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秀艷
摘 要:糧食安全問題歷來是頭等大事,從古至今,保障糧食安全,確保國民吃飯問題是維護國家穩定的重中之重。黑龍江省是我國的農業大省,訥河市是黑龍江省的產糧重地,全市連續多年取得了糧食持續增產、產量屢創佳績。這一喜人的成績不僅得益于現代種植管理技術和農民的辛勤勞作,更得益于農田水利的功能和作用。農業生產離不開農田水利,農田水利是農業生產的基礎設施,在農業生產過程中始終發揮著無法替代的巨大作用。
關鍵詞:農田水利工程;糧食安全;重要性
農田水利工程是農業生產的基礎性工程,也是農村經濟、農村社會發展的必備設施工程。農田水利不僅可以有效解決農田灌溉的問題,更具有增加與穩定糧食產量、確保糧食安全的重要作用。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國民經濟是否牢固,直接影響社會的發展、國家的安危。
民以食為天,農業是安天下的根本。糧食安全問題歷來是頭等大事,從國至今,保障糧食安全,確保國民吃飯問題是維護國家穩定的重中之重。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農業生產是保證糧食產量的關鍵,要提高糧食生產能力和農田產出率,必須要有設施良好、配套完善的農田水利做基礎,才能更好地解決農田灌溉問題,確保糧食及其他農作物正常生長的需要,才能為糧食及其他農作物提供適宜的生長環境和生長條件,最終實現產量穩定、質量上乘。農田水利的缺乏,不僅嚴重影響農田灌溉、農業生產、農民收入,還會影響農村社會的防災抗災、抵御自然風險的能力,更會影響農業生產效益和國家糧食安全問題。加強農田水利建設,對夯實農業生產基礎,增強農業抗災能力,促進現代農業的發展等方面都具有極大地推動作用。
農田水利在農業生產過程中具有不可替代性,在土地資源、淡水資源日益緊張的情況下,要充分利用好現有的自然資源和農田水利設施,發揮農田水利的功能和作用,為農業生產服務、為民生安全服務、為農業經濟的持續增長服務。我國是人口大國,保障糧食安全問題是首要解決的重大問題,利用有限的農田耕地卻解決了十三億多人口的吃飯問題,是被世人所矚目的奇跡。 近些年來國家糧食產量連年豐收,2011年國家糧食產量達到57121萬噸,創歷史最高紀錄。農業是最基礎的產業,農業豐則社會穩,農民富則國家盛,農村穩則國家安。農業是為人類提供所需食物的基礎產業,糧食安全問題是國民經濟中“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頭等大事,它不僅關系到國計民生的安危,也影響到國家和社會、乃至世界的和平與安定。
國民經濟的發展狀況,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農業基礎是否穩固,農業生產又是農業經濟的基礎。農業生產的穩定發展,是國家糧食安全、民生安全的根本保障,可以說社會的穩定和繁榮發展都是建立在堅實的農業基礎之上。人離不開水,糧食及其他農作物的生長更離不開水,沒有了水的參與,一切植物都將無法生長,也就無法結出果實,人類也就無法得到所需的糧食等食物。近年來,國家糧食產量雖然實現了持續增產增收,但糧食安全問題仍然不容忽視。農業作為第一產業卻要面臨難以預料的自然風險,受土地收益遞減規律及自然災害等方面的影響,農民追加在農業上的投入與產出不一定成正比。因此,利用農田水利設施和科學技術,來最大化的規避自然風險,提高糧食及其他農作物的產量,確保糧食增產、農民增收。
農田水利包括田間的溝、渠、機井、排灌站等基礎設施,這些設施雖然小,但在農田灌溉、農業生產中卻始終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各鄉鎮的小型農田水利設施是水利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促進農業生產、保障糧食安全的最基礎設施,是獲得糧食穩產、農民增收的重要水利設施。近年來,多地頻頻發生極端氣候、自然災害,如干旱、洪澇等自然災害,不僅嚴重影響人們的生產生活,給農業生產也造成了巨大的破壞性。有效利用農田水利工程設施的蓄水、排水、放水等功能,充分發揮出水利設施的灌溉作用,防御干旱洪澇等災害對農業生產的影響,最大限度的減少自然災害給農業生產造成的損失,保障糧食產量和農田產能,確保糧食安全和民生安全。
訥河市是黑龍江省的農業大市、產糧大區,糧食產量持續多年增產增收。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農田基本建設,在國家和省市相關部門的大力扶持下,全市農田基礎設施不斷完善,農田水利事業得到了一定的發展,一定程度的提高了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為連續多年獲得糧食增產增收奠定了堅實基礎。農田和農田水利是農業生產的重要物質基礎,要獲得糧食穩產增產缺一不可。加強農田水利建設,因地制宜,整合資源,建成集中連片、旱澇保收的高標準農田。要節約利用資源,推進農業發展方式的轉變,減少水土流失,保護生態環境,控制農業面源污染,發揮農田水利在生產、生態、景觀方面的綜合作用,實現農業生產和生態保護相協調。
水是生命之源、生產之要。水利是農業的命脈,農田水利是發展現代農業的首要條件和必備條件。加強農田灌排設施的建設,進一步改善農田灌排和集蓄水條件,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增強農田旱澇保收的能力。2011年國家出臺的一號文件《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加快水利改革發展的決定》表明了國家徹底解決水利建設,確保糧食安全問題的決心。水利是現代農業建設不可或缺的首要條件,農田水利是改善生態環境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統,農田水利建設是影響農業穩定發展和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大力加強農田水利建設,加快民生水利事業的發展,確保糧食生產、農業經濟、農村社會的安全。
農田水利是農業生產的基礎支撐,具有很強的基礎性、戰略性,無論何時,都是確保糧食安全的根本保證。進一步加大農業基礎設施的建設和投入力度,充分利用全市豐富的水資源優勢,大力發展并推廣農田節水灌溉技術,推廣渠道防滲、管道輸水、噴灌滴灌等技術。興建中小型的農田水利設施,支持山丘區小水窖、小水池、小塘壩、小泵站、小水渠等“五小水利”工程建設。突出加強薄弱環節的建設,增加農田有效灌溉面積,加強重點澇區治理,完善灌排體系,確保農業生產的發展、農村社會的穩定、民生和糧食安全問題。糧食,是一種資源,也是一種重要的戰略資源,保證糧食安全對穩定社會、民生安全、國家安全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結語。農田水利工程關系到農業生產和糧食安全問題,關系到國民經濟和國家安全問題。加強農田水利建設,徹底改變過去農民靠天吃飯、農業生產過度依賴自然條件等方面的問題,為農業生產創造有利的環境和條件,使廣大農民的辛苦勞作與糧食產量成正比。農業生產、農業經濟、農村社會是國家發展的大問題,農業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其發展狀況和發展態勢直接影響國家發展、社會穩定、民生安全。因此,加強農田水利建設,是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民生安全、國家發展、社會穩定的重要基礎。
參考文獻:
[1]潘福田.加強農田水利建設 實現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持續快速增長[J].農場經濟管理,2009(4):20-22.
[2]祝濱濱,劉笑然.新時期保障我國糧食安全的措施研究[J].當代經濟研究.2009(12).
[3]深化農村水利改革為加快綠色農業發展提供保障[J].水利天地.2006(02).
[4]潘巖:《關于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政策思考》[J],P25―28,農業經濟問題,2009(1)。
[5]陸亞洲.建立以糧為主的基本農田制加強農田水利建設確保糧食生產安全[J].中國科學院院刊,2004,19(1):6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