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軍
中圖分類號:G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7)12-00-01
近幾年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國家對文化產業加大了投入,圖書館隨之受益,全民閱讀也被國家提到了議事日程,這也說明閱讀對于一個民族的發展和強大的重要性被得到了充分的認識和肯定,進而圖書館做為閱讀推廣的先行者就顯得尤為重要,所以閱讀推廣近些年已經在圖書館形成常態化的工作,圖書館做為閱讀的引領者必然成為閱讀推廣的先行者和急先鋒。
由于全民閱讀的推廣,由此應運而生的4.23世界讀書日、五月圖書宣傳周等全民閱讀推廣活動,現在各個圖書館目前已然形成常態化趨勢,并且圖書館為了吸引更多的人走進圖書館、利用圖書館,也在不斷的在堅守和改變傳統服務模式的同時,還運用現代化設備和手段擴大對圖書館的宣傳和服務工作,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對圖書館從認知到了解然后利用,圖書館的閱讀推廣活動正在逐步走入百姓的日常生活。
僅以我館為例,從2013——2016年間參與館內活動的讀者量來看:2013年來館參加活動9464人次;2014年來館參加活動10951人次;2015年來館參加活動13179人次;2016年參見活動16338人次。僅從參與圖書館舉辦的讀者活動人數的逐年增加就不難看出,走進圖書館參與閱讀的人在逐年遞增,同時也說明,閱讀已經慢慢的融入到了很多人的日常生活,但從參與讀者活動的人員結構我們從中也不難發現問題:
一、參與活動的人員結構
來參與讀者活動的人員以幼兒、少年、老人居多。
我館是老館舍,在市內地處比較繁華的地段,周邊的學校、幼兒園、機關單位、居民區相對比較密集。因而參與活動的人員大多是周邊學校、幼兒園以及附近看到活動通知的人群。
現在全社會都注重對孩子的教育,因而有越來越多的家長認同讀書受益,還有一些家長是因為學校要求走進圖書館,不管走進圖書館是主動的還是被動的,但社會上的整個大趨勢是向好,而且家長在對孩子的培養上是最慷慨最無私的,每個孩子都是家庭未來的希望。
越來越多的家長加入到了圖書館的讀者群和微信公眾平臺,不僅及時的了解圖書館的動態,而且參與圖書館活動的人數劇增,通過活動很多孩子還利用休息時間到圖書館做小小志愿者,親身體驗小小圖書管理員,在體驗的同時,他們可以自己選擇喜歡讀的圖書還可以為其他小朋友推薦圖書,在培養孩子的服務意識的同時,也提升了孩子的閱讀興趣,小管理員就成了義務閱讀推廣宣傳員。每個參與擔任小管理員的孩子都認為是一種光榮和自豪,從而也激發了他們喜愛圖書館宣傳圖書館親近閱讀。
但同時我們也看到。低齡兒童之所以參與活動,大多是家長從培養孩子全面發展的角度出發的,而且,舉辦每場少兒活動的同時,每個孩子至少有一個家長陪同,能自己到場參與活動的簡直就是鳳毛麟角,家長讓孩子參與各種活動的目的其實是想培養孩子,讓孩子能全方位的施展自己釋放自己,但恰恰有一點家長忽略了,就是家長的這個陪同。
陪同的孩子在讀書時家長要干預,陪同的孩子在誦讀忘記默背時要用眼睛尋求家長,陪同的孩子做手工時家長要赤膊上陣,陪同的孩子在寫作業時家長要時刻緊盯,陪同、陪同……只有放手才能展翅,陪同的同時其實是喪失自我、缺乏獨立。
所以要想讓孩子看得遠飛得高,家長就要學會放手。
二、選擇性參與活動
來館內參與活動的讀者根據喜好參與不同的活動。
低齡學童大多愛參與培養動手能力的手工制作,或者是有趣味性的科學實驗、三地打印、小主持人誦讀……
老年讀者大多愛參與養生大講堂、經典文化講座、寫春聯、書畫展……
猜燈謎、書法賽、征文這些活動則是老少咸宜。
不難看出,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走進圖書館,而且積極參與到各種各樣的活動當中。每個人都根據自己的喜好走進圖書館,選擇最適合自己的。
同時,圖書館也有針對性的,傳統和現代的服務手段并舉,通過多種形式宣傳推廣閱讀的重要性。舉辦各種不同形式的讀者活動,就是為了吸引更多的人有選擇的機會,體現圖書館的公益性、公平性和機會均等性,讓越來越多的人參與進來親近閱讀,讓閱讀沁入身心,讓閱讀成為習慣,讓讀書成為心之所想,而不僅僅是口頭上的閱讀。只有真正閱讀的人才能從內而外的體現出人性的美。
很多老年人他們還是通過傳統的口口相傳,或者是看我們的宣傳海報走進圖書館的。
中國已經步入了老齡化社會,現在越來越多的獨居老人已經成了社會問題,有些老年讀者每天風雨不誤的來到圖書館,大多是看報紙和期刊,每天見面的都會寒暄,幾天不見也會惦念,到圖書館除了閱讀還有就是碰面。
他們會關心時事,他們會閱讀健康,他們會回憶從前談起過往,他們談社會講經濟說養生聽保健……
圖書館會針對老年弱勢群體,請專家為他們進行健康講座、城市回顧發展講座,開展書畫大賽,讓他們帶上老朋友一起走進圖書館揮灑夕陽晚情……
閱讀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很多人對閱讀的理解不同,因此我們不能為了閱讀而閱讀。
很多孩子其實就是處于家長讓我讀,老師讓我讀,這就是為了閱讀而閱讀,這種閱讀即使他讀完,也是被動的機械的毫無樂趣的,因此,我們在推薦閱讀時就應該因人而異,應該了解閱讀人的閱讀需求去推薦閱讀,而不是一概而論。
年齡不同、職業不同、經歷不同甚至性別不同,閱讀的需求都會不同,我們要向醫生給病人開藥方一樣,對癥下藥才行。必須讓閱讀者通過閱讀對閱讀產生興趣,他才會對閱讀產生喜愛,所以推薦閱讀的引領人非常重要。
閱讀是一個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也是民眾獲取知識、傳承文化最重要最直接的渠道,為推動閱讀,我國巳將全民閱讀立法列入國家立法工作計劃,但這仍未改變我國公共閱讀資源的稀缺、公共文化服務所提供的閱讀與公眾自身常常關系不大等現狀。因此,全民閱讀活動要真正有成效,不能僅僅限于一般的號召,要結合每個城市的特點、區分不同的人群,做到有針對性,還要持之以恒。所以圖書館做為全民閱讀推廣的引領者任重而道遠。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