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亮 重慶市沙坪壩區嘉陵小學
隨著義務教育的普及以及素質教育的逐漸興起,人們對待小學教育的態度已經不僅僅是對學術方面的要求,更多的是要求學校是否能幫助學生在兒童時期建立一個健全的人格思想,是否能夠擁有一個健康的體魄和心靈。田徑訓練作為體育課程的主要組成部分,能夠有效的鍛煉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素質,同時由于其規則的簡單性以及對場地器材的要求較低,使田徑項目成為最普遍的活動項目。人才從小抓起,因此小學生田徑訓練也是一個方便直接的人才選拔過程,教師能夠及時發現有運動天賦的種子選手,配合專項練習,為國家的運動事業添磚加瓦,培養人才。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對田徑訓練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當前的教育體制下,對田徑項目的教學和訓練質量都存在提高的空間,如何更大程度的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如何提高訓練的趣味性和專業性都有待探討。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于小學生來說,正處于對外界具有強烈探索欲望,好奇心重的年齡階段,活潑好動,接受能力強。也正是這一特點,使得“人才要從娃娃抓起”的口號產生。但是同時小學生也具有注意力集中困難、耐力不強、不能堅持等缺點,因此在進行田徑課程教學和訓練過程中,對老師的要求更加高。利用興趣培養的方法,促進學生們對田徑訓練感興趣,肯鉆研肯訓練,培養練習的積極主動性,保持新鮮感,自主性的挖掘訓練帶來的好處,戰勝毅力不足的劣勢,成為了改善由于小學生心智上不成熟帶來的困難的重要途徑。興趣培養法就是要求教師在授課和訓練過程中,通過不同的途徑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改變枯燥和單一的訓練過程,減輕學生對訓練的畏懼感和負面情緒,讓學生能夠通過訓練獲得心理上的成就感和滿足感,建立學生的自信,讓興趣推動學習動力,讓興趣帶動訓練的激情。進而完成擬定的教學訓練目標,促進學生訓練成果的誕生。
對于大部分的小學生來說,田徑訓練在內容簡單所需場地器械簡單的同時,也是單一和枯燥的,是由大量的重復動作積累形成的。因此很容易在田徑教學過程中喪失對學生的吸引力。針對此問題,需要教師在備課時花費更多的心思對教學的內容進行改革,不能再繼續沿用已有的訓練方法,而是應該大膽想象,積極實踐,在課堂上通過不同的游戲設置來實現對學生的訓練和提高。例如,常規的跑步訓練就是在起點和終點中間往返,尋找最佳發力點和最適合的起跑、加速姿勢,對于小學生來說,身體機能并不能完全適應高強度的持續性訓練。教練員可以將單一的往返跑設計到游戲中,讓學生們在按照比賽規則設計的游戲中實現訓練,比如講抓人游戲的區域限定在起點和終點之間,將抓人姿勢限定為起跑姿勢等等,都能夠為枯燥的訓練課堂增添趣味性,讓學生更有參與感和參與欲望。
教師除了可以在訓練項目的呈現形式上進行改革,也可以在運動輔助工具上進行創新。利用多樣化的體育器材,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針對難度較大的訓練項目時,學生可能無法一次性完成訓練目標,此時,適當的加入體育器材,降低一些訓練標準,讓學生們在獲得新鮮感和趣味性的同時,又能夠完成訓練目標,增強自身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比如對于跑步訓練,可以將毽球和沙包等小型的投擲類器材加入,設置投擲類的游戲或者追逐傳遞游戲。這不僅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增強了學生的參與性,也在游戲中分別鍛煉了學生個人的彈跳能力、跑步能力,提高了身體協調性等等。課堂趣味性的提高不僅沒有降低教學質量,反而促進了訓練,培養了學生之間的競爭意識和合作精神,為日后難度更大,壓力的更大的訓練和比賽打好基礎。
田徑訓練是一個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過程,對教師的專業素養和心理素質都有較高的要求。對于小學生來說,正處于對外界充滿探知欲望的年齡段,生理上也處于身體的急速發育階段,多動而好奇心重,老師應該充分的利用這一點,在激發學生的訓練熱情之前,首先要培養學生對待田徑項目的興趣,興趣能夠彌補毅力和注意力的缺失,促進學生的訓練熱情,實現能力的提升。再次由于學生的身體素質不同,需要教師在訓練過程中及時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狀態,及時調整和提供幫助。在課程設置上也要充分考慮學生的接受程度,適當調慢教學進度。更重要的是,教師需要做好心理疏導,田徑訓練是及其磨煉心智的項目,教師不僅要在業務能力上提供幫助,更要在心態上做好引導,培養能力和人品雙高的田徑人才。
通過對興趣培養法在小學田徑訓練中的應用進行探討,再一次明確了其重要性,并且對教師以后的教學方式和改革方向提出了建議。這對學生來說,是實現個人價值的重要途徑,對教師來說,也是提高業務水平的有效方法。實踐也證明了增強學生對田徑訓練的興趣能夠明顯的增強訓練的效果,實現教學的目的,讓學生的能力充分發揮,其目的是為了培養更加優秀和專業的運動員,為國家的運動事業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