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霞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胸科醫院,北京 101149)
2017年10月24日,財政部印發了(財會[2017]25號),并要求2019年1月1日起施行。以上基本準則還有配套制度的相繼實施,充分說明政府會計改革走向了新的階段,同時也意味著事業單位將全面進入政府會計新時代。
長期以來,我國政府機關以及各類事業單位中都有共同的會計辦事準則——《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除此之外還分別遵照著各種各樣的行業標準、制度、辦法。由于這些制度規定缺乏系統性、全面性與協調性,很難提供信息確鑿無誤的政府財務報告,對加強社會監督也沒有太好的辦法。而這次政府會計改革是從基本準則、準則和應用指南等具體方面組成的系統協調、科學規范的政府會計制度體系。
在政府會計系統構建中以“雙線運行,一個目標”為框架,明確提出了“雙基礎”的財務核算模式,即預算會計以收付實現制為基礎,財務會計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獨創了“3+5要素”的會計核算體系。把預算收入、支出還有預算結余三個方面作為預算會計核算以及監督的基本內容;把資產、負債、凈資產、收入還有費用五個方面作為財會計核算以及監督的基本內容。政府會計信息披露大致可分為決算報告還有財務報告的“雙報告”模式,會計改革從提高預算、財務、績效管理等的基本管理能力以及提高資金使用效益方面做足了文章,為以后政府報告信息披露做了基礎性工作。
一方面,通過確立雙基礎、雙體系還有雙報告的核算模式,將政府會計中財務會計同預算會計的工作重點區分開來,兩種會計在財務報告清晰度、預算編制及執行兩個不同的方面反映出了優劣。另外,財務報表與決算報表之間存在勾稽關系等,體現了預算會計和財務會計相輔相成、密不可分的特征。這種新關系區別以前老制度的老關系,將預算會計與財務會計融合到一起,但是又不乏個性,是一種制度的創新。
企業決策層就是企業的領航人,俗話說:“火車跑的快,全靠車頭帶”,可見車頭的作用是多么的重要,在企業當中,企業決策層就是比方是火車的火車頭,帶領整個企業駛向遠方,方向對否全憑決策層的引導。在政府會計改革前會計信息披露的工作中,好多企業領導層根本不重視會計信息披露工作,甚至有些領導覺得進行會計信息披露是多余的,是浪費錢不見效益的,這些都是短視的行為,也是不負責任的領導,領導層的認識或者重視不夠是我國會計信息披露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之一。
縱觀我國很多企業會計信息報告,大多企業的會計信息披露主要是以文字性內容表述,很少有以量化的形式表述,比如用貨幣計量的方式進行表達,很少有這樣的企業,即便是對于這些大型上市企業也是如此,其余的那些中小型企業更是不樂觀。
在政府會計改革前,國家仍未出臺相關法律法規來統一會計信息披露模式或者標準,各自企業都是按照自己的理解進行信息披露,更有些企業本身對信息披露就有抵觸情緒,加之國家未出臺統一的標準,對此,這些企業便是糊弄行事,基本都是例行公事,沒有實質性的東西;另外,這樣以來,導致一個局面就是各大企業沒有統一的標準,同行業之間就沒有一個標準進行評判或者對比,導致會計信息披露規范性不夠,可比性不夠。
在政府會計改革前,正是由于國家并未出臺相關披露標準,因此,雖然國家一再強調鼓勵企業在信息披露時披露一些企業實質性的內容,如環保的負債、成本、費用、績效等核心內容,但是由于強制性不夠,只是鼓勵或者光憑企業自愿,目前來講,從這個方面來講,很少有企業披露這些核心內容,這就導致了企業會計信息披露不完整或者完整性不夠
正是由于以上問題的存在,導致現在企業在進行會計信息披露時,不愿意披露環保研發、投資項目的成本研究及環境訴訟等等,這些相關性信息沒有,導致這些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時不系統,各部分披露內容顯得相對獨立,關聯性不夠,或者相關性不夠。
在政府會計改革前,各大企業在進行會計信息披露時只是企業自身在國家的要求下進行信息披露,沒有相關行業標準,沒有國家標準,沒有第三方監督或者制約,數據不可靠,意味著這些企業的環境會計信息的披露價值不大,因為一些含有水分的數據披露有什么意義呢?
在政府會計改革前,好多企業領導層重視不足,很自然的就會出現對其信息披露人才的不重視,甚至根本就沒有相關人才,如果企業目前的會計信息披露人才不足或者沒有,就要積極培養或者引進一批會計人才,專門從事本企業的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工作,把會計信息披露工作作為本企業非常重要的工作來做。
在政府會計改革前,我國會計信息披露很大的問題就是監管缺乏,各自為戰,沒有監管約束,使得信息披露很大的層面是流于形式。社會監督的作用不能低估,目前,社會輿論和社會監督的力度我們都是有目共睹的,尤其是在網絡這么發達的情況下,什么壞事、丑事還沒有見諸報端,就已然在各大網站可尋了,可見社會監督的作用是相當驚人。
在政府會計改革前,會計人員素質不高,缺乏專門的培訓或者根本就不是本專業的人員,企業為了流于形式臨時安排人員進行會計信息披露工作,加之本身國家層面或者地區行業層面的會計信息披露指南就缺失,然后會計人員素質相對低下,更有甚者干脆看不懂或者不了解信息披露的一些術語或者業務知識。
政府會計改革后,建立了統一的制度和體系,要求企業建立會計核算機制,需要在會計核算機制上進行根本完善,這才是企業長足發展的根本,也是解決目前該公司會計信息披露的窘境之捷徑。
政府會計改革后,要求企業設計出一套符合自身發展的且對社會和企業都有利的科學合理的會計信息披露模式,并形成長效機制,進行約束并貫徹執行。
政府會計改革后,要想從根本上解決目前企業會計信息披露不完善的現狀,就需要聘請專業機構和有資質的人士進行專門設計,設計出一套適合自身實際的會計信息披露模式和內容。
新舊會計制度的銜接工作是至關重要的,新制度不能很快用于工作中去,要結合新制度在新制度正式實施之前,做好銜接工作,處理好新舊制度的異同之處,全面提高醫院的會計管理水平,提升醫院綜合管理能力,如遇特殊問題,需要結合新舊制度的特點,在全面理解新制度的基礎上,做好銜接工作,修改醫院的各類相關財務管理制度,提高醫院的經營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