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小芬
(陜西秦農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陜西 西安 710000)
反洗錢,是指為了預防通過各種方式掩飾、隱瞞毒品犯罪、黑社會性質的組織犯罪、恐怖活動犯罪、走私犯罪、貪污賄賂犯罪、破壞金融管理秩序犯罪等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來源和性質的洗錢活動。目前,常見的洗錢途徑廣泛涉及銀行、保險、證券、房地產等各種領域。基層農村信用社作為服務“三農”的主體,受客戶盡職調查難、專業反洗錢人員缺乏、反洗錢崗位機制不健全等多因素影響,在開展反洗錢業務中面臨的問題尤為突出。如何解決這些難點問題,以便更好地開展反洗錢業務,完善反洗錢防控措施是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重點。
第一,基層農村信用社對客戶的了解,大多局限于客戶開立賬戶時所提供身份證及營業執照等有限資料,對客戶實際的經營狀況、關聯企業、資金往來對象、營業范圍等方面無法深入的了解和認識,進而很難按照“一法四規”中所規定的要求來獲取到“完整的客戶信息”,從另一個角度看,“可疑交易報告”的規定在基層成為一紙空文,缺乏實際可操作性,難以將工作落到實處。第二,由于客戶對反洗錢的重要性認識不夠,信用社在盡職調查全面了解客戶信息時難以獲得客戶的認同,個人客戶認為自己的錢自己有自由支配權,不愿意受信用社的約束,而企業客戶認為相關企業經營業績、資金流向與流量均是商業機密,信用社不能隨便了解、干涉。
基層信用社開展反洗錢業務需要占用人力、物力、財力,成本消耗大,只有成本消耗無法獲得收益,甚至有可能因為反洗錢丟失優質客戶。在反洗錢工作中,就經常出現客戶對反洗錢工作產生誤解,客戶認為銀行在“竊取”自己的商業機密。為了避免被“竊取”商業信息,部分客戶甚至主動申請撤銷在信用社開立的賬戶,而選擇到其他金融機構開戶,這樣就造成了客戶流失、存款減少、業務收入降低、經濟效益受到影響。
第一,基層信用社沒有設立專門的“反洗錢”崗位,實際工作中大多由柜面人員兼職,這些人大部分并不熟悉反洗錢業務,加之信用社并沒有將反洗錢和柜面基本業務有機結合,柜面人員往往認為反洗錢是份外事,洗錢犯罪與自身關系不大,無形中給洗錢犯罪留下“場地”。第二,由于反洗錢工作社會參與少,信用社與人民銀行、司法部門協調機制好還未有效建立,面對洗錢犯罪查處難度大。
反洗錢工作是一項專業性極強的工作,洗錢犯罪組織具有嚴密的組織性、隱秘性,大多采用復雜的金融手段和種類繁多的金融工具,設立各種難以辨別的企業實體進行洗錢犯罪。基層信用社缺少精通金融、計算機、結算專業知識的人員,在具體工作中無法對可疑支付交易數據的識別、提取及技術處理、分析、研判,難以達到反洗錢工作的要求。
加強反洗錢工作宣傳,讓客戶了解洗錢犯罪造成的危害,充分認識到反洗錢工作的重要性,積極參與到反洗錢活動中。基層各信用社網點可以進村入企發放人民銀行制作的反洗錢法規宣傳頁,向客戶講解反洗錢法規條款內容,提高客戶反洗錢認知度;同時,制作反洗錢業務相關視頻,通過電視、網絡進行播放,最終獲得客戶的認同,做好工作。
將反洗錢檢查納入對公業務、個人業務、結算業務等日常檢查中,對反洗錢中重點風險領域、關鍵部位有重點的開展監督檢查,針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及時進行整改,有效提高反洗錢工作水平;同時,積極與人行、司法機關、公安機關、稅務機關進行夠溝通聯系,嘗試建立夠溝通聯系機制,對基層信用社發現的疑似洗錢犯罪行為,多部門聯動,重點打擊,快速查處。
通過多種形式定期組織員工認真學習反洗錢相關業務知識,提高基層員工對反洗錢工作重要性的認知。同時組織員工采取集體學習或自學的方式學習相關案例,明確嚴格按照制度流程處理業務的重要性,掌握操作流程中的高風險環節,切實增強識別和預防洗錢犯罪的能力。利用每年員工招聘的機會,引入一批精通結算、計算機、金融學、法律、外語的專業技術人才,并充實到基層信用社,提高基層柜面人員對可疑支付交易數據的識別、提取及技術處理、分析、研判。同時,應加強反洗錢業務操作人員的職業道德和法紀教育,切實有效的防范洗錢犯罪在基層信用社的發生,保證資金安全。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快速推進,洗錢犯罪活動愈發猖獗,危害著國家金融安全。基層農村信用社作為服務農村的“金融主體”,必須加強反洗錢工作的力度,提高反洗錢工作水平,建立一支專業化、高水平、能打硬仗的反洗錢隊伍,為基層農村金融安全保好駕、護好航,為國家金融安全作出自身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