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愛芬
(云南省曲靖市富源縣煤炭局,云南 曲靖 655000)
云南省是中國的資源省份,煤炭資源存儲量豐富,位于全國前列,已探明的煤炭總存儲量達到300多億,預測能達到400億以上,煤炭行業是云南省經濟發展的基礎能源行業,其發展對地區的經濟發展起到重要的支撐作用,在改革開放以來,三個產業的增加值呈現跨越式增長。
云南省發展煤炭資源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因此云南省作為一個資源節約型的城市,在未來的時間內很難能夠發生轉變產業結構轉型。煤炭價格的持續降低會使得煤炭產業得經營產生一定得困境,這樣能夠制約云南經濟得發展,而且云南省近些年GDP增長速度的增速十分緩慢,在全國排名靠后,這與云南省作為煤炭大省的資源條件是不符合的。因此,研究當前云南省煤炭資源存在的問題以及解決的對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與現實意義。
從整個煤礦資源的分布來看,云南省的煤炭資源主要分布在曲靖、麗江、紅河等區域,較為稠密,曲靖市發現的煤礦達到447,超過云南省煤礦總量的40%,迪慶等地區的煤炭資源分布較少。從礦產數量和綜合產能來看,曲靖、紅河喝大力為煤炭供應的主要區域。
2017年,云南省煤炭行業實現工業總產值447.57億元,同比增長24%;實現現價銷售產值446億元,同比增長25.5%。2017年,全省共生產原煤3921.4萬噸,同比下降2.7%;生產洗精煤1188.10萬噸,同比下降7.1%。2018年1—7月,全省煤炭行業實現工業總產值258.75億元,同比增長10.87%;實現現價銷售產值258億元,同比增長11.60%。
總體上看,云南省的能源結構以煤炭為主,但是產業的發展依舊以粗放為主。煤炭產品的加工程度不深,廣度缺乏,產業鏈單一,煤炭產品的附加值低,“十二五”期間洗精煤產率增長速度降低,由于地理環境因素,資源分布等,導致云南省的煤炭行業發展面臨困境,煤炭資源的供需矛盾突出。
云南省雖煤礦資源豐富,但是相比北方的山西和甘肅等省份,資源存儲依舊較少,并且因為區域構造原因,煤炭資源分布不均,開采難度大。近幾年,國家為了走可持續發展之路,加強對煤炭行業的約束力,煤炭行業的政策法規不斷,促使煤炭產業進行轉型,向規模化和集約化發展,但是在轉型的過程中,一些傳統的煤炭行業因轉型困難,面臨著關閉重組,給地方煤炭企業帶來沖擊,影響了煤炭行業的轉型,不利于地區經濟發展。
由于云南省煤炭行業發展特殊性,煤炭開采難度大、礦難發生頻繁,并且隨著物價的上漲,煤炭企業承擔了更多的稅賦,各種稅費達到企業整個銷售收入的20%以上,企業的盈利空間變小,煤炭行業的發展面臨困境。
中國煤炭的分布情況是北方的煤炭資源比較豐富,其中內蒙古、陜西省、陜西省、河南省、甘肅省、寧夏省等等六個省份是產煤大省,其中所產的煤炭資源占據全國煤炭資源的50%左右,除此以外,在中國的南方地區,煤炭資源主要是集中在貴州、云南、四川三個省份的,這三個省份的煤炭占有量能夠占到總共資源的90%,煤炭資源的整體分布存在不均勻現象。同時,各個省份之間也存在激烈的產業競爭,尤其是當前我國正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正處在高速向著中高速的換擋時期,經濟發展整體都在放緩,因此市場對于煤炭的需求量下降,從而導致煤炭相對過剩,各個省份的煤炭都進入到了共同的困境。
可替代能源的開發與利用,也是煤炭需求量下降的主要因素,因為能源問題是世界性的大問題,世界上的主要能源包括煤、石油、天然氣等等。這些都屬于化石燃料,而且還是不可再生資源,而且在燃燒的時候會向大氣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和大量的煙塵,這些都破壞了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當前我國新能源和可替代能源的研究方向主要是氫能、核能、太陽能、風能等等10種能源,這些能源對環境的影響比較小,屬于清潔能源。
煤炭的附加價值指的是通過流通營銷、腦力勞動和工藝設備加工等等一些方式,能夠創造超過煤炭本身價值的那部分價值,而其中云南省的大部分煤炭產業一直都是以開采原煤、銷售原煤為主,其中附加價值比較低,而且競爭力不強。云南省的煤炭資源的發熱值比較低而且煤炭煉制油的技術也沒有辦法應用到實踐中,這些都使得煤炭資源的附加價值的提升比較困難,因此從整體上看,云南省的煤炭資源的附加價值有待提升與開發。
政府的合理引導,規劃布局,帶動地方煤炭企業的轉型發展,營造規范合法的煤炭開采環境,提高資源利用率。對于新建煤礦,政府需加強監督,努力幫扶,既要嚴格監督煤炭企業的機械化生產,減少礦難產生,遏制違法違規行為,也要鼓勵煤炭企業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引起新的開采技術,提高開采人員的專業技能,加強企業的集團化、集約化管理。
國內國際形勢對于云南省煤炭資源的發展勢必產生一定的影響,但是云南省要能夠根據市場需求,合理的確定發展規模,改變過去由于盲目生產而導致的云南省煤炭產量相對于市場需求量產生的產能過剩。
努力實現煤炭產業的大循環、深加工、再利用是當前煤炭資源的價值向著深度加工、高端化轉變的主要方向。因此需要一手抓原料,從單純的燃燒模式向著新型發展模式轉變,將原本的輸電、輸煤變為輸油、輸氣。在煤炭的供應上,能夠實現多樣化、高端化的發展。
煤炭利用率的提升不僅提高了產業附加值,還能節約能源,實現煤炭的供需平衡。實施有效的激勵機制,完善能源輸出認證體系,大力推廣煤炭技術。積極引導企業依靠技術創新,優先購置節能環保設備,強化科學研發,減少煤炭在生產流通消費等環節的不必要損失。利用宏觀調控政策,實行必要的法律法規,形成全社會節約煤炭資源、合理使用煤炭資源的良好氛圍。
云南省的煤炭企業,一方面要能夠發展煤炭產業,運用技術手段提高煤炭的使用效率,減少資源損耗,另外還要注重推進非煤炭產業的發展。非煤炭產業主要包括冶金產業、裝備制造業、建筑建材產業等等。云南煤炭產業還要進一步促進相關的旅游服務業的發展,云南省作為我國西南地區的重要省份,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充分利用當地的自然資源優勢,發展旅游業,帶動地區經濟發展,比如設立煤炭小鎮服務區、煤炭旅游區等等,以便能夠提升云南作為煤炭大省的國際知名度。
讓“能源走出去”戰略成為中國對外活動新的亮點,云南省位于我國西南邊境,魚緬甸、老撾等交界,與他國簽訂了專項協議,在石油運輸、道路建設、生物質能等領域進行合作,降低對煤炭的使用,讓云南在保衛國家能源安全中發揮著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