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高虹 于紅
學校在品牌創建工作中不斷完善“紅、橙、黃、綠、青、藍、紫——卓爾七彩陽光”德育課程體系建設,為學生成長鋪就了陽光之路。
根據學校學生發展總目標和不同年級學生的特點,由淺入深,由低到高,由具體到抽象,循序漸進地確定了年級德育目標。要求低年級(一、二年級)學生,“寫好字,說好話,有禮貌,守秩序”,懂得起碼的生活常識和公共道德,逐漸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要求中年級(三、四年級)學生,“學自理,守紀律,講文明,懂是非”,懂得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的道理,逐漸提高他們辨別是非善惡的能力;要求高年級(五、六年級)學生 ,“學自立,善學習,會交際,求創新”,懂得“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道理,提高為人處事的能力,有正確的學習目的,培養創新求異的品質;要求七年級學生 ,“會感恩,懂尊重,守規范,能適應”,邁好中學第一步,內化行為規范,善于總結好的學習方法和牢記做人的基本準則,全面適應初中生活;要求八年級學生,“有自信,守紀律,懂關愛,會溝通”,強化紀律教育,克服逆反,阻止分化,正確交友,以陽光的心態和陽光的行為來感悟青春;要求九年級學生,“負責任,會拼搏,有理想,能超越”,樹立遠大理想,有目標,有追求,順利完成學業,并成長為卓爾不群、陽光大氣的少年。各級部明確了學生德育目標,針對目標設計相應的班級德育活動,使教育效果得到了延續。
彼此尊重,愛潤校園——“愛心紅”尊重教育將尊重教育與習慣養成教育相結合,以九年一貫制學校的學情為出發點,編制學校德育序列化校本教材《好習慣教材》,促使學生行為習慣與學習習慣養成。用學生良好的習慣促使尊重落到實處,從細微處顯示尊重之文化。在學生中開展有關尊重的格言、故事征集活動,將征集來的格言和故事,在教學樓內展示,通過環境文化的熏陶和浸潤讓學生體會尊重的意義。認真組織“尊重彼此”心理健康教育和“尊重歷史”中華傳統節日慶祝等活動,開展“尊重規則”自然科學類和民主法制類卓爾講堂等課程講座,將尊重之精神通過多種喜聞樂見的形式傳遞給學生,讓學生感悟到尊重無處不在。
體驗感恩,恪守美德——“朝陽橙”感恩教育把感恩教育滲入學校各項教育環節。通過“感恩吾師”教師節、“感恩祖國”國慶節 、“感恩書籍”讀書節、“感謝青春”藝術節、“感恩家人”父親節母親節,讓學生懂得對他人對生活心存感激,學會關心和表達;開展“感恩社會”“五三”陽光學子進社區等系列活動,豐富社區文化建設;開展 “感動‘五三’學子”評選活動,對知感恩做出感人事跡的學生進行大力宣傳表彰,讓學生找到學習的榜樣。
自信成長,夢想飛揚——“秋實黃”自信教育為了培養學生人人有特長、人人能展示的能力,開展“我為自己喝彩”“我才我秀”全員展示活動,展現自我,增強自信。進行“‘五三’好聲音”卓爾陽光學子事跡宣講、“每日一生”學生風采展示;開展“聲炫童年 精彩在握”校園主播大賽,讓校園處處洋溢著學子的青春與激情、自信與夢想。學校為每一個學生構建一個個展示平臺,讓學生體驗別有的榮譽感與自豪感,增強自信品質。
熱愛人生,明確責任——“春華綠”責任教育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傳統節日開展“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增強民族責任感”活動,培養民族責任感;開展“‘五三’學子靚麗行”志愿者活動,定期組織參加社會實踐、志愿服務活動,培養學生奉獻意識和實踐精神,肯定和實現學生的自我價值。
熱愛學習,求真行真——“高山青”求真教育為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求真精神,開展學生樂于參與的知識與興趣相融合的學科節活動,搭建學生展示智慧的舞臺,實現知識由書本到實踐的遷移,能力由課內到課外的轉化,提升學生樂學、善學、慧學的學習品質。為了培養學生求真的科學素養,學生開展的主要活動有:頭腦奧賽、電腦作品制作、科技幻想畫、航空航天模型競賽、七巧板科技、機器人等。學校以趣味科技節為載體,吸引更多的學生加入科技活動中:廢物再利用手工制作、植物創意拼圖、科技小發明等。
奮發向上 崇德尚善——“大海藍”尚善教育學校重視儀式教育,開展“同學因我更友愛”活動,通過各具特色的儀式教育,讓學生恪守美德,具有尚善之心之言之行。班級特色項目是以主題的形式統領班級各項活動,對學生的思想觀念產生影響,并發揮持久效應。各班級開展尚善主題教育,增強班級凝聚力,對培養卓爾不群陽光學子的尚善品質,發揮了很好的作用。
博美精神,閃耀校園——“水晶紫”博美教育學校以藝術節、體育節為載體,以“世界文化巡禮”主題運動會為突破,切實推進陽光體育運動和藝體“2+1”課外文體活動。每年舉行“卓爾青春、夢想飛揚”藝術節,使學生開闊視野,炫舞青春。學校注重足球隊、籃球隊、排球隊、合唱團、舞蹈隊、管樂團的梯隊建設,在全國、省、市組織的各項比賽中,屢獲佳績,培養他們的藝體素養,成就他們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