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爽
中圖分類號:R19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7)12-00-01
烏當區作為貴州省10個大健康醫藥產業示范區(縣、市、特區)之一,近年來經過不斷發展,初步形成了集醫藥研發、制造、包裝、物流、醫療服務、健康養生、醫藥種養殖等為一體的大健康產業體系。但是,在發展中還存在對大健康產業發展能級提升研究不夠的問題,導致發展思路不夠清晰完整。所謂發展能級提升是指,大健康產業從 1.0 向 2.0 和 3.0 的演進,其實質是隨著生命、生物、信息等技術交叉的融合滲透和輻射聯動,形成大健康商業模式的創新和新產品、新應用、新業態的涌現,導致產業裂變效應,并釋放出大健康產業巨大的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本報告將對烏當區大健康產業發展能級提升進行研究,并提出對策建議供烏當區人民政府做相關決策參考。
一、烏當區大健康產業發展能級的 3.0 演進模型
基于對大健康產業演進發展模式的認識,依據烏當區大健康產業發展實踐和趨勢特征,可概括總結出烏當區大健康產業的 3.0 演進模型。如圖所示: 空間維度的演進軌跡是醫藥產業園區——食品產業園區——農業科技園區; 產業維度的演進軌跡是重點產業——融合型產業——衍生型產業; 政策維度的演進軌跡是大健康產業扶持政策——經濟系統政策——社會環境政策。
根據大健康產業發展階段,大健康產業能級提升可以分為三級: 起步階段以要素集聚為主要特征的 1.0 集聚型大健康產業;起飛階段以融合滲透為主要特征的2.0 融合型大健康產業;成熟階段以生命科學和大數據引領為主要特征的 3.0 輻射型大健康產業。目前,烏當區大健康產業發展,從 1.0 到 2.0 兩個階段的特征并存,而且急需全面提升至2.0階段,并創建產業發展基礎條件,實現向3.0階段提升。
1.烏當區大健康產業1.0 集聚型: 產業要素的集聚
1.0 集聚型的典型特征是大健康產業園區(企業)在一定地理空間內集聚,園區內以中小型企業和個體為主,彼此間的經濟聯系松散,具有產業綜合體的初級形態。烏當區大健康1.0 集聚型的主要功能是,集聚大健康產業要素,培育大健康生產力,服務大健康創業者的生產需求,孵化新型大健康的項目及企業;目的是通過集聚效應促進大健康產出,形成規模化的大健康產能。從烏當區的實踐來看,2013年前烏當區大健康產業大多屬于 1.0集聚型,相對封閉性的物理空間,主題特色不十分清晰的產業內容,單一的產業扶持政策,政府的規劃引導不足是這一時期的主要特征。
2.烏當區大健康產業2.0 融合型: 產業要素的融合滲透
2.0 融合型是 1.0集聚型升級發展的產物。為促進大健康要素有效融合滲透到相關產業之中創造良好的經濟環境,2.0 融合型大健康產業的主要功能是,為大健康產能的轉化、大健康產品的市場拓展和大健康價值的實現提供平臺和服務。2017年,烏當區編制了《烏當區大健康產業發展五年行動計劃( 2016~2020) 》,大健康產業發展進入構建健康醫藥、健康醫療、健康養生、健康養老、健康藥食材和健康運動為一體的大健康體系階段。該行動計劃,必將推動烏當區大健康產業從集聚型向融合型的轉型升級。
3.烏當區大健康產業3.0 輻射型:產業要素的輻射聯動
3.0 輻射型是大健康產業的高級形態。當大健康要素集聚到一定階段,而且各類平臺和服務建立起來后,將會產生輻射聯動效應,導致大健康產業的發展開始突破產業的集聚和融合局限,開始向高端醫療產業集群的方方面面輻射。3.0 輻射型大健康產業成為融精準醫療和預防、社會公眾的健康生活,以及商業于一體的開放式產業。
二、烏當區大健康產業發展能級提升的對策建議
1.建設大健康產業平臺
大健康產業平臺是促進產業要素共享和交融的基礎媒介,也是大健康醫療機構和企業之間、大健康產品與市場之間、大健康從業者與消費者之間實現交流、交融、交易的通道和路徑。因此,烏當區應盡快建成醫療養生服務中心、醫藥食品技術研發中心、醫藥食品物流園、醫藥食品交易場所、醫藥食品第三方檢測中心、中小企業產業和創客服務中心等大健康產業發展平臺。
1.1大健康服務平臺的網絡化提升
從烏當區大健康產業發展能級提升的實踐來看,園區除了通過發揮良好的孵化功能、技術服務功能來促進中小企業成長壯大之外,還要進行網絡化提升。建議烏當區人民政府推動通達性良好的服務平臺的建設,把園區服務平臺納入社會化大平臺的大健康網絡,并拓寬與社會大網絡間的鏈接通道,通過使自身成為社會網絡中的重要節點和有機組成部分。這樣才能做到方便入駐企業間彼此交流、促進其與外界的溝通協作,形成大健康產業要素的互動,從而發現新的機會、拓展新的空間。
1.2大健康活動平臺的品牌化提升
建設大健康產業平臺是能級提升的重要內容,大健康產業首先是傳遞新思想、新理念的舞臺,其次是大健康產業人才展示才華的秀臺,同時還是宣傳和推廣大健康新產品的展臺。通過大健康產業平臺集聚和發現大健康人才,傳遞大健康理念、展示大健康產品等舉措,能夠有效提升大健康產業發展能級。建議烏當區每年固定舉辦節慶活動、文化博覽活動、論壇等大健康活動平臺,以此推動大健康產業品牌化發展。促進大健康產業品牌化發展,是實現發展能級提升轉型的重點。
1.3大健康體驗平臺的互動化提升
大健康產業是一個由終端市場直接參與和推動的新業態產業,消費者是大健康產業鏈上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大健康產品中有形產品的有效性和無形產品的主觀性,大健康產業市場價值的實現很大程度取決于消費者的投票。建議烏當區人民政府推動創建消費者與大健康體驗互動平臺,這是大健康產業發展能級提升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
2.推行“大數據+小應用”大健康服務模式endprint
大健康產業在發展的過程中,離不開大數據的支撐。烏當區可推行“大數據+小應用”的大健康服務模式,作為大健康產業發展能級提升的基礎支撐。
2.1“大數據+小應用”大健康服務模式的運行
“大數據+小應用”的大健康服務模式,是通過大數據中心對多維度數據進行收集、存儲和融合,以及通過數據處理實現用戶、服務主體的數據化,并以特定主題對現實中存在的實體(包括個人、企業等)生成相應的畫像描述;再通過小應用提供多樣化的健康規則服務,以滿足用戶、服務主體的大健康供需匹配需求。
2.2政府部門監管大數據中心運行
考慮到健康大數據的隱私性,在應用健康大數據時,法律、法規還有待完善,數據的應用方式也亟需規范。“大數據+小應用”的大健康服務模式運行的關鍵,應由政府部門監管大數據中心的運行,收集、存儲、加工和向外界提供脫敏數據,保障數據使用的過程中的隱私保護和安全,通過政府的信譽背書,鼓勵民眾參與到大健康產業的數據共享之中。
3.構建產業綜合生態體系
烏當區應著眼未來、順應大勢、搶抓機遇、發揮優勢,將大健康產業從1.0發展到2.0,再升級到3.0,這需要創建基礎條件,構建優質高效的產業綜合生態體系。
3.1 以人才隊伍建設為核心,構建大健康產業思想庫
充分利用高等院校、科研機構、醫療機構、企業等各類機構人才資源,及其院校和科研機構的智庫,構建大健康產業思想庫。建議烏當區人民政府爭取省、市支持,探索實施生命健康、基因組學等前沿科學實施計劃,推動研究協同溝通平臺的建設,重點規劃和探索醫學基因組學、干細胞與再生醫學、合成生物學等科學前沿領域,提出先進的大健康及其產業科學理論,大健康產業政策、技術、產業化等研究的要求,形成一批應用研究成果,以此對接國家、省和市提出的大健康產業發展重大科技任務。
3.2爭取先行先試醫療政策供給,創造產業創新發展空間
爭取在醫療技術規范和準入、醫療監管模式、設立審批審核機構等方面,探索和完善相關領域政策。充分利用烏當區“貴州省大健康醫藥產業示范區”的地位,加快探索和制定促進烏當區生命科學領域創新發展的政策和規章,尋求省、市支持在烏當區對前沿的生命科學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先行先試,吸引生命健康創新的醫療機構和企業,集聚產業創新要素,為產業創新發展創造空間。
3.3優化空間布局,增強土地空間保障
目前,烏當區土地后備資源不足,成為經濟社會進一步發展的制約因素,因此優化大健康產業空間布局就顯得尤為重要。建議烏當區人民政府在進行合理用地規劃,增強土地空間保障外,注重對健康管理、養生保健、健康休閑及旅游等生命健康服務、生物醫藥食品產業、生物育種、醫藥種植、醫療醫藥研發,以及大健康交流、展示、服務、金融等專業服務進行優化空間布局,做到充分利用土地資源。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