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軍 沈陽市皇姑區天山路第一小學
隨著時代發展,教育教學也進入了新時期。以促進學生身體素質與心理素質的共同發展為目標,對小學體育教學進行了改革。這就意味著,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斷激發學生對小學體育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獨立自主的學習意識,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從而提高小學體育教學質量與教學效率,促進小學生的素質全面發展。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發展,教育事業迎來了新的時期,小學體育教學也迎來了新的機遇。小學體育教學的開展對于小學生的身體素質與心理素質的提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小學體育教學的價值主要在以下幾方面。第一,促進學生身體素質發展。小學體育教學的開展是通過體育鍛煉使學生的身體機能得到一定提高,學生在體育鍛煉的過程中,學生的肌肉、骨骼等都能得到一定的刺激,學生整體的身體素質將得到提高。第二,促進學生心理素質的提高。小學生的心理素質尚未成熟,通過小學體育教學使學生參與到體育鍛煉中,從而培養學生的毅力、耐力等心理素質,幫助學生構建良好的心理素質[1]。第三,培養學生合作意識。當今社會,獨生子女居多,小學生在家庭內通常被家長過分關注,就導致小學生出現沒有合作意識、自私、缺乏團隊精神等現象。通過小學體育教學的開展,教師利用一些富有協作精神的活動,使學生參與到教學中,不僅能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還使學生的合作意識得到提高,使學生注重團隊的力量,從而使學生真正的實現全面素質發展。
在傳統的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學內容往往只注重體育動作的講解與考核,并且往往采取口述講解教學與簡單示范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學生被動接受體育知識與體育技能。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學生只能對體育動作進行模仿,但對體育知識與體育動作技能的真諦學生并不能很好的理解,甚至學生會疑惑為什么要這樣進行訓練,從而導致學生對于小學體育教學失去學習興趣。人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才會使學生真正參與到教學中。由此可見,新形勢下的小學體育教學的改革,首先教師要采用新型的教學方式,并且要運用多種教學方式,使學生的學習興趣被很好的調動起來。例如,教師可以通過采取組織體育競賽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將學生按照身體素質、性別等因素劃分成幾個小組,讓學生開展田徑比賽,從而激發學生的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使學生更好的投入到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為學生播放體育賽事,在播放過程中,為學生講解與體育賽事相關的比賽規則、體育知識、運動技巧,將枯燥的體育理論知識變的生動有趣,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學習體育知識[2]。
小學生年齡小,活潑好動,但是小學生的合作意識與團隊協作精神尚未成熟,因此,要開展新時期的小學體育教學改革,教師要根據小學生的性格特點注重發揮學生優勢,開展合作教學,從而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與團隊協作精神,使學生的身體素質與心理素質同時得到提升,使學生受益終身。教師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開展合作教學,將學生劃分成小組,通過共同努力完成體育項目,使學生在合作中學習體育知識。例如,在足球教學中,教師將學生根據學習情況劃分成小組,教師組織足球比賽,讓學生通過所學到的足球知識與技能在比賽中發揮出來。不僅營造了良好的教學氛圍,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中學習體育知識與技能,使學生真正實現學以致用,還可以使學生更好的參與到體育教學中,學生通過比賽,學習到競技精神,消除學生的個人主義思想,從而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精神與團隊協作意識[3]。
每一個小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這就意味著,小學生之間存在差異性,而新形勢、新時期下的教學開展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尊重學生的差異性,并且要實施因材施教,真正在教學中突出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教師要開展小學體育教學的改革,就要在教學過程中考慮學生的身體素質情況、心理特點,學習能力、學習基礎等綜合因素,從而選擇有針對性的、科學合理并且適合學生的教學內容與教學方式,開展有層次的教學。例如,教師在開展籃球教學時,要根據男女生的身體素質水平進行劃分教學任務,對于一些身體素質較好的學生,教師可以加大學生的運動量,而對于身體素質較差的學生教師要更加注重學生的基礎訓練,從而使學生都能參與到體育教學中。教師在小學體育教學中,不僅尊重了學生的差異性,還實現了教學的整體性[4]。
小學體育教學是體育教學的基礎,隨著時代的發展,小學體育教學進入新時期,改革就是在所難免的,教師應該積極接受新型的教學理念,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在教學過程中突出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從而使學生的身體素質與心理素質得到提高,真正實現小學體育教學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