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忠華 蘇州市相城區黃埭中心小學
當今社會,社會步伐不斷加快,生活節奏也在不斷加快,傳統的體力勞動正在逐漸被腦力勞動所代替。人們的生活與體育運動的關系越來越疏遠,加之當前繁重的生活負擔帶來的諸多不良生活習慣,體質下降、常見病、慢性病發病率呈現持續走高的趨勢。在現代化的生活環境中,城市居民長期正在享受著足不出戶、快捷便利的生活體驗,同時也在面臨著身體素質直線下滑的被動局面,加重了身體機能的衰退。另外,在我國的科研工作者和知識分子中他們大多忙于學術研究,對體育鍛煉的重視程度不夠,這些都影響著我國的整體體育素質和國民身體素質水平。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小學生近年來的身體素質正在呈現不斷下降的趨勢,甚至像心血管病之類的慢性病已經在小學生身上出現。通過這一分析,我們不禁思考:我國在小學生體育教育方面已經到了十分關鍵的時刻,對小學生體育教育進行加強勢在必行。我國教育一方面要對小學生的知識儲備進行完善,注重對小學生高尚道德情操的培養,另一方面應當注重對小學生體魄的鍛煉,注重其心理素質的提高。作為學校,應當注重體育教育方面對體育動作和體育知識的教育,注重引起小學生在體育運動方面的興趣,樹立其對體育運動的熱愛之心,最終實現終身體育觀的樹立。要想培養終身體育觀,應當主要要把增強小學生體育鍛煉當做主要目的,了解體育鍛煉開展的重要性、體育鍛煉應當如何開展;除此之外還要注重培養小學生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使小學生堅持長期體育鍛煉成為習慣。
教育工作的指導核心是教育觀念的樹立,這也將對教育工作的成效產生決定性的影響。當前,社會發展步伐不斷加快,我們也要認識到小學生體育教育觀念的滯后性,不斷進行更新和轉變,將體育教學改革不斷推向深入。體育教學改革要想實現更好的推進,一方面應當注重體育教學觀念的轉變,應當突出體育教育的教育特色是學校和教師應當注重的工作,在體育教學的方法和教學手段方面應當不斷進行創新和改良,以確保小學生全面發展自己。作為教師,應當明確體育教育主體執行者的地位,也是落實體育教學改革政策落實的主要責任人。因此,體育教學觀念的轉變,注重多樣化、趣味化、個性化的體育教學,不斷激發小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是體育教師必須要盡快熟悉的工作內容。作為學校層面,學校領導層應當注重體育教學評價方式的轉變,不能再單一將考試成績當作體育教學評價的唯一標準,要結合小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和體育意識的樹立當作為評價的標準,進而樹立小學生終身體育觀。
在教學內容上,我國目前的體育教學當前存在以下問題:一是教學范圍太過寬泛,對學生的學習內容要求太高,面廣點淺,教學層次相對淺薄。分散了小學生有限的學習精力,學的雖多但學生們都不夠深入,學習效果自然難以保證。二是重復性學習占到的比重太大。教學內容無論簡單還是復雜都會反復的進行,甚至連立定跳、三級跳這樣的簡單項目也要重復開展,小學學、中學學,大學還要學,學生厭煩情緒比較嚴重,進而反感體育課。第三,體育教學中許多教學內容不夠實用,和小學生的日常生活聯系不夠密切,體育鍛煉作用在實際生活中體現不夠明顯,從而導致小學生學習興趣不夠濃厚。第四,教學內容的終身性體現的不夠,如有的體育活動形式必須要借助專業器械,課堂環境下才能開展,校外生活環境中自行鍛煉的可能性很小。這些問題都會對小學生終身體育觀的形成造成嚴重的阻撓。因此,體育教學過程中應當及時調整教學內容,確保教學的終身性和實用性,努力探索小學生容易產生興趣愛好的體育活動形式,以不斷培養小學生養成體育鍛煉的習慣,為終身體育意識的形成創造條件。
為了進一步使目前的教學需要得以滿足,學校的體育教師一定要不斷豐富自身的教學方法,從而有利學生終身體育觀的樹立,讓體育教學的教學效果更加優異。小學時期是小學生正處于身體不斷生長發育的時期,學生對各種體育活動非常有興趣,但是卻不喜歡進行束縛活動。因此,在體育教學過程中,體育老師一定要充分掌握小學生的活動特點,從而針對教學來設計符合孩子們活動的方案。第一,因材施教。教師教學目標的制定一定要依據學生的自身特點以及教學內容的難易,使其教學目標既富有難度又不能打擊孩子們的積極性。第二,游戲娛樂。為了能夠提高孩子們的積極性,從而促使教學目標達到,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游戲的方式來減少體育教學的枯燥感,讓孩子們一邊娛樂一邊掌握體育知識。
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學不注重教學評價,使得教學評價體系極為欠缺,不但沒有考慮到孩子們的個體差異性,而且評價方式非常單一,對孩子們學習體育的積極性造成影響。而在新時期的教育發展中,體育教學一定要將這方面的缺陷不斷改進,充分考慮到小學生先天身體素質以及每個孩子的體育特長,使教學評價多樣化發展,進一步轉變評價方式,例如,通過讓小學生自己與自己比較,從而提高小學生自身的發展水平。體育教學有著各種各樣的活動項目,有籃球、武術、排球、足球、田徑、體操等多種運動方式。因為這些運動方式的特點是不一樣的,所以在評價時也要有著各自的評價標準。充分利用體育項目的多樣性來改革我國的體育教學評價,促進小學生發展更多的體育興趣愛好。
第一,為了保證小學生有足夠的活動場地,學校要出資建設各種體育場地以及采購體育設施。同時在維修和管理體育設施及場地方面,學校也要劃出專項資金,以保證體育環境及設備得以正常的維護管理。除此之外,為了吸引小學生對各種體育項目的興趣愛好,學校依據體育項目的不同而建立相關體育社團,在制定社團管理規章制度的基礎上,由教師組織各種活動,如體育競賽、體育知識教學等。因為舉辦這些活動能夠充分吸取小學生們的注意力,使其更加熱愛體育活動,從而形成終身體育愛好,不斷完善終身體育觀念。第二,社會環境的重要性,為了使學生家長充分認識到體育教學的重要作用,社會媒體可以積極宣揚我健康、我快樂的理念,改變家長們所謂的“成績好最重要”的錯誤思想,使家長對小學生的體育鍛煉給予充分的支持。
綜上所述,當今社會需要的已經不單單是較高的學歷、豐富的才識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更需要堅韌的心理素質和健康的體魄。這就需要不斷深化體育教育改革,一方面傳授知識給小學生,另一方面注重對小學生終身體育觀的培養,使小學生樹立良好的體育鍛煉觀念,養成終身體育觀,努力探索體育教育創新與改革,不斷推動我國小學生的和諧發展和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