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在實踐中我們感受到,學校要想將“每天鍛煉一小時”落到實處,教師的理念和認識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因為只有師生共同參與,才能保證工作的全面深入推進。然而現實中許多教師不敢動、不能動、不想動,對不擅長的運動項目更是羞于在學生面前展示。為幫助教師克服運動心理障礙,引導他們自愿參加體育鍛煉,從而將學生“每天鍛煉一小時”落到實處,我們進行了如下嘗試:
老師們雖然明白鍛煉身體的重要性,但是在真正實施時,有人卻對不會或不擅長的運動項目不好意思去做,對主動鍛煉有一定的壓力。針對這種情況,學校商議決定對教師的鍛煉達成情況做到分層實施,即敢動、能動、想動。首先要讓老師們放下包袱,有敢于運動的勇氣;在運動起來以后,讓老師們能熟練、規范地掌握運動項目的技巧,會運動;在會運動的基礎上教師能充滿自信,找到運動的樂趣,有運動的習慣,并最終實現自覺參與鍛煉的目標。
為緩解和釋放教師主動鍛煉的壓力,學校提出,如果你會做的你教會學生做,學生從你這兒就學會了一項本領,你是一名好老師;如果你做得特別好,給學生做示范,讓學生能欣賞到這個運動項目的美,學生會做得更好,你就是一名優秀的老師;如果你不會做卻在認真練習,你才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因為你能給學生以鼓勵和信心。不會做但還在堅持做的老師是學生最好的老師,這是給敢動者至高無上的肯定和榮譽。
如此一來,不同層次的師生都放下了心理包袱,輕松上陣,也享受到了運動的快樂。現在,對于每一個運動項目,不管擅長還是不擅長,老師們都愿意主動去做,因為每個人得到的都是肯定、鼓勵與欣賞。
輕松的運動環境,培植每位教師勇敢鍛煉的信念!
當老師們都能放下包袱去鍛煉的時候,幫助教師學會一個運動項目,讓他們能動起來,就成為擺在學校領導班子面前的一個課題。
為此,學校設計了專門的調查問卷,借此摸清了教師掌握鍛煉項目的現狀及愿望。學校將老師們最想學會的運動項目根據教師意愿進行了排列,并召開了教師會,聘請學校在這些方面有專長的教師對其他老師進行統一的專題式的培訓指導。學校體育工作室輔助提供專業的技術支持。這樣一來,每一位教師既是學習者,也可能成為指導者。培訓資源來自身邊,讓老師們的學習勁頭更足了。每位教師在自己原有的基礎上,一個學期至少能學會一到兩個運動項目。教師再也不會懼怕運動,人人都動了起來。
有效的鍛煉指導,給予每位教師大膽運動的自信!
怎樣使教師養成主動運動、堅持鍛煉的好習慣,時刻“想動”呢?注重激勵,讓教師擁有自信,找到運動的快樂,無疑是最好的辦法。
在指導教師學會一些運動項目后,教師面對運動時不再膽怯,也能從運動中找到快樂,并且感受到運動給身體健康帶來的益處,這時教師在主觀上就會產生繼續運動的愿望。同時,學校還采取多種方式進一步來引導教師繼續堅持運動,讓運動成為教師的一種習慣。比如,學校每個月都會組織教師根據所學運動項目進行一次快樂健身賽。為了激發教師每日走路鍛煉的熱情,學校還建立了QQ健康行走群。老師們每日在群里都會看見自己和他人行走的情況,學校在月末的時候也會對保持健康行走的老師給予鼓勵。這些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了教師運動、比賽的意識,更重要的是讓教師形成了堅持主動鍛煉的習慣。
積極的激勵引導,燃爆每位教師習慣想動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