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釗 浙江省三門第二高級中學
自我國正式使用“健康教育”這個詞語以來,就開始在體育教學當中不斷傳遞這一觀念,隨著新課標的全面實施,現代人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健康教育的開展可以實現以學生為中心、實現“健康第一”的目標。近年來,隨時我國素質教育不斷深化實施,學生心理素質以及健康的培養,已成為各學校教育的一項重要目標。在傳統的高中健康教學模式中,束縛了教師以及學生的思維方式,現代化健康教育應該朝著更加多元化的方向發展,通過高中體育教學中健康課程的有效構建,將會積極響應當前我國教育改革中“健康第一”的體育教學指導思想。
健康教育包括了體育、生理衛生、心理健康、環境、營養學等多種學科知識,它是有效改善學生健康狀況、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方法之一[1]。由于面臨高考,很多高中學生的學習壓力都比較大,因為學習而導致生活方式不健康等問題十分的突出,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及健康狀況持續下降,健康知識較為缺乏,這就使得健康教育在高中教學當中必須開展[2]。其次高中學生的身體素質下降,還包括心理因素的原因,很多學生在學習壓力,人際關系、家庭等壓力下造成的心理問題得不到解決,而高中體育教學中健康課程的設置可以滿足學生的部分心理需求,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從而培養學生健康的生活態度。
高中階段的學生,他們處于身體迅速成長、樹立三觀、增長知識的重要時期,這一階段他們的求知欲以及好勝心都極強,由于各種各樣的壓力,導致高中學生們的心理問題普遍存在[3]。近年來,各種高中生自殺、自殘新聞頻頻爆出,這些問題都不得不引發我們的深思,為什么這些學生們在花季時期選擇了終結生命?這大多都是因為學生心理不健康而導致的結果。此外,由于高中學生大多時間都用在文化課學習上,參加體育鍛煉的時間就會減少,長期缺乏體育鍛煉加上學習壓力過大,學生的身體素質也會因此降低。而通過在高中體育教學中健康課程的科學制定,將有利于幫助學生真正參與到健康的學習當中,培養學生關注自身、關注他人的社會責任意識。
從目前我國高中健康教育的開展現狀來看,主要存在如下問題。
因為高中文化課學習任務繁重,一些高中將健康教育的時長安排不足,沒有遵守新課程標準的規定。此外,在教學方式上,通常使用傳統的班級授課法,無法調動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這些都影響了高中體育教學中健康教育目標的實現。
部分高中由于缺乏專業的健康教育老師、健康教育老師的專業素養不高等問題,體育教學中的健康教育并不能完成教學目標。這就需要各學校加強對體育師資建設的重視,建設完善的體育健康課程體系,充分利用已有的教學資源并制定符合高中生需要的體育健康教育教材內容。
高中體育健康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能有效培養高中學生的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在高中教學中擔當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各學校必須重視這一課程的有效開展。
國家需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健康人才,而傳統的高中體育教學只重視對學生的身體教育而忽視了心理教育,這些觀念不再適用于當今社會,所以在高中體育教學中,健康課程的有效構建,要符合當今社會的發展需求,也要符合高中學生自身的健康需求,才能滿足社會對學生的需要[4]。
健康課程開設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健康水平,還能在很大程度上推動我國體育教學事業的改革,實現體育課程改革的“健康第一”的指導目標,并且有利于更高質量的完成健康教學。所以,高中體育教學中健康課程的構建當中,教師要讓學生能夠掌握一定的健康知識、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堅持鍛煉等[5],只有通過這些實質性的轉變,才會為高中體育教學中的健康課程改革帶來有效的效果。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傳統的體育教學理念,已經不再適用于當今高中學生的思想,當前高中學生體質下降、心理問題頻發等現象問題的突出,也進一步推進了高中體育教學中健康課程實施的理念。所以在高中體育教學健康課程的構建中,老師要不斷提高自己的素質,要將傳統單一傳輸知識轉變為讓學生參與其中,要努力實現以學生為主體的體育教學形式,并要不斷對體育教學的內容進行創新,要讓原來單一的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變得更加豐富化與多元化。
綜上所述,我國高中體育教學中健康課程的有效構建,無論是對學生自身身體素質的提升,還是對促進整個高中體育教學改革事業以及整個社會的發展都有著不可代替的作用。因此,我們要加強對這一內容的重視程度,與此同時,高中體育教師也應該轉變自身教育觀念、提高自身素質,才能真正做到培養學生養成健康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