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家全 武漢生物工程學院
目前很多院校都引進了“校企合作”這種體育人才培養模式,這種模式具有許多的優勢,有利于改善當前體育人才培養模式中存在的問題,提高應用型高校體育人才培養的質量。
企業與社會的聯系比較密切,可以較好把握我國體育事業發展的脈絡、深刻掌握社會體育人才的需求方向,對國家體育運行機制也有一定的了解。因此,“校企合作”可以幫助應用型高校更新自身的體育人才培養理念,可以緊密加強學校與企業之間的聯系,共同培養符合社會發展需求的應用型的體育人才,提高體育人才培養的有效性。對于體育專業學生來說,這種校企合作的培養模式,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做好自身定位,提高學生進行專業學習的積極性。
對于一般的高等院校而言,在體育人才培養方面投入的資金總是有限的,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體育人才培養的質量。引進“校企合作”這種培養模式之后,為體育人才培養提供堅實的物質基礎,使得學校體育人才的培養方向與社會需求接軌更緊密,提高了體育專業大學生的實踐能力,可以更好、更快地融入社會。所以,學校和企業進行合作,對于應用型體育院校或專業而言是一條提高自身體育專業辦學質量的必由之路。同樣,對于企業而言,企業可以根據企業自身的發展方向進行選擇性培養目標,與院校合作培養出適合企業文化的體育人才,這樣直接加強了企業與大學生之間的聯系,大大節約了企業員工培養成本。“校企合作”這種培養模式,拓展了體育專業學生畢業之后直接到企業進行實習途徑,讓企業與學校也聯系更緊密,共同促進,共同發展。
新的歷史時期,社會對體育專業畢業生的要求也在變化,應用型體育專業類院校探索“校企合作”這種體育人才模式首先要創新體育人才的培養理念。擺脫傳統的人才培養理念,培養出具有一定實踐能力、多元化的、具備創新意識的體育人才。同時,還要加強體育技能的訓練和掌握,最大程度地挖掘出體育專業學生的運動潛能,提高學生的專業素質。企業的加入,企業文化與高校體育專業文化在一定程度上碰撞和交融,也促進了體育專業人才對培養目標進行創新。體育人才的培養目標與社會發展的需求相結合,理論教學和實踐操作相結合,增加了學生接觸社會實踐的機會,增強了學生的社會適應性和能力。新時期體育人才培養目標在發展學生專業性的基礎上還要提高培養目標的實踐性,要求學生要把課內教學和課外實踐結合起來,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新時期教師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案也要根據校企合作培養模式來改變,發揮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作用,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推動校企合作培養模式的完善與發展。
學校可以進行一定的市場化改革,引進企業的資源進行體育專業建設,和企業合作共同建設體育人才培養基地,為體育人才的培養提供一定的物質設施基礎。“校企合作”,“互為三基”。新時期,學校要將企業建設成為學校的實習實訓實踐基地,建設成為教學和理論研究基地,建設成為產品開發和市場推廣基地;企業將學校建設為理論研究支撐基地,建設成為企業員工培養供應基地,建設成為市場、產品、消費的推廣基地。“校企合作”,必須是雙贏的合作,才可能是長久的合作,只有將學校和企業建設成為“互為三基”的模式,才能更深層次的調動社會力量關注和參與專業建設,才能培養出“應用型體育專業人才”,才能提高人才的培養質量。
體育專業人才的培養需要進行科學合理的體育教學,而體育教學的基礎就是專業課程。對于“互為三基”的“校企合作”培養模式,對體育人才培養課程體系提出了特殊要求,它既需要一定的理論知識,又需要一定的體育技能掌握,既有校內教師教學,又可以引入企業方面的資源,合理開設一些課程,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如何完善專業課程,提高課程的有效性和合理性?課程體系的設計可以企業和學校一同討論,拿出最好的課程建設方案,制定“校企合作”的體育人才培養方法,從而提高體育人才的綜合素質。
本文對“校企合作”這種體育人才培養模式進行分析,首先分析了這種培養模式在體育人才培養方面的優勢,然后對“校企合作”的這種培養模式提出了一些人才培養的具體措施。院校要貫徹落實“校企合作”這種培養模式,這是一個多方共贏的培養模式,有利于提高學校的人才培養質量,有助于提高體育人才的綜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