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淑縈
【摘要】小學英語教師的主要任務就是幫助學生學習英語的同時,培養學生英語語言的綜合應用能力,促進學生的文化素養的提升,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思維創新能力。在小學英語的實際教學過程中,英語教師不能只把英語當作一種語言工具,而是要重視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思維創新能力、邏輯分析能力的培養,使得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提升自身的整體素質。
【關鍵詞】核心素養 小學英語 思維能力
在小學英語教學的過程中,要以學生為中心,激發學生的學習英語的興趣,創造輕松愉快的英語學習環境,促進學生的核心素養。基于核心素養,不僅僅包括英語知識的學習,更強調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和文化素質的培養。相比傳統的教育教學方式,目前更重視學生核心素質和思維能力的培養。所以,小學英語教師要基于核心素養,將核心素養的內容融入到學生的英語學習過程中,并逐步加強學生的對核心素養的理解,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英語的素養。
一、重視小學英語聽力的教學,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英語是一種溝通工具,一種語言工具。那么英語的學習重點就是要聽懂,聽懂英語材料、聽懂英語對話、聽懂英語歌曲等等。學習一門語言,掌握的越扎實,積累的越多,那么運用時才能更自如。在傳統的小學英語的教學過程中,會發現大部分的學生對英語學習缺乏興趣,根本原因在于學生們在課堂上聽不懂,越是聽不懂越是不愿意聽,久而久之就導致學生們失去了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最終造成學生的英語成績不理想。
針對目前的小學英語教學模式,絕大部分課堂存在課堂氛圍枯燥,英語教材內容陳舊,教師教學方式沒有心意。如果小學英語教師仍然照本宣科,可能會導致學生不喜歡英語的學習。所以,英語教師創新自己的教學方式,為學生積累聽力材料,不斷讓學生進行聽力的訓練,難易程度應當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逐漸的學生能聽懂的材料越來越多,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必然高漲,同時也為教師培養學生思維能力提供了機會。
二、重視小學英語閱讀的教學,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除了要重視小學英語聽力的教學,小學英語教師更應該注重小學英語的閱讀教學。目前的小學英語教材內容過于簡單,雖然不缺乏趣味性,但是可以用來閱讀的英文文章數量卻很少。所以,在小學三年級以前,英語教師應當增加對學生英文文章閱讀的指導,幫助學生掌握英文文章的閱讀技巧。在小學三年級之后,英語教師應當強調學生的獨立自主的學習英語并閱讀英文文章,給予學生充分的自學空間。通過學生的獨立自主學習英語閱讀,并與同學進行探討,能夠培養學生的英語知識的積累量,培養學生的邏輯分析能力和思維能力。
對于學生而言,運用自身所掌握的英語知識和英語學習方法,解決英語學習過程中的問題,就是一個發散自己的思維,提升自身思維能力的一個過程。所以,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鼓勵學生多多進行英語文章的閱讀,強調學生積累的英語知識的數量,強化學生英語閱讀技巧的使用方法,同時也要強調多多進行課外閱讀,不要拘泥于小學的英語教材內容,擴展學生的閱讀范圍,開闊學生的眼界。除此之外,英語教師要培養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的能力,鼓勵學生多多思考,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三、重視小學英語寫作的教學,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在經過小學英語聽力和閱讀的教學過程,學生已經積累了足夠的英語寫作素材,具備了英語寫作能力。但是,在實際的小學英語寫作的教學過程中,會發現大部分學生不能靈活的運用自身積累的寫作素材,對于英語句子和英語段落的構成方面還存在很大的不足。學生在學習寫作過程可以從基礎的句子寫起,英語教師可以讓學生對一句話進行擴寫,使得該句子更加生動形象,更加貼合英語的語言習慣,從而進一步提升英語的寫作能力。
小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過程,而是一個循序漸近的過程。學生通過對英語聽讀寫三個方面的積累和訓練,能夠更加熟練的掌握英語的學習,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信心。所以,對于加強小學生英語聽讀寫的教學就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最基本的方法。在學生聽讀寫的訓練過程中,學生要根據教師提出的教學材料,發散學生自己的思維,對英語教學材料進行反復的討論,并進行激烈的討論,表達學生自身對英語學習材料的理解和看法。這樣發散學生思維的教學方法,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新知識,促進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的提升,進而起到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的作用。
小學英語教師的教學方式能夠引導學生在一種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中學習英語。在平時的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注重基于核心素養,對學生的思維能力的培養,這有這樣才能幫助學生擁有一種良好的思維品質,主動的思維方式,以及有效的學習英語的學習策略。英語的學習不僅僅是學會一門語言,而是要幫助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塑造自身的健康人格和思維能力。達到這一目標,一定是基于學生的核心素養的培養。在核心素養的基礎上,關注學生自身學習能力的培養、思維能力的培養,開闊學生的眼界,促進學生情感意識的培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