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俏也 麻桂新
(沈陽工學院,遼寧 撫順 113000)
所謂的企業培訓就是企業或針對企業開展的一種能夠提高員工素質、能力、工作績效和對組織的貢獻,而實施的有計劃性以及有系統性的培養和訓練活動。目的就是使員工的知識、技能、工作方法、工作態度以及工作的價值觀得到改善和提高,從而激發出員工最大的潛力來提高個人和組織的業績,并且推動個人與組織的不斷進步,從而實現組織和個人的共同發展。
目前來看我國中小企業的數量雖然有很多,但是大多數規模都比較小,所以培訓工作也就存在了各種各樣的問題。直至今日,我國中小企業培訓的效果不佳,而且培訓工作也不夠規范化,使培訓效果并沒有達到預期的理想化。而且大部分中小企業并沒有從根本上認識自身存在的問題,也沒有從實際出發,更沒有考慮到員工的實際情況。許多中小企業在對培訓方面存在著很多誤區,對于培訓的重要性認識不夠,而且沒能與企業的長期發展相結合起來。
目前大部分的員工是不愿意進行培訓的,而且有的就算培訓了也并沒有什么改變。結果就是企業投入了人力財力物力,然而并沒有效果。部分企業將培訓當作解決問題的一種方式,出現問題就進行培訓,沒有連續性。讓員工有一種培訓是可有可無的錯覺感。
對培訓效果的考評檢驗僅局限在對培訓本身的內容或過程,沒有與實際工作結合,培訓從實踐中來,但是沒回到實踐中去。沒有從企業的整體效益和戰略目標的高度上去考核和評估培訓效果。評估都是就事論事的評基本上沒有把企業的戰略目標和長遠發展囊括進來,這樣做的結果是培訓與企業戰略目標相去甚遠。
在企業中存在一個誤區就是認為只需要給基層員工進行培訓,對于管理層的培訓是少之又少。在某些企業領導眼中,這些中高層管理人員是資歷夠高而且具有一定得經驗的,是不需要培訓,培訓是會浪費他們的時間與精力。
在給員工培訓之前應先做好科學的需求分析。因為需求分析是培訓工作中的首要環節,需求分析的準確性可以直接決定了培訓的合理性與有效性。所以,企業想要達到培訓的預期效果,讓培訓變得更有意義,就要保證培訓需求分析的目標明確。培訓內容應與員工崗位需求以及自身意愿緊密結合,分層次并且有針對性地進行。如果企業鼓勵員工的個人發展,提供與員工個人發展有關的培訓課程,毫無疑問會受到員工的好評。
培訓效果評估不僅可以監控此次培訓是否達到了預期的目的,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對以后的培訓進行改進與變化。通過現狀與目標之間的比較,不但能有效的促使員工達到預期目標,大大提高培訓質量,而且能為下一階段的培訓計劃提供相應的依據。員工培訓要建立行之有效的績效考核體系,要有長期性和穩定性。要把薪酬激勵、職務晉升與培訓掛鉤,在用人機制上打破原有的條條框框,在政策方面,建立健全有利于人才發展的培訓和用人機制,激發人才內在的活力。
企業管理者對企業培訓的重視程度不僅直接影響培訓工作的開展與效果,還決定了培訓工作實施和培訓效果轉化的程度和質量。企業領導者應從根本上重新審視培訓的職能,并且要積極參與能提升自身技能與素質的培訓。
因此,中小企業要充分認識到員工培訓的重要性,并且合理的采用企業培訓方法,還要對培訓內容、培訓方式等各方面進行不斷的探索與研究,這樣中小企業才有更好發展的空間。
作為人力資源開發的關鍵性工作,員工培訓是企業長期發展的基礎和保障。中小型企業若要想真正地規范起來,就要應該找到一個適合自身的管理模式。企業把員工培訓放在戰略地位上給與重視,不斷給員工注入新動力,用新的文化、新的知識對員工進行有效培訓,是每個渴望長遠發展企業應該不斷努力去做的重要工作。客觀認識培訓工作的重要性,采用科學合理的培訓方法,針對企業自身特點和員工的需要進行培訓。我國的中小企業在培訓方面確實存在著很多問題,企業只有認識到自身問題并解決問題,才能使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得到提升,進而達到可持續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