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現云
(安徽省蕪湖市繁昌縣中國人民銀行繁昌縣支行,安徽 蕪湖 241000)
習近平同志在中共十九大報告中全面總結了我國脫貧攻堅近年來取得的成就,提出了2020年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的目標,展示了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堅定信念,并為實現脫貧攻堅指明了方向。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重點攻克深度貧困地區脫貧任務,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更好地發揮金融助推脫貧攻堅的力量,今年1月,人民銀行、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聯合印發了《關于金融支持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的意見》,更進一步地推動金融助推脫貧攻堅,更深入、更具體地解決深度貧困地區的問題。
說到扶貧,以前靠的都是財政資金,特別是中央資金,而且扶貧的方式單調,大多是將扶貧資金分發到個下級單位,再發放到貧困家庭;或者是財政資金撥款進行扶貧項目,如“村村通水泥路”等的交通扶貧。因保障不全面,容易衍生政府官員貪污扶貧款和弄虛作假的腐敗現象,還有的就是貧困戶覺得有國家補貼,變得不思上進,不事生產,每個月靠著政府的低保補貼生活,甚至產生騙取扶貧款的情況。現如今,隨著國家經濟建設、政治文化建設和法制建設的發展,國家的政策更深入地貫徹落實“以人為本”的全面構建社會主義小康社會的政策,幫助貧困群眾脫貧攻堅的方針、政策也越來越多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績。
資金缺乏和貸款難、貸款成本高是貧困戶脫貧致富的主要問題。金融助推脫貧攻堅的出現,解決了貧困戶擺脫貧窮、發家致富的關鍵性問題。在政府政策的支持和引導下,金融扶貧取得了客觀的成績。但是,貧困地區的局限性,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金融對脫貧攻堅的作用發揮。首先是“人”的問題,貧困戶收入低且不穩定,文化不高,缺乏金融知識,也缺乏貸款所需的抵押物,缺乏信用累積,是造成貸款難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次是貧困地區的金融體系不健全,機構少,產品單一;第三,金融產品不符合貧困當地的需求,不適應當地的發展,缺乏創新。
幫助貧困戶脫貧致富,“人”是關鍵,只有提高了貧困戶的整體素質、整體能力,才能確保金融助推的有效實施。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的科學發展觀,是黨提出的新時代新征程的的重大思想。實施金融扶持脫貧攻堅,必須堅持用“以人為本”的理念統領扶貧開發。
而本文的“以人為本”的金融扶貧,主要是落實到“人”身上,注重人才的培養還有素質的提高。提高貧困人群的技能素質和思想素質,只有人的技能思想提高了,脫貧致富才能切實行動。要記錄和分析貧困人口各種信息,了解和記錄貧困戶的金融需求數據。按記錄,有針對性地增加貧困地區人民的技能培訓和學習交流培訓,提高貧困群眾的技能素質和思想素質。加大教育的投入,提升基礎教育水平,使每個貧困家庭的孩子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為貧困學生提供更多的教育機會;積極開展高校助學貸款業務,緩解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的就學壓力,加大貧困家庭的人才培養。
產業是發展的基礎,也是脫貧的主要途徑。金融支持產業扶貧是將金融資源、金融手段與產業扶貧相互結合,幫助貧困戶參與產業發展和獲得金融支持。
金融支持產業扶貧,增加金融對支持產業扶貧的金融產品和項目,加強貧困地區產業增收、能力建設、技術到戶、民主管理,加大金融機構貸款投入的信心;降低貸款成本、提供貼息扶持、擴大貸款金額,降低貸款門檻,提高其貸款農戶收益率。
金融扶貧要根據貧困地區的發展狀況,因地制宜,把優勢產業和特色產業發展起來。注重提升貧困地區自我發展能力,切實做好扶貧產業融資。對產業精準扶貧貸款實行全面管理,進一步完善扶貧產業帶動貧困人口脫貧的利益聯結機制。大力支持貧困戶以及當地專業大戶、合作社、龍頭企業等各類農業經營主體,積極發放扶貧貼息貸款,對產業產業貸款風險。
金融創新是解決貧困地區資金難的最直接有效的途徑。金融創新要求其金融體系和金融產品都要符合貧困地區的生產發展情況,帶動當地的扶貧項目,激發貧困人群的自我發展,實現可持續脫貧;穩定發展環境,更好地完成脫貧攻堅任務。
加快金融創新,要積極培訓科技金融、互聯網金融和綠色金融等新興金融。
科技金融,加強各類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的科學集成,為貧困地區的科技企業提供有針對性、發展性和系統化的金融服務。采用各種方式支持當地科技型的中小企業發展,如入股分紅、貼息、擔保等,為當地科技企業提供堅實的保障;加強銀行、企業和科技互動,尋找新的合作機會,建立新型科技企業投資、融資平臺。對誠信可靠的企業,提供信用擔保的金融服務,降低貸款和融資門檻。
在貧困地區發展互聯網金融。利用互聯網以及手機上網的的廣泛使用,實施互聯網和金融相結合的戰略,有針對性地為有條件的、各行業的企業提供信息技術和線上線下的服務,完善互聯網金融服務。利用新時代發展迅猛的電子科技技術,加強金融機構和互聯網企業的合作,充分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等信息技術,根據貧困地區不同的客戶類型以及不同的客戶需求,創新金融產品和市場層次,多元化滿足脫貧攻堅的需求,形成良好的金融和互聯網互補的格局。
堅持綠色金融,建設能效融資、碳排放權融資等創新型金融服務,建設綠色金融體系。與當地的環保機構互相合作,充分發揮征信體系系統在環境保護方面的激勵和約束作用,對綠色產業提供綠色金融貸款、綠色金融貸款貼息和擔保,對貧困地區的加工企業、優勢產業和農副產品企業等進行綠色評級等手段,政府部門政策引導,聯合金融機構進一步發展綠色信貸服務,推動和鼓勵企業創新用能、排污、碳排放和用水的綠色管理策略。
1.強化組織保障,落實責任分工。成立金融扶貧專案小組,挑選有經驗有激情的黨員領導組織,金融機構派專員協助,統籌協調和推進貧困地區金融扶貧工作,確保各項方針政策有效實施。
2.加強監督,強化政策導向。金融助推脫貧攻堅建立和完善金融扶貧的監督制度,及時了解工作進展和存在的問題,并及時通報。
3.加強宣傳,營造良好氛圍。由政府機構組織,金融機構協調,積極探索適合貧困地區居民的金融宣傳方式,注重加強貧困地區金融知識宣傳點建設,加大貧困地區金融政策的宣傳,提高貧困地區金融消費者的素質和風險辨別能力,深入推進金融消費權益保護環境評估工作,維護貧困地區金融消費者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