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強
摘 要:在火電廠實際發展的過程中,制粉系統的應用較為重要,關乎其長遠發展,然而,在實際應用期間,經常會出現系統故障問題,嚴重影響火電廠的實際發展,無法滿足系統的運行要求。因此,在未來發展的過程中,應當對火電廠制粉系統故障問題進行全面的診斷,合理應用先進的診斷技術,篩選最佳的工作方式,優化系統運行機制,達到預期的工作目的。
關鍵詞:火電廠 制粉系統 故障診斷
中圖分類號:TK2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7)12-0-01
在對火電廠制粉系統故障進行診斷的過程中,應當明確實際原因,制定完善的管理方案,加大工作力度,明確故障診斷工作要求,在先進診斷技術的支持下,全面提高其使用效率與質量,滿足當前實際發展需求。
一、火電廠制粉系統故障類特點分析
在火電廠制粉系統實際使用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故障問題,嚴重影響其使用效果,無法滿足當前實際發展需求。具體特點為:
1.層次特點。制粉系統層次性特點屬于最為基本的特點類型之一,主要因為相關機械具有層次特點,因此,其與故障問題聯系在一起,屬于一系列的狀態。對于高層次機械系統故障而言,主要由低層次故障問題所引發,而在低層次出現故障問題的時候很可能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
2.相關特點。制粉系統中故障診斷期間,屬于橫向趨勢,且各類參數中會發生相關與直接的聯系,在一定程度上,會導致輸出方面出現一定的改變,嚴重影響系統的正常運行,甚至會誘發大范圍故障問題,導致其工作效率降低。
3.延時特點。在制粉系統出現故障問題的時候,從原發故障問題到系統故障問題期間,轉變時間較長,在逐漸積累的情況下,發生嚴重的故障問題。因此,在對其進行分析期間,具有延時的特點,為了更好的對故障問題進行處理,應當開展早期診斷等工作,制定完善的預防方案與機制,在科學預測的情況下,增強診斷效果。
二、火電廠制粉系統故障診斷
通常情況下,可以將火電廠中的分支系統分為兩種類型,一種為直吹特點的類型,另一種為中間倉儲類型。在對其分析的過程中,應當明確實際要求,建立先進的改革機制,提高工作效率與質量。
1.故障知識分類原理
在對故障知識進行分類的過程中,應當將其分為靜態、與動態兩種,在一定程度上,應當明確知識的特點與原理,建立專門的管理機制,提高故障分析與診斷工作效果,滿足當前實際發展需求。
第一,對于靜態知識而言,要分析機械的型號的組織結構,根據火電廠制粉系統的使用規范要求等,建立專門的監測參數分析機制,明確磨煤機與排粉機的轉速、電流數據信息,在協調負壓與壓差的基礎上,提高工作效率,滿足當前實際發展需求,達到預期的工作目的。在明確規范參數的基礎上,要科學建立專門的分析機制,提高工作效率與質量。
第二,對于動態知識而言,應當明確制粉系統的歷史運行與故障記錄,對其參數進行全面分析,在明確感性知識的情況下,提高故障分析工作效率。例如:對系統故障情況進行觀測,明確聲音類型與煙霧類型,根據相關知識判斷系統的故障類型,建立專門的參數分析機制。同時,要對故障記錄進行全面的整理,明確系統的故障因素與后果,建立專門的特征分析機制,逐漸提高自身工作可靠性與有效性,滿足當前實際管理需求。在實際診斷的過程中可以發現,制粉系統的故障問題多為給煤機自動調節功能失靈,未能對其進行全面的調整,難以及時發現多給或是未給的現象,嚴重影響其使用效果。同時,系統的風量逐漸減少,沒有對其進行全面的調整與控制。在封口溫度過低或是過高的情況下,也會導致制粉系統出現故障問題,難以滿足當前實際發展需求,無法對其進行合理的管理與控制。對于此類問題而言,應當使用自動調節方式開展相關工作,建立專門的分析機制,在明確問題原因的情況下,建立綜合的分析機制,提高相關工作效果,逐漸優化各方面管理機制,滿足其實際發展需求。
第三,在實際監測的過程中,應當明確診斷工作知識與要求,建立專門的神經網絡分析系統,對制粉系統的故障問題進行分析,明確診斷參數與內容,在了解瞬時參數信息的基礎上,利用模擬數據的方式對其進行處理,在提高其可靠性與有效性的情況下,在系統現場中實時獲取相關信息數據,以此提高監測工作效果[1]。
第四,診斷機構可以憑借工作經驗對系統情況進行分析,在判斷與驗證的情況下,建立動態化的監測機制,提高診斷工作準確性與可靠性,滿足當前實際發展需求,達到預期的工作目的。
第五,為了更好的開展診斷工作,應當建立專門的數據表,對各類數據進行存儲,逐漸提高其使用效果,在加大監測工作力度的情況下,完成當前各類工作任務,滿足實際工作要求,逐漸優化其工作機制,達到預期的管理目的[2]。
2.建立專門的診斷數據庫
企業在對制粉系統故障問題進行診斷的過程中,應當明確各方面工作要求,建立專門的診斷機制,在了解相關步驟的情況下,對其進行合理的控制。對于數據庫而言,應當將系統故障數據等融入相關系統中,逐漸提高其設計效果,努力完成當前工作任務。在了解系統運行動態情況與靜態情況的基礎上,建立專門的分析機制,逐漸提高系統的運行成效。對于數據庫診斷機制而言,在建立期間,應當遵循公式原則:,利用此類方式,可以明確實際要求,建立專門的控制機制,逐漸提升系統的運行成效,滿足當前工作需求。
3.構建BP診斷框架
在建立相關診斷框架的過程中,要遵循自適應性工作要求,明確相關公式,逐漸提升系統的建設水平,滿足當前實際診斷需求,如果相關參數為n,那么公式為:,可以利用該公式開展診斷工作,明確平均誤差情況,建立專門的管理機制。在網絡框架進行建設期間,應當合理設計相關參數分析機制,逐漸提高系統診斷工作效果,在明確相關要求的基礎上,完成各方面任務,優化相關管理體系,加大工作力度,滿足其設計發展需求[3]。endprint
在使用此類網絡框架系統期間,要明確次數層面與輸入層面之間的關系,建立專門的管理機制,在協調各類機制之間關系的情況下,對系統故障問題進行診斷,全面優化發展機制,滿足當前實際需求。同時,在診斷期間,還要對系統的濕度與溫度進行分析,明確參數信息,診斷人員要對磨煤機的壓差數據信息進行明確,及時發現排粉機方面存在的電流問題,建立專門的溫度管理機制,以此提高工作可靠性。同時,在診斷工作中,要建立先進的電流管理機制,提高診斷工作效率[4]。同時,還要根據BF網絡架構要求等,建立先進的網絡參數分析系統,明確訓練工作要求,在減少誤差問題的基礎上,提高診斷工作效率與質量。在此期間,要合理選擇樣本參數信息,在網絡訓練的情況下,提高其診斷效率,促進討論工作的良好實施,提高工作水平[5]。
4.仿真實驗工作
在開發系統平臺的過程中,要根據系統故障診斷要求等,建立先進的管理機制,明確診斷工作特點與要求,更好的對其進行開發建設,以此提高診斷工作可靠性與有效性。例如:建設DEPHI1\5系統,將其作為軟件的開發工具,提高軟件建設工作效果,滿足當前實際發展需求。在開發系統軟件期間,還要對數據模塊進行合理的調整,建立專門的數據機制,在服務器中更好的對數據進行分析,提高軟件開發效果。在開發相關診斷系統期間,應當建立專門的管理機制,明確各類工作要求,建立專門的工作機制,逐漸優化其工作機制,滿足當前工作需求[6]。
在對制粉系統故障問題進行診斷期間,還要建立相關功能模塊機制,提高相關工作效果,滿足當前實際發展需求。在此期間,應當建立先進的程序界面開發機制、BP神經網絡系統開發機制、故障模式機制、數據整理機制等,提高系統的建設效率與質量。同時,在仿真實驗期間,要建立專門的診斷系統管理方案,明確診斷結構要求,提取相關數據信息,提高診斷工作效果,滿足當前實際工作需求,達到預期的工作目的[7]。
結語
在火電廠制粉系統故障診斷期間,應當明確故障原因與類型,建立專門的管理系統,逐漸提高故障管理效率與質量,明確工作要求,加大管理力度,滿足當前實際發展需求,提高診斷工作效率。
參考文獻
[1]江若玫,龔春瓊.基于極化因子神經網絡的火電廠制粉系統故障診斷技術[J].計算機測量與控制,2015,23(5):1476-1478.
[2]樊帥,肖軍.鍋爐制粉系統故障診斷方法[J].熱力發電,2015(2):13-17,23.
[3]任夢祎.火電廠制粉系統故障診斷的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2016.
[4]何芳.基于鋼球動能的球磨機存煤量控制方法的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北京),2016.
[5]袁敏.變頻器在火電廠制粉系統中的應用[J].科學與財富,2016(9):225-225.
[6]李靜.大型火電機組制粉系統建模及運行優化[D].東南大學,2015.
[7]毛光周.燃煤火電廠制粉系統爆炸原因分析與防范對策[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5(29):115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