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開文 遵義師范學院
隨著教育信息化的迅速發展,信息技術正以驚人的速度改變著傳統教育教學方式,而將信息化教學資源運用到教學實踐中來,已經成為教學改革的必然選擇。但是在第一輪研究與實踐的熱潮退去之后,許多教育工作者開始回歸理性,反思之前“矯枉過正”的誤區,開始重新審視傳統教學模式在信息化教學體系中的價值。隨著“互聯網+”概念的提出,高校教學從軟硬環境的轉變上為信息化、智能化教學提供了便利條件,而將傳統課堂與在線課堂相結合的混合學習模式也逐漸受到教師的青睞。在高校體育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混合學習思想,將豐富的多媒體資源、便捷的協同交流、友好的互動等在線學習優勢與傳統體育訓練模式相結合,讓學生能夠在深度參與中提高體育鍛煉效果。具體來講,在高校體育教學中混合學習模式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混合學習模式,簡單來講,就是把傳統學習方式的優勢和在線學習方式的優勢結合起來的一種學習方法。在實踐中,一方面發揮教師的引導、啟發、監控作用,對教學過程進行設計,并與學生建立良好的互動交流關系;另一方面則需要學生發揮自身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充分利用在線資源豐富傳統學習情境,提高自主學習水平。在高校體育教學中,教師對混合學習模式的構建需要建立在完善、科學的理論基礎之上,教師應該調整傳統體育訓練理念,以及單純依靠在線學習的誤區,讓學生獲得更多的自主發展空間。教學是一個互動交流的過程,教師應堅持建構理論與生本理念,從大學生的體育基礎出發,利用現代教學資源為學生建構真實的訓練情境,這樣才能在參與中增進教學元素之間的互動,發揮混合學習在體育訓練中的效果。
在高校體育教學中,混合學習模式的建構需要良好的環境支撐。體育作為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教師需要根據具體的體育訓練內容,為學生提供便利的實踐操作環境。具體來講:第一,挖據混合學習資源,在體育訓練中,教師可以利用教材、相關論文等為生提供體育理論指導,也可以利用在線視頻播放展現體育訓練過程,從而拓寬學生的體育信息資源途徑。第二,利用“互聯網+”平臺,將以計算機和通信網絡相結合,讓體育課堂中各元素之間能夠獲得更加直觀的交流。第三,為學生設計自主學習策略,例如在籃球戰術訓練中,教師可以根據比賽情境,為學生提供自主設計戰術的機會,讓學生通過查找資料,理解戰術理論并實現外化,提高自主訓練效果。第四,教師圍繞體育訓練項目,為學生提供幫助和指導,以增進體育訓練中的交流與反饋。
混合學習模式改變傳統課堂的“以教學為中心”的局面,將“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相結合”。因此,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為推動混合學習模式的實施,教師應該從傳統體育教學中的“如何教”轉變為“如何促進學”,讓學生在體育訓練中的主體價值得到充分的發揮。在混合學習模式的實施中,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體現“如何促進學”:第一,注重深度學習,體育教學的過程不止是表面理論知識學習,更多的是需要在實踐中加以體現,因此,教師應結合體育項目,深化學生對運動過程的情感體驗,讓學生在訓練中強化知識建構,進而實現對體育的深度學習。第二,注重有效交互,無論是在面對面交流,還是在在線互動中,教師都應該表現出親和力,對學生反饋的問題及時解答,并根據學生訓練的不同階段制定針對性的指導策略。第三,注重過程管理,如利用監控技能對學生的訓練過程進行管理,收集訓練數據,做出訓練紀錄,以提高學生的訓練水平。
智能化學習平臺通過建設在線課程庫,能夠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在高校體育教學中,學校應注重對智能平臺的搭建,讓混合學習能夠獲得有力的信息支撐。在體育教學中,教師應從混合學習模式入手,調挖掘智能化教學平臺的優勢,如利用移動終端APP對于大學生的自主體育訓練進行指導,讓學生在APP軟件的督促下將訓練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來;利用在線課程庫推動學習資源共享,根據學生的體育訓練要求開發豐富的教學資源,滿足學生對體育訓練項目的多樣化需求。
總之,在課程改革的背景下,高校體育教學應積極主動地做出教學調整,以適應“互聯網+”的教育發展背景。混合學習模式是“互聯網+”教學發展計劃的重要體現,教師應充分利用傳統教學與在線教學相融合的優勢,推動教學理念、教學方法的創新,讓學生能夠在智能平臺中獲得豐富的體育教學資源,從而提高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性,為終身體育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