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強 浙江杭州市臨安區城東小學
理論知識與實踐方法技能相互支撐,專題體能訓練與綜合訓練并重,理念創新與方法手段創新并行是現代體能訓練的重要特色。現代體能訓練以理論知識為基礎,如體能訓練理論、體能訓練計劃和功能性解剖等;以體能訓練方法為重點,如現代體能訓練科學法、康復訓練、體能訓練恢復等,從而綜合提升運動員的運動素質,塑造運動員的身體形態和機體技能。“功能性”、“人體核心區”、“平衡發展”是現代體能訓練的三大核心理念,也是現代體能訓練發展的重要理論基礎。現代體能訓練引入了大量現代流行且實用的方法,如健身球訓練法、彈力訓練法、拉伸訓練法和軟梯訓練法等,訓練運動員的五大運動素質訓練,即力量素質、耐力素質、靈敏素質、速度素質和柔韌素質。
西方國家的體能訓練發展較早,經驗豐富,伴隨科學技術發展,實現了與生理學、生物力學等運動學科的有機結合,增強了體能訓練過程的科學性和合理性,逐步形成了較為完善的現代能訓練體系。08年奧運會為中國體能訓練的現代化發展提供了一個契機,西方先進的體能訓練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在中國進一步傳播,如功能性訓練、競技訓練、核心力量訓練等。中國體能訓練在學習借鑒西方先進理念的基礎之上逐步向現代化的方向發展。
保持身心健康是中小學生學習生活的前提條件,也是現代體能訓練的首要目的。現代體能訓練以科學的訓練方法強化中小學生的各項身體機能,增強其柔韌性和肌肉力量,提升其運動部位的功能,改善不良身體形態,全面發展各項身體機能,從而有效提升中中學生的身體素質,降低疾病風險。
中小學生的各項身體素質發展具有關鍵期,即生長的黃金時期,其中5-12歲是柔韌素質發展的黃金時期,6-13歲是靈敏素質發展的關鍵期,8-13歲是速度素質和平衡素質發展的敏感期,12-16歲是力量素質發展的黃金時期,10-20歲是耐力素質發展的敏感期,因此體能訓練必須要抓住各項身體機能發展的黃金時期,提前或滯后的訓練都只能是事倍功半。現代體能訓練強調根據學生身體素質發展的階段性特征制定體能訓練計劃,科學的選擇訓練方法,能有效提升體能訓練效率,激發中小學生的身體潛能,促進中小學生全面健康成長。
體育課是戶外活動性課程,繁重的課堂教學促使大部分中小學生喜愛體育課,但卻不喜歡進行消耗體能的運動訓練。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想順利完成中小學生的體能訓練任務,提升其身體素質,就必須充分激發中小學生的運動興趣,提升其運動體能。現代體能訓練相比傳統教育模式,更注重理論知識與訓練方法技巧的結合,有利于學生掌握科學完整的運動訓練方法,減輕不當訓練造成的身體負擔,激發運動興趣,并逐步形成終身運動理念。
中小學生在社會生活中首先要適應自然環境變化,科學的運動運動訓練有利于增強中小學生的體能,強化其身體素質,從而增強抵御外界自然環境變化的能力。其次,體育運動訓練是以班級為單位進行的,大多數體育運動項目屬于團體類項目,既有團體成員之間的配合互助,又有小團體之間的競技競爭;既有競技勝利的喜悅,也有失敗和挫折,因此體能訓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溝通交流能力和耐挫能力,提高中小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促使學生學會處理競爭與合作的關系。從而增強學生的人際交往適應能力、抗挫折適應能力和合作競爭適應能力。最后,體能訓練和體育競競技項目都有一定的規則要求,學生在進行訓練和比賽時都需要遵循活動規則,逐步提升規范意識。
“少年強則中國強”,但近年來,我國中小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健康狀況不容樂觀。傳統應試教育下的體育課程重考試項目訓練,輕體育教育對于中小學生身體健康的影響,從而制約了國民的身體素質提升。當務之急是要轉變教育理念,更新教育模式,科學合理的應用現代體能訓練方法,發揮現代體能訓練的價值,逐步改善體育教育的弊病,促進青少年學生身體素質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