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漢語與英語屬于不同的語系,它們在句子結構及邏輯連接上存在較大差異,使得漢語長句在英譯過程中變得非常棘手。本文從句子邏輯連接的概念及類型入手,分析了漢英兩種語言邏輯連接上的區別,進而指出漢英長句英譯時常見的隱性邏輯連接的種類及對應翻譯方法,從而希望能為英語學習者在漢英長句翻譯中提供一些借鑒。
【關鍵詞】漢語長句 形合 意合 隱性連接
所謂漢語長句,通常意義上是指字數相對較多、語義呈現多層次、結構相對較為復雜的句子。對于很多學習者來說,漢語長句英譯一直都是個頭痛的事情。究其原因主要是兩種語言在句子結構及邏輯連接上的差異造成的。漢語是重意合,句子內部及句子之間的邏輯連接往往是隱性的,而英語則重形合,句子內部及句子之間的邏輯連接常采用顯性形式。因此翻譯時要重視漢英語言在邏輯連接上的差異性,采用靈活多樣的翻譯方法與技巧,克服原文構句的限制,翻譯出符合英語語言表達習慣的譯文。
一、漢英長句邏輯連接對比分析
1.邏輯連接的概念及類型。韓禮德和哈森(1976)在合著的《英語的銜接》一書中指出邏輯連接是指從句、句子、和段落成分之間具有的合乎邏輯的聯系。在韓禮德和哈森的研究成果的影響下,胡壯麟(1994)對邏輯連接的概念進行了補充:“語篇中的連接概念專指相鄰句子(群)之間的關系。通過連接性詞語的運用,人們可以了解句子之間的語義聯系,甚至可以經前句從邏輯上預見后續句的語義。”漢英句子邏輯連接可以分為顯性邏輯連接和隱性邏輯連接之分。
顯性邏輯連接是指語句中有邏輯連接形式標記,即有各種連接詞語。漢語中最常見的表示顯性邏輯關系的連接詞有“因為……所以”,“不但……而且”,“……卻……”,“不是……就是……”等等。英語句中的顯性邏輯連接詞語更加豐富,除了有連詞外,還有介詞短語、副詞等等。比如:if, and, furthermore, moreover, whats more, as a result以及so that等等。
隱性邏輯連接是指句子間的邏輯關系不是依靠連接詞連接,語句間沒有邏輯連接的形式標記,句中各成分之間或句子之間的結合多語義的貫通。
2.漢英句子邏輯連接特點分析。英語句子側重形合(hypostasis):即句子內部的連接或句子之間的連接采用顯性(overt)的句法手段,表達詞法意義和邏輯關系。這種句法形式要求比較嚴格,其形合手段多種多樣,可以運用連詞、關系代詞或關系副詞,定語從句以及非謂語動詞形式等,這些聯系手段使得英語句子邏輯嚴密,關系明顯。例如:Yet it is natural for some flights to be delayed because of reasons such as bad whether or mechanical problems that needed to be solved. / However, some passengers take it for granted that their flights must take off at the time stated on their tickets, and they even assume that the members of the cabin crew are simply there to do their bidding.上面例句子表達了兩個意思:即航班延遲的原因及乘客的反應,這兩層意思由“however”連接;第一層意思是由一個包含有一個定語從句的簡單復句構成,第二層意思是由“and”連接的兩個表示并列關系的句子構成。通過這些連接方式,上述句子內部及句子之間的邏輯關系一目了然。
漢語句子側重意合(parataxis),即漢語很少用甚至不用語言形式連接手段而是通過句子本身的意思和內在邏輯關系來連接,更注重隱性連貫(covert coherence)。例如:要堅持推進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部地區等老工業基地,促進中部地區崛起,鼓勵東部地區加快發展,形成東中西互動、優勢互補、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新格局。這個例句里面沒有明顯的連接詞,所以只能根據句子之間的內在意思來判斷邏輯聯系。仔細分析就會發現,這個長句由兩個部分構成。第一部分是由四個表示并列關系的短句構成,表示措施手段;第二部分是由一個簡單句構成表示目的。
漢語語法形式機制簡約隱含,過多的連詞和句法連接手段顯得句子累贅冗余。雖然有一套表達轉折、條件、時間等關系的連接詞,但是由于漢語重意合的特點,在應用數量和方式上遠遠小于英語。這種差異在漢英長句上表現更為明顯。
二、漢語長句隱性邏輯連接的常見類型及翻譯
正如上文所說漢語重意合,句子界限不分明,往往用隱性連接來表現句子本身意思及內在邏輯關系。因此在漢語長句英譯過程中,就需要譯者首先要弄清楚句子之間的隱性邏輯連接的類型,并根據英語句子結構特點用顯性連接來表達這種邏輯關系。常見的漢語長句隱性邏輯連接有以下幾種。
1.表并列。例句:在大多數國家經濟增長停滯,工資下降,失業率飆升。
譯文:In most countries economic growth stalled, wages declined and unemployment rate skyrocketed.
雖然例句里沒有明確表示并列關系的詞語,但是根據句子內部的關系可以推斷出“停滯”、“下降”及“飆升”之間隱含了并列的邏輯關系。因此英譯時用“and”一詞就把這種隱性的邏輯關系明確化了。表并列的隱性邏輯連接常用于由多個動詞短句構成的長句里面。
2.表條件。例句:據將于4月11日起實施的新交規,北京10條道路禁止二輪電動自行車通行,違反該規定的行為人將處罰20元罰款。
譯文:Riders of twowheeled electric bicycles in Beijing will risk having to fork out 20 Yuan if they ride on one of the 10 streets prohibited by a new traffic rule, which will take effect on April 11.endprint
上面句子里面沒有表示條件的連接詞,但是仔細推敲就會發現在例句里面“違反”這一行為是被“罰款”的前提,所以英譯時加入表示條件的連接詞“if”后使得句子邏輯性更強,顯性連接一目了然。
3.表補充說明。例句:北京方面上月公布了發生在華東的山東省的一起非法活動,一個醫院藥劑師和她的女兒賣了價值8800萬美元的問題疫苗,這些疫苗因為過期或者儲存或運輸不當而可能變質。
譯文:Beijing last month made public an illegal operation in eastern Shangdong province in which a hospital pharmacist and her daughter traded $ 88m in vaccines that may have been compromised because they were expired or improperly stored or transported.
仔細推敲原文就會發現“一個醫院藥劑師……問題疫苗”這一句是對“一起非法活動”的說明;英譯時用in which把這兩句連接起來,句子內部之間的邏輯關系就非常明確了。
4.表結果。例句(1):今日,我國大城市的醫院報告指出,選擇自然分娩的女性數量正在增加,扭轉了計劃生育實施數十年來,剖腹產手術更受青睞的趨勢。
譯文:Hospitals in Chinas biggest cities are reporting an increase in women choosing natural childbirth, reversing a decade-long trend during the one-child policy in which cesarean sections were favored.
例句里面表面上沒有表示結果的連接詞,但是根據上下文揣摩內在關系就會發現“扭轉”一詞就隱含了結果成分。我們經常會遇到結構像例(1)一樣的漢語長句:前部分陳述一件事情,后面部分是前一事件引起的結果;這種情況下可以用現在分詞結構或用which引導的非限定性定語從句(如例句2)把前后部分連接起來。
例句(2):英國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在中國社交媒體平臺新浪微博開通賬號,24小時內粉絲數量已超過200萬。
譯文:British physicist Stephen Hawking has opened an account on Chinese social media platform Sina Weibo, which amasses more than 2 million followers within 24 hours.
這一例句沒有表示結果的詞語,但是讀者可以體會到:“開通賬號”這一事情吸引了“200多萬的粉絲”的這一結果。
5.表原因。例句:此次裸照風波再一次讓媒體的目光聚焦于羊卓雍措湖。網友們紛紛表示羊卓雍措湖是西藏宗教的象征,是這片圣潔土地的守護者。該女孩子在此拍裸照是失禮的。
譯文:The “naked photos” incident has once again put the media spotlight on Yamdrok Lake. Netizens wrote that the womans behavior was disrespectful because the lake is a religious symbol and protected sacred land.
從例句可以推斷出網友認為這種行為“失禮”的原因是“羊卓雍措湖”是“宗教的象征”和“圣潔土地的守護者”。因此翻譯時用顯性連接詞because把這種隱性的邏輯關系呈現出來。
6.表目的。例句:進一步發展文學藝術、新聞出版和廣播影視業,實施精品戰略,提供更多健康向上、人們群眾喜聞樂見的精神文化產品。
譯文:We must further develop literature, art, the press, publishing, radio, film and television, following a strategy of product excellent excellence to provide more healthful, inspiring cultural works that people can enjoy.
在這個例句里“發展文學藝術、新聞出版和廣播影視業,實施精品戰略”的目的就是為了“提供精神文化產品”。因此翻譯時用連接詞 “to” 就能把原文隱含的邏輯關系顯現出來了。漢語長句里有很多動詞詞組在句子里表示目的,讀者在翻譯當中一定要多加留意。
7.表途徑方式。例句:我們要實施科教興國的戰略。科技進步是經濟發展的決定性因素,發展教育是科技進步的基礎。
譯文:we should implement the strategy of invigorating China by relying on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education since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mainly decided by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which is based on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例句里面沒有明顯表示“途徑、方式”的詞語,如“按照”、“通過”等詞語,但是仔細斟酌就會發現發展“科學、教育”是實現興國的一途徑,所以英譯時就用 “by”把這種表示途徑的隱性邏輯連接顯性化。漢語長句里面有些四字短語本身就隱含了表途徑方式的邏輯聯系,如“寓教于樂(teach through lively activities)”、“因材施教(teach students according to their aptitude)”、“按勞分配(distribution according to performance)”、“以商養文(support/sponsor cultural activities with the profits from doing business)”等。
除了上面幾中常見的隱性邏輯連接之外,還有表時間前后、轉折等隱性連接,筆者就不一一贅述了。
三、結語
隱性邏輯連接是漢語長句的一個主要特點,因此學習者有必要對隱性連接的常見類型及對應翻譯方法有所了解。盡管漢語長句英譯一直都是英語學習過程中一個難點,但是只要在平時的翻譯中多以隱性連接為切入點,就可以化繁為簡,使漢語長句的隱性連接顯性化,從而使句子的邏輯連接更加清晰,這樣才能翻譯出符合英語語音特點的譯文。
參考文獻:
[1]Halliday,M.A.K.&Hasan,R.Cohesion in English[M].London: Longman Group,1976.
[2]韓虔,陶源.從思維方式看英漢顯性與隱性表達及翻譯[J].沙洋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1(12).
[3]胡狀麟.語篇的銜接與連貫[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1994.
[4]連淑能.英漢對比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作者簡介:王世剛(1978.3-),男,漢族,浙江東陽人,為2004級外語課程與教學論研究生,研究方向為英語教育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