求的一切大學英語課程開發活動,是一個持續的動態的大學英語課程改進過程。
二、大學英語校本課程開發對大學英語教師發展的意義
大學英語校本課程的開發為大學英語教師的發展提供了極大的機會和廣闊的舞臺,在課程開發過程中,教師的觀念和意識、知識和技能、個性和潛能都會發生相應的改變和提升,最后實現教師的自我價值。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改變觀念,培養意識。在大學英語校本課程開發過程中,大學英語教師會面臨一些新的挑戰,在應對和解決這些問題和挑戰時,通過課程理論知識的學習,課程計劃的制定,課程內容的選擇、實施、修改等環節,逐步形成了新的課程觀念,培養了課程意識。大學英語校本課程開發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有別于以往的個人孤立的工作方式,它需要作為開發主體的大學英語教師群體與課程專家、學校領導、社會參與人員通力合作,互相學習,互相支持,共同制定課程方案,共同進行課程設計,共同給予課程評價等,形成良好的合作氛圍,以培養教師的參與意識和合作精神。
2.完善知識,提高技能。教師的知識分為三種:本位性知識、條件性知識和實踐性知識。本位性知識是指教師所掌握的特定的學科知識,條件性知識是指教師所掌握的教育學和心理學知識,實踐性知識是指教師在課程開發與實踐時在具體教學場景中產生的經驗性知識。前兩者都是靜態的,通過職前培訓或校本培訓都比較容易獲得,而實踐性知識是動態的,是情境化的。大學英語校本課程開發能促進大學英語教師不斷學習、整合知識、反思其教育教學實踐,并動態性地把握和領會知識,繼而在實踐中加以理解、消化、吸收和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校本課程開發要求教師不再只是課程實施者,同時還要是課程的研究者和設計者。因此,在大學英語校本課程開發過程中,大學英語教師通過自己確定課程目標、選擇課程內容、實施課程計劃、進行課程評估、反思課程實踐,逐步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包括課程開發能力、科研能力和教學能力。
3.拓展個性,挖掘潛能。我國以往的課程模式是“研究——發展——推廣”,在這一模式中,教師只是課程計劃和課程大綱的被動執行者,其參與教育和課程改革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高。而大學英語校本課程開發將權力下放給大學英語教師,凸顯了教師的主體性。教師不僅僅是課程的執行者,而且是開發者、設計者、實施者、評價者,大學英語教師參與大學英語校本課程開發,主動設計課程,決定課程內容,使其個性得到充分的體現和拓展。大學英語校本課程開發主張利用一切可能的課程資源,課程資源不僅包括課內的教材,也包括課外的自然、社會、人文資源,更包括教師本身這一獨特資源。大學英語校本課程開發的過程實質上就是充分利用每位大學英語教師本身的學識、素養、能力等特點和優勢設計校本課程的總體思路和框架,這一過程也是大學英語教師自我開發、自我拓展的過程,同時也挖掘出了自身巨大的潛能。
三、大學英語教師在大學英語校本課程開發中的作用
勞倫斯·斯騰豪斯說過“沒有教師的發展就沒有課程開發。”可見,教師是通過校本課程開發直接受益的群體,也是影響校本課程開發的因素。大學英語校本課程開發和研制的任務,最終要落實到大學英語教師身上,要靠大學英語教師有力推進,具體包括:第一,課程需求的診斷。校本課程開發與國家或地方層面的課程開發的最大差異就在于它是為了滿足學校自身的特殊課程需求,特殊課程需求主要指特定學校具有的獨特的、個性化的課程需求。作為大學英語校本課程開發的重要主體,大學英語教師可以協助學校領導和課程專家、調動學生和家長、聯合社區人士等對特殊課程需求進行診斷,包括學校的總體大學英語課程需求、已經滿足的學校大學英語課程需求和需要通過校本課程開發才能滿足的學校大學英語課程需求。第二,課程目標的擬定。在大學英語校本課程開發的主體中,大學英語教師在分析和確定校本的大學英語課程目標方面發揮著獨特的作用。擬定大學英語校本課程開發的具體目標需要大學英語教師在校本的課程總目標的統攝下保留、調適或創新大學英語課程目標以更加適宜于校情。而大學英語教師在擬定校本的大學英語課程目標中所展開的各項工作都是在學校有計劃、有組織的調控下有序地進行的。其中,有些工作教師可以獨立進行,而有些工作需要團隊合作才能完成。第三,課程內容的選擇。大學英語校本課程的內容包括課程選擇、課程改編、課程整合、課程補充、課程拓展和課程新編,這些內容的開發都是以大學英語教師為主體進行的,教師是活動成敗的關鍵。第四,課程計劃的實施。在大學英語校本課程的實施中,大學英語教師根據大學英語課程目標將大學英語課程內容分割成若干部分,并且針對教學內容和學生的認知水平設計相應的教學情境;依據教學內容、學生的學習情況與需求選擇并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況及時調整教學,以實現大學英語課程目標。第五,課程質量的評估。作為大學英語校本課程的直接實施者,大學英語教師最方便獲悉大學英語校本課程實施過程的真實信息、進展情況和實施程度,能發現實施過程中的問題,對大學英語校本課程開發方案、綱要的不當之處及時進行修改于調整,以保障大學英語校本課程開發的順利進行,最終讓課程目標得以達成。endprint
四、大學英語校本課程開發對大學英語教師的要求
眾所周知,教師個體作為校本課程開發者和參與者,是校本課程開發的中堅力量和主力軍,教師的事業心、責任心,教師的課程觀、教學觀和學生觀,教師的課程開發能力、實施能力、研究能力等,都直接影響到校本課程的發展和質量。大學英語校本課程開發為大學英語教師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教師的主體性和創造性受到了極大的關注,同時也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科學的課程理念。在大學英語校本課程開發中,教師作為課程的決策者、設計者、實施者和評價者,首先應具有科學的課程理念。第一,樹立正確的課程制度觀。三級課程的實施要求大學英語教師樹立統一性與多樣性相結合的課程制度觀。第二,樹立正確的課程價值觀。正確的課程價值觀既要考慮滿足學生的某種需要為目的,也要考慮以人的發展為目的,實現二者的結合。第三,樹立正確的課程類型觀。三級課程的試行意味著將有國家、地方、校本三種課程并存。大學英語教師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開發出有特色的校本課程。第四,樹立正確的課程開發觀。既然三級課程把部分課程留給學校開發,那么大學英語教師要把自己定位在既是課程的教授者,又是課程的開發者。
2.相應的課程知識。課程理念的確立和課程觀念的轉變都要求教師必須擁有相應的課程知識。課程知識一般可以分為三個層面:本位性知識、條件性知識和實踐性知識。本位性知識是大學英語教師進行大學英語校本課程開發的必要條件,條件性知識是課程開發的重要條件,而僅憑本位性知識和條件性知識進行大學英語校本課程開發活動,往往會理論脫離實踐,使得課程遠離教育實際,因此還必須要有在教育環境中實踐并積累、反思、升華的實踐性知識。
3.必備的課程開發能力。校本課程開發意味著把課程開發的權力還給教師,使教師成為校本課程開發的主體,真正地融于課程的開發與探索活動中。這就要求教師具備課程研究能力,成為教育科學的研究者,要求大學英語教師具有行動研究能力,要求大學英語教師通過對大學英語校本課程開發實踐情境的不斷反思,不斷提高大學英語校本課程的質量。
4.一定的合作精神。教師參與課程改革不可能孤立地進行,必須通過與他人的合作,形成一股群體的合力。首先,大學英語教師與課程研究專家共同進行課程開發,培養課程開發的能力。其次,大學英語教師與家長、社區成員一起尋找社區課程開發的資源。最后,大學英語教師與教師間的探討、分析。總之,大學英語教師要與教師、學生、家長、學校、社區等廣泛接觸合作,才能積極有效地開展大學英語校本課程開發活動。
參考文獻:
[1]任飛燕,張德良.簡論大學教師在校本課程與教學實踐中的自我建構[J].中國成人教育,2014,(3):101-103.
[2]李冬平.論校本課程對教師素養的要求[J].高教高職研究, 2012,(1):157-159.
[3]靳玉樂,董小平.論教師在校本課程開發中的作用[J].中國教師,2010,(1):4-7.
[4]李冬平.論校本課程對教師素養的要求[J].高教高職研究, 2012,(1):157-159.
作者簡介:陳細波(1976-),女,湖南益陽人,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課程與教學論。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