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盧寶山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問題探究,互助合作”學習模式是青島國開實驗中學在課堂教學改革實踐中探索出的一種有效的教學模式,是課堂教學改革的一次有益的嘗試。
實施原則:民主、快樂、互助、高效。民主,就是每個學生都參與,每個學生都不放棄,每個學生都得到尊重,都有獲得感,成就感。快樂,是一種輕松愉快的氛圍,是一種獲得知識的愉悅。互助,有生生幫助、師生互助,課堂思維靈動,教學相長。高效,是課堂追求的目標和效果,指學生當堂完成了學習目標,學生的能力、思維、素質得到提升。
實施載體:導學案,小組合作。導學案是全體教師根據課標、學生的學習狀況,將學習內容結構化,設置適當的問題激發學生去探究。問題探究就是以問題為導向,通過導學案進行落實,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小組互助合作”,從學生學習實際出發,幫助并促進他們自主學習。“小組互助合作”把教學重心從研究教法轉變到研究學法上。教師的主導作用體現在教師從幫助學生學會學習的目的出發,按照從易到難、從表面到本質、從特殊到一般的認識規律,有目的、有層次安排學習活動,讓學生的學習活動貫穿整個課堂。
自學。創設情境讓學生自己學習。自學需要教師設計高水平的問題,太易讓學生失去挑戰的動力,太難讓學生失去挑戰的勇氣,唯有恰當的設計才能引領學生前進。
互學。根據問題進行生生、師生間的探究。教師要善于傾聽,不可主動回答小組內學生的問題。小組以6人為宜,組員要學會傾聽,敢于質疑,嘗試答疑。
展學。教師在仔細的傾聽中尋找資源,可用投影儀或“云博士”展示學生做得妙、做不下去、做得精的學習資源;也可讓小組自己展示。教師要在對話中進行知識的串聯,將已知與未知,將課內與課外,將知識與智慧連在一起。
導學。教師對疑問進行啟發,進行引導,帶領學生回到知識的原點,進行知識的“反芻”,讓學生重新理清知識的發展脈絡,進行精講點撥,使學生獲得解答疑難的能力。
固學。一方面要總結回顧,另一方面當堂檢測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
讓學生成為主動學習者。讓每個孩子站在舞臺的正中央,讓學生發自內心喜歡學習;對小組合作學習進行捆綁評價,激勵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培養了學生成長性思維。最好的學習是自我學習,只有孩子自己學習,自己解決問題,自己獲得知識才能獲得成長性思維;而課堂教學的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的思維,只有成長性思維才有創造力。
讓教師成為教育自覺者。以學定教,學生成為主動學習者,教師就成為了知識的設計者,學生知識學習的引導者、指導者,最終推動教師變成教育的自覺者。
“問題探究,互助合作”課堂教學改革的著眼點是以人為本,關注學生全面發展;倡導學生自主學習,是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合作、學會生存、學會發展的有效途徑;最終目的是進一步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轉變學生學習方式,改變課堂教學結構,優化課堂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