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昂特邁耶的“遙問夜空”描寫了一個黑暗、嘈雜、壓抑,充滿困惑與抗爭的星空世界,蘊含了大量的希臘神話與圣經典故。該詩漢譯過程存在的不可譯性主要源自特殊語言結構和典故成語,譯者根據需要采用不同的翻譯策略。
【關鍵詞】昂特邁耶 遙問夜空 翻譯策略
一、“遙問夜空”翻譯嘗試
在全新版《大學英語》綜合教程第一冊第3單元后,有一首美國現代詩人路易斯·昂特邁耶的“Questions at Night(遙問夜空)”,該詩在國內介紹極少,教材也只是就幾個單詞進行注釋,對pasture-bars的注解更是含混。
為了更好理解該詩,文章嘗試將它翻譯表達如下:
Questions at night 遙問夜空
—Why is the sky? ——何以為天?
What starts the thunder overhead?何物觸發上空滾滾雷霆?
Who makes the crashing noise?何人弄出噪音震耳欲聾?
Are the angels falling out of bed?是不是天使們跌出溫床?
Are they breaking all their toys?是不是他們將玩具砸碎?
Why does the sun go down so soon?為何太陽總是匆匆下落?
Why do the night-clouds crawl 為何月亮剛剛掛上天空,
Hungrily up to the new-laid moon 夜晚的云團饑餓地爬來,
And swallow it,shell and all?將它連殼帶肉囫圇吞噬?
If theres Bear among the stars假使星星之中真有“熊兒”,
As all the people say,如同民間眾人所傳說,Wont he jump over those Pasture-bars 他能不越過道道天條
And drink up the Milky Way?將濺噴一路的仙奶飲啜?
Does every star that happens to fall是否每一顆墜落之星
Turn into a fire-fly?都能碰巧蠶變成流螢?
Cant it ever get back to Heaven at all?莫非它不能重返天宮?
And why長此以往,Is the sky?何以為天?
二、詩歌翻譯難點與策略
該詩在翻譯過程存在大量難點,主要來自特殊語言結構、成語典故意象及復雜語義信息。
1.特殊語言結構翻譯策略。該詩用詞比較口語化,朗朗順口,但副標題的句型卻很特殊。“Why is the sky?”在國內的英語教學中屬于不規范句型。why引導原因狀語,后面跟著的是系動詞與主語,讀者在理解時會感覺怪異。一般說Why is the sky black?Why is there a sky?但“Why is the sky?”的句式就比較陌生。該詩行在結尾形成跨行,留下無限的缺省供讀者自由想象。
不完整的句子結構也造成翻譯表達上的困難。文章嘗試譯為“何以為天?”,旨在產生一種意義雙關:“何以為天”可理解為“用什么構建一個天空”,天上的星星都掉光了,只剩黑暗一片,還能用什么去筑建一個繁星點點的夜空呢?也可以理解為“為什么要有天”,替天行道,天本應該是光明、正義的化身。可詩歌中的“天”,任黑暗囂張,冤屈橫行,強權跋扈,欺凌弱小。在這個無法無天的世界中,還有天理存在嗎?
2.成語典故翻譯策略。
(1)Pasture bars. pasture bars字面意思為“牧場上的柵欄”,教科書上注釋的指“某個星座”,但國內文獻并沒有相關表達,而外籍教師答復的是Pasture bars即 Milky Way和 galaxy的同義詞。根據西方關于銀河的傳說,天上的每一顆星星都是一頭牛,他們吃著肥沃的嫩綠的青草,灑出的是晶藍的光芒。雙子星座的傳說中一個是想方設法要偷牛,另一個卻在竭盡全力要護牛,而要保護牛群不被偷竊,當然要在周圍建起柵欄。當我們用galaxy指銀河的時候,是因為它特別明亮而顯目,用Milky Way的時候就包含了與神奶有關的傳說故事;而用pasture bars來指銀河的時候會讓人們想起它的形狀。從上方俯瞰銀河系平面的時候,它更像是一只巨大的“八爪魚”。在古老恒星和星團構成的黯淡背景下,看上去就像是從銀河系中心向外依逆時針方向延伸出的多個 “條狀物”(bars)。“熊”要喝光神奶的話,就得跳過這一個又一個的條狀物。此處翻譯過程放棄“銀河”的實質意義,也放棄“牧場上的柵欄”的字面意義,采用“道道天條”,既體現英文中bars的復數概念,也使得形象與功能基本對等。
(2) angels falling。西方文化中有Fallen Angel(墮天使)的傳說。天堂中曾出現過兩次類似的叛變:第一次反叛的是在神造世界之初的大天使薩麥爾,不肯跪拜于亞當之前,并說出“憑何要我這圣火所生的天使,跪拜一個塵沙造出的身軀”之叛逆之言。于是薩麥爾被奪去了名號,而成為唯喚古蛇的禁名天使。第二次反叛的大天使,是曾經天界最美麗最權勢者路西法,因為拒絕臣服于圣子基督,率天眾三分之一的天使于天界北境舉起反旗。但丁的《神曲》與約翰·彌爾頓的《失樂園》都說,經過三天的天界大戰,路西法的叛軍被基督擊潰,在渾沌中墜落了九個晨昏才落到凡塵,被打入永劫的無底洞中。其他所有跟隨他的天使墮落后全部自“圣靈冊”上除名,蛻變成丑惡的形象,只有路西法仍然保有天使光輝的六翼形象。因詩歌中angels falling out of bed和后面toys結合起來,可產生一副頑皮任性的小天使形象,翻譯過程選擇“跌”而不是“墮”“墜”,對墮天使的意蘊有所稀釋。endprint
(3) Bear。根據希臘神話傳說,月之女神阿爾忒彌斯的貼身侍女凱利絲特被天神宙斯從天上窺見,并化作了阿爾忒彌斯的形象與之摟抱親近而使之受孕。生下了兒子阿卡斯后,她被嫉妒心重的天后赫拉施展了法術變成了一只母熊了,剝奪了說話的能力。兒子長大成人后成了一名出色獵手,被赫拉設計去獵殺母熊。宙斯及時阻止才避免了弒母大罪。為了保護母子將他們提升到天界,成了大熊星座和小熊星座。詩歌中“Bear”與后面的“He”關聯,應指的是小熊。這個典故比較熟知,翻譯過程直接用字面意義“熊兒”,通過添加“兒”字與后面的He相呼應,也從口語化的詞匯中添加一種小巧可愛的意味。
(4) Milky way。閃閃發光的銀河,希臘人想象成天后赫拉神的奶汁噴射而出,在奧林匹斯山順流而下。傳說中,宙斯趁有夫之婦阿爾克墨涅的丈夫安菲特律翁出外尋敵報仇之機,化作她丈夫模樣與她親近,生下了凡人兒子赫拉克勒斯。因為赫拉的奶汁是很神奇的,誰吮吸了她的奶汁,便會長生不老,力大無窮。宙斯偷偷地把赫拉克勒斯放在睡著的赫拉身旁,讓他吮吸赫拉的奶汁,誰知他吮吸太猛,驚醒了赫拉,她發現吃奶的不是自己的兒子,便把孩子推開,因用力太猛,奶汁直噴到了天上,于是這條“通往奧林匹斯山顛宙斯神殿的仙路”便成了Milk Way。在翻譯過程采用添加“仙”字,讓“仙奶”體現Milky Way的文化蘊含。
(5) Thunder。傳說宙斯之父克洛諾斯推翻其父親烏拉諾斯取得最高權力后娶瑞亞為妻,并生下了數名子女。但因烏拉諾斯死前預言克洛諾斯的王位必為其子所搶,于是一旦有嬰孩出生,克洛諾斯就將他們吞入腹內。在失去了三個女兒、兩個兒子以后,瑞亞不忍下一個兒子宙斯被吞,于是用塊石頭裝入嬰孩的襁褓,而將真正的嬰孩藏在克里特島。宙斯長大后,從父親肚內救出兄弟姐妹,于是以前被吞下的波塞頓、哈德斯、赫拉、得墨忒耳和赫斯提亞便再生了。他們聯合起來,一同對抗父親與泰坦族。在戰爭期間拯救被囚的獨眼巨人族和百臂巨人族。而為了報答這份恩情,獨眼巨人送給宙斯雷電,給波塞頓三叉戟,而給哈德斯隱形頭盔;百臂巨人則在戰場上奮勇作戰,最后終于戰勝了克洛諾斯。宙斯作為天空之神,掌握風雨等各種天象,霹靂、閃電等是他用來向人類表示自己意志的手段。將Thunder譯為“雷霆”,以又急又響的形象體現王者盛怒。
(6) fire-fly。傳說螢火蟲和星星是同一類能發光的小精靈,有同樣的顏色同樣的地位。有一天一群愛飛的小精靈越飛越高,越飛越高,直到他們變成了星星,再也下不來。而另一群小精靈,則整夜點亮自己,在草叢中尋覓自己的伙伴。人們相信,既然螢火蟲飛高變成了星星,星星掉下來就可以變回螢火蟲。而根據前面墮天使的傳說,路西法墮落后仍具有光輝,只是作為叛軍,他無法重返天堂,只能流落在黑暗中。將fire-fly譯成“流螢”加強“fly”的形象。
三、結語
詩歌因其篇幅短小具有高度的濃縮性,尤其是使用大量的典故時,蘊含深刻的文化背景。在語言結構上詩歌也偶爾不遵守規范的語法規則,因而在理解與傳譯中造成諸多困難。昂特邁耶在“遙問夜空”一詩應用了大量典故,借以表達苦惱與恐慌的糾結,在躁動不安中痛苦的吶喊,企圖借助雷鳴與閃電,在嘈雜中尋找突破與發泄。理解了典故,我們才能更好地理解詩文要傳遞的隱性信息。
參考文獻:
[1]虞蘇美,李慧琴.全新版大學英語綜合教程[Z].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
[2]張子清.二十世紀美國詩歌史[M].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 1995.
[3]陳偉蓮.Pasture Bars的文化積淀[J].外語教學與翻譯,2005(7).
[4]貝克爾(德).張友華,譯.世界古代神話傳說[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2.
[5]于鳳湘,曲厚芳.希臘神話[M].山東人民出版社,2010.
[6]貝克爾(德).張友華,譯.世界古代神話傳說[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2.
【基金資助項目】南華大學人文社科研究項目(2012XYB13) “美國詩人路易斯·昂特邁耶詩歌翻譯研究”。
作者簡介:陳偉蓮(1969.10-),女,湖南衡東人,南華大學語言文學學院英語副教授,畢業于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文學碩士,主攻詩歌翻譯理論與實踐,大學英語自主學習理論與實踐。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