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梅 張心放
(中國人民銀行新余市中心支行,江蘇 新余 338000)
隨著預算管理制度改革的不斷深入,人民銀行預算作為政府預算的重要組成部分,人民銀行預算管理日趨規范化、精細化、透明化。但是,在基層央行在預算管理履職過程中,存在預算績效評價結果應用不足、橫向溝通不暢等問題,為此,我們分析存在問題,對基層央行如何順應預算管理制度改革的變化,在預算管理更好地發揮應有作用提出相關建議。
自2015年起,基層央行預算從一年周期預算調整至三年滾動中期預算。三年滾動中期預算保證了預算的連續性及完整性,同時也加大了預算的工作量及難度。基層央行也須從實際履職需求出發,將基層央行預算周期與業務規劃周期保持一致,根據業務的發展變化不斷調整和變化,使預算與實際情況相適應,達成預算目標與中長期業務發展目標趨同,不斷發揮預算控制作用,以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從基層央行預算實踐來看,編制內容主要包括人員經費支出、公用經費支出和行政事業費支出等。在預算過程中運用定額、定量、定員管理工具,控制履職成本,保證預算的準確性。人員經費預算根據人事部門下達的工資總額,綜合考慮住房公積金、醫療保險、養老保險費用計提以及退休費等情況進行預算。在公用經費方面,通過歷年來的公用經費支出情況,核定出人均消耗水平,測算出日常運轉成本,結合實際工作履職需求進行測算。在行政事業類方面,根據“統籌規劃、確保重點”的原則進行預算,結合三年業務發展規劃,保證重點項目支出,確定預算金額。
在預算指標下達后,基層行嚴格按照預算指標執行,日常預算支出不得突破核定上報。會計部門密切跟蹤項目及資金的進展情況,及時與職能部門溝通協調,保證預算指標的使用均衡。每月測算預算指標的執行的進度,對于指標完成進度過快進行實時跟蹤,對于完成進度緩慢情況進行重點提示,分析其原因,并針對存在問題,進一步提出改進的措施及建議,及時做好反饋工作,保證預算目標的順利達成。
根據《中央部門預算績效目標管理辦法》,人民銀行績效評價項目由試點項目向全部項目推進,實現了績效評價項目全覆蓋,評價指標日趨完。項目績效指標設置三級指標,逐級分解,分別從產出、效益及滿意度等方面進行評價,實行百分制進行評分。基層行根據項目資金使用情況及完成效益情況逐條進行評價,并將評價結果進行及時反饋,不斷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評價結果和預算安排有機結合機制尚未建立,在績效信息公開、績效問責等方面進展較慢,導致預算績效管理的實際成效大打折扣。一是預算結果的粗略化影響結果應用效果不佳。從當前預算績效管理指標體系設計來看,績效管理評價側重結果分析,大多為一些定性結果,如:滿意,不滿意,達標、不達標等。這也直接影響績效管理結果的使用,對于預算管理精細化作用不大。二是預算績效評價信息化建設比較滯后,制約績效評價結果的運用效果。現有的績效評價方式都停留在手工方式,通過手工填制自評表,撰寫自評報告形式,導致預算績效評價結果透明化及共享程度較低。
預算管理是一個強大的信息系統,不僅要收集大量基礎數據,還要做大量細致、深入、繁瑣的調查研究以及測算、分析、研究工作,涉及包括經濟、管理、統計、社會、文化以及各個領域的專業知識,需要大量能開展各方面工作的復合型人才。目前這方面的專業人員普遍匱乏,現在預算管理人員都是由會計財務科工作人員兼任預算管理工作。培訓也僅限于政策制度層面,具體專業知識的培訓還比較缺乏,也嚴重制約預算管理工作的質量。
預算涉及內容較多,既需要掌握總體的業務發展規劃,也需要測算具體業務的行政成本。會計財務部門在預算編制及執行過程中,因職能部門配合不力,橫向信息交流不暢,出現預算編制沒有考慮全面,預算項目有所遺漏的情況,或是出現由于職能部門未經過精細測算,導致預算金額與實際履職支出金額差異較大等情況。
一是加強績效評價信息化建設,實施內部共享機制。減少項目績效評價手工化操作,通過績效評價信息系統,科學合理評價分析,自動產生預算績效管理評價結果,提高績效評價的準確性。二是建立績效結果的反饋機制,優化資金使用效益。在項目績效評價的基礎上,總結經驗,完善操作,并以此作為下一年度項目資金分配的重要參考依據,評價結果運用到統籌安排項目支出中去,優化財政支出結構,不斷提高評價結果應用的廣度和深度。三是形成預算管理制約機制,強化責任意識。加強對預算編制、預算執行、預算績效評價全過程進行有效監督。增強事權部門成本效益意識,對于效益低下的項目敢于問責,營造“花錢必問效,無效必問責”氛圍。
建議結合新預算法的頒布實施,開展預算管理專項培訓,邀請相關部門的專業人士對最新預算管理理論及政策進行培訓,增強培訓的專業性。在培訓對象方面,可以將涉及到預算項目使用及管理的人員納入培訓對象,增強央行員工預算管理責任意識,進一步提升基層工作人員對預算管理理論、重點支出項目績效評價和部門預算管理綜合績效評價等實際操作程序的認識,提升工作能力和業務水平,拓寬預算管理工作思路。
一方面,在制度層面,建立橫向預算聯系制度,明晰各部門的責任,分解預算任務,形成定期溝通機制。建立預算聯絡員制度,在各部門選派業務骨干固定擔任預算聯絡員角色,負責本部門的預算工作,預算聯絡員承擔對本部門的預算項目測算及監督職責。另一方面,會計財務部門定期召開預算協調會議,對有關預算工作進行分解及部署,及時了解項目的進展情況及存在相關問題,共同探討相關建議及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