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菁 (安徽大學 230001)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文化修養和藝術品位的提升,舞蹈作為一種藝術越來越被人們接受。少兒舞蹈以其培養少兒的綜合素質為特點成為少兒非常喜愛的藝術形式,少兒舞蹈的發展也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少兒舞蹈的發展趨勢是通過育人教育培養少兒的舞蹈情感,使少兒建立良好的舞蹈學習興趣,在強壯少兒體質基礎上健全少兒人格,促進少兒健康成長。
少兒舞蹈與其他藝術形式不同,它主要是運用少兒可接受的舞蹈系統對少兒進行審美觀的教育,培養少兒美感,實現對少兒外形的塑造,促進少兒身體健康成長。少兒舞蹈通過內外兼修來實現少兒無可替代的特殊審美功能的教育。但是目前中國的少兒舞蹈在學校中基本是一種輔助性啟蒙教育,與國外將少兒舞蹈寫入教學大綱貫穿于小學基礎教育全過程不同,導致中國少兒舞蹈發展遇到了瓶頸。為了完善中國少兒舞蹈教育,貫徹落實基礎素質教育,需要制定少兒舞蹈教材,盡量加大少兒舞蹈在學校課程中的比例,以實現促進少兒健康成長。
在社會快速發展過程中,對人才的要求主要看特長和能力。從小學習少兒舞蹈的孩子在舞蹈基本能力的素養上都有所不同,身形素質和精神素質都會得到認可。舞蹈本身是一種技能,學習舞蹈可以培養少兒的特長、技能,使少兒在成長過程中有一技之長,帶動孩子快速成長。
少兒舞蹈不僅是一種技能,在少兒練習過程中培養的是少兒的藝術細胞,培養的是少兒的審美能力和對美的體驗。在美的熏陶下少兒可以逐漸提升自身的氣質和形體美,可以潛移默化的使少兒感受到世間的美好,認識善惡,在追求美、欣賞美的基礎上提升自身能力,幫助自己健康成長。
少兒的核心競爭力來源于少兒時期對基本知識和技能的把握,少兒在小時候進行技能的培養,會使少兒養成一種自信思維。自信心和進取心是少兒成長的關鍵因素,可以激發孩子學習的熱情,在不斷成長中完善自身技能和綜合素質。同時也可以促進少兒在做其他事情時也向好的方向努力,以獲得更多的競爭機會。
美育的體驗是以活動為中心,少兒舞蹈在教育過程中讓學生成為參與者,在參與過程中少兒可以體驗到審美體驗。如果一個人缺乏審美動機,那么他會忽視美產生的體驗,所以在少兒舞蹈教育中需要為學生創建一個開放自由的環境,使少兒在舞蹈練習時有安全感和自由感,使少兒不斷吸納舞蹈精華,碰撞出審美火花。
少兒舞蹈是通過肢體來進行體現的,肢體這種載體在少兒舞蹈中體現出來的情感是語言無法進行描述的。在舞蹈過程中可能大腦還來不及思考,肢體就做出了原始的強烈的表現沖動。人在情感宣泄過程中創造了舞蹈,并通過肢體展現,舞蹈是一種修養也是一種直觀行為。它通過肢體的展示在人的心理層面起到潛移默化的美化作用。
少兒舞蹈有很強的傳染性,它生動形象,是對少兒進行藝術熏陶的重要途徑。少兒舞蹈在培養學生模仿能力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少兒的肢體運動能力是先天的,沒有形成動作的定式,所以潛能非常大。少兒在舞蹈訓練中肢體運動是一種天真的律動本能,可以在配合中體會舞伴的感受,交流想法。
少兒舞蹈在教育過程中要在理解音樂基礎上領悟舞蹈內涵,以體驗舞蹈動作之間的銜接,在舞蹈動作的張弛中享受舞蹈樂趣,并創造出動作,使動作與音樂吻合,表達舞者的情感。在鼓勵少兒參與舞蹈活動,享受舞蹈帶來的快樂,使少兒在舞蹈練習過程中通過自身的探索與同伴一起探索音樂情景,增強少兒舞蹈的凝聚力。少兒在舞蹈練習時要對動作進行精準控制,并能運用舞蹈道具將動作精準表現,以實現舞蹈動作對感情的顯現。
少兒舞蹈在教育過程中要為少兒設定利用少兒學習的情境的氛圍,使舞蹈與音樂達到相輔相成的作用。音樂是少兒的童趣,是少兒耳邊的舞蹈,而舞蹈是少兒嬉戲的音樂,兩者互相影響,互不分離。少兒在舞蹈練習中要學會傾聽,用心去體驗音樂的內涵,在聽和體驗的基礎上進行亦動亦靜,動靜相宜的動作表現,通過音樂引導少兒帶著感情翩翩起舞。音樂可以激發少兒的舞蹈興趣,同時也可以通過歌詞的填充來創設意境,以引導少兒感受身邊的真實生活。
少兒舞蹈在教與學的過程需要教師與少兒的交流,在心與心溝通的基礎上使少兒感受到在舞蹈過程中的身體力行。教師的關心對少兒舞蹈練習是一種鼓舞,使學生愿意去做教師指導的事。教師在學生練習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多觀察生活,通過生活的百態來感情生活真諦,并在大自然中尋找舞蹈創作的靈感,以充實自身的舞蹈體驗。
教師在少兒舞蹈教育過程中尊重學生的個性,鼓勵學生大膽進行創造,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精神。教師要尊重每個少兒的成長差異,鼓勵少兒個性化發展,引導少兒在童趣游戲基礎上體驗少兒舞蹈的美,并取長補短發揚長處。
[1]徐小靈.我國地方少兒舞蹈普及教育的現狀分析與對策[J].荊楚理工學院學報,2013(03).
[2]丁玫溪.少兒舞蹈的教育作用[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3(06).
[3]周吟.懷化地區少兒體育舞蹈培訓存在問題的調查研究[J].中國考試周刊報,20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