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歡+姚蕾+張峻僑+黃春林
摘 要:在經濟數學教學工作中,傳統的教學觀念已經不能滿足當前實際發展需求,教師應當從經濟學角度開展教學工作,建立先進的教學機制,明確工作目的,使得學生對經濟活動與經濟關系進行分析,明確經濟數學知識的相關規律,提升學習質量。基于此,筆者在下文針對經濟學角度下教學工作進行分析,提出幾點經濟數學的教學建議。
關鍵詞:經濟學角度 經濟數學 教學措施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7)12-0-01
在經濟學角度下經濟數學專業教師應當結合當前實際情況,制定完善的教學方案,加大教學改革力度,利用現代化工作方式提高教學水平,保證教學工作成效,達到預期的工作目的。
一、經濟學視角下經濟數學教學思路分析
對于經濟學而言,主要是對人類社會發展期間的經濟活動進行研究,明確經濟活動中的經濟元素關系,總結發展規律,形成現代化科學機制。對于經濟活動而言,是人類在某種經濟關系之下,開展生產活動、交換活動、分配活動、消費活動等,對于資源消耗與經濟效益等較為關注。而經濟關系主要是人類在活動過程中,形成的交互關系。在此期間,教師要根據經濟學理論,對學生進行教學,使其可以正確理解經濟活動與經濟關系,通過合理的學習方式,更好的應對相關問題,保證經濟數學教學效果,滿足當前實際工作要求。
二、經濟數學在經濟學教育中的作用分析
近年來,我國在數學教育改革的過程中,已經開始針對經濟學開展相關教育工作,能夠利用教學服務工具,指導學生更好的理解數學知識基本原理,形成現代化學習機制。在我國社會與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對外交流工作效率逐漸提升,人們對于數學的重視度增高,將其作為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能夠更好的開展經濟學與社會學教學等工作,全面優化工作機制。在我國經濟學理論研究的過程中,可以獲得準確的結論,能夠凸顯經濟學數學在其中的重要作用與地位。當前,我國在對經濟學理論進行研究的過程中,與發達國家相較存在一定滯后問題,主要因為經濟學數學研究方式存在問題,不能利用定量研究方式明確發展規律,無法保證相關工作效果。我國在經濟學理論研究的過程中,還存在一些難以解決的問題,主要因為研究專家數量較少,專業改造效果較差,未能滿足當前數學研究要求,導致數學教學工作質量與效率降低,無法保證專業課程的使用效果。
在我國經濟管理期間,已經開始應用數學思維與技巧,從宏觀、微觀角度分析經濟學,獲得經濟控制論等結果,在研究投資學的基礎上,對保險精算學知識進行分析,全面開展決策分析等活動,建立現代化管理機制,完成當前各項任務。同時,在對經濟學理論進行分析期間,能夠發揮經濟數學知識的主體作用,探討各類知識之間的關系,在研究經濟學基本原則的基礎上,對其進行全面的研究,保證工作效果,逐漸提高各方面教學工作效果。
由此可見,在我國未來發展的過程中,經濟學在經濟數學教學中占有較為重要的地位,有利于開展各類教學活動,培養經濟數學專業的人才,在實時監督的情況下,提升經濟學數學教學水平[1]。
三、經濟學視角下經濟數學教學措施
經濟學設計的教學范圍較廣,不僅要對經濟與教學之間的矛盾情況進行分析,還要了解相關教學要求。具體措施為以下幾點:
1.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
在經濟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應當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培養優秀的教育人才,在重視教師能力的情況下,對其進行全面的培訓。在建設人才隊伍的過程中,還要全面提高教師的薪資待遇水平,保證其教學工作效果,達到預期的工作目的。同時,在教師教學期間,還要對工作量進行全面的協調,及時發現教師工作超負荷的現象,采取有效措施對教學進行改革,保證相關工作效果。另外,還要制定完善的政策方案,鼓勵教師更好的完成相關任務,創建良好的教學氛圍。
2.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
在經濟學數學教學期間,教師要樹立正確的觀念,及時發現自身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采取有效措施解決問題,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逐漸增強工作效果,達到預期的工作目的。一方面,在教學工作中,不再局限于經典的理論知識,將實踐教學作為重點內容,逐漸提高教學工作質量。另一方面,在教學期間,還要培養學生數學建模能力與計算機模擬能力,在提升工作效果的基礎上,創建現代化教學機制,保證工作效果。在此期間,教師還要重視學生素質的培養:
第一,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為學生制定基礎知識教育機制,指導學生對理論知識的邏輯性進行分析,在研究供需函數、生產函數和成本函數過程中,鼓勵學生在認真學習的基礎上,提高其自主探索能力,保證學習成效,建立一定的模型意識。
第二,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與需求,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在學習微積分時,大部分學生在理解上有較大的難度,教師除了將基本運算原理講授清楚外,要建立經濟學下的微積分模型,幫助學生理解邊際替代率、邊際技術替代率等概念。此外,教師應根據當前實際教學要求,創新工作形式,制定完善的管理方案,逐漸優化管控體系,保證自身教學工作效果。
第三,培養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在教育教學中,計算機應用能力的培養對于經濟數學的學習有積極地作用,教師要指導學生掌握相關學習技能,使得學生在創新與創造的過程中,提升自身學習質量與效率,激發其學習興趣,保證教學工作效果[2]。
3.對課程內容進行改革
在改革課程內容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對經濟數學教學內容進行分析,及時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采取有效的工作方式對其進行創新,建立現代化管理機制,營造良好的發展空間。從整體發展方面而言,在經濟學數學教學工作中,應當重視邏輯性與嚴謹性,通過現代化工作方式,創新相關管理機制。同時,還要對數學符號內容進行分析,建立現代化研究機制,拓寬相關研究渠道,在提升教學效率的情況下,構建完整的課堂教學內容,增加覆蓋面。
4.對教學方式進行改革
在經濟學數學教學工作中,應當重視教學方式的改革工作,制定完善的教育方案,明確各方面工作要求,加大教育管理工作力度,在先進教學方式的支持下,完成當前各項工作任務,保證在教育教學期間,更好的開展相關管理活動,營造好的發展空間。
結語
在經濟學數學教學期間,教師要對經濟學理論進行分析,了解相關教學內容,創建多元化的工作體制,在先進教學理論與教學方式的支持下,制定完善的管控體制,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參考文獻
[1]李子萍.比較教學法在經濟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4(20):163-163.
[2]曾京京.高校數學教學中數學建模思想方法的研究[J].高教學刊,2016(10):92-93.
作者簡介:喻歡(1990.9-),男,四川巴中人,助教,研究方向:經濟管理。
姚蕾(1990.8-),女,四川宜賓人,助教,研究方向:物流管理。
張峻僑(1993.8-),男,四川巴中人,助教,研究方向:物流管理。
黃春林(1993.1-),男,四川資陽人,助教,研究方向:會計與審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