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敏
[摘要]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與網絡技術的日益普及,使得人類社會跨入了信息化網絡時代。高校是培養人才的搖籃,在當前時期,高校必須要與時俱進,不斷在教育中普及和借助信息化網絡時代的新媒體技術與相關資源,來實現高校教學模式的有效變革。尤其在其高校應用文寫作教學實踐中,高校必須要善于整合新媒體資源,進一步挖掘新媒體對于高校應用文寫作教學的意義和價值,并找出當下高校應用文寫作教學存在的問題,從而通過對教學模式、教材內容等方面的有效改革,來不斷提升高校應用文寫作教學實踐的效果。
[關鍵詞]新媒體;應用文寫作;教學
[中圖分類號] 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5918 (2017) 14-0131-03
doi:10. 3969/j.issn.1671-5918. 2017. 14. 049
[本刊網址]http://www.hbxb.net
當前,應用文寫作已經滲透到了生活換個工作中的方方面面,應用文寫作已經成為高校學生在社會生存中急需掌握的重要技能之一。因而高校必須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應用文寫作教學能力,尤其是要緊隨信息化網絡時代的步伐,不斷在應用文寫作教學實踐中運用新媒體技術與相關資源,來培養學生學生對應用文寫作的學習積極性和提升其這方面的學習質量。目前,高校應用文寫作教學還存在很多問題,如還在堅持傳統教學模式,而且應用文寫作教學素材與各專業通用度較低。因此為了有效解決這些問題,在新媒體背景下的應用文寫作教學實踐中,高校要改變教學模式,可以實施小班授課及小組教學,并結合專業不同,提供與之對應的教學素材,當然還可以不斷整合媒體資源,提升教學素材的時代性和豐富性,最后必須注重情境導入,在教學中挖掘微課等新型教學方式。
一、新媒體對于高校應用文寫作教學的意義和價值
(一)新媒體促進教學方式的創新及轉型
應用文寫作是當代大學生應該具備的一項重要能力。近年來,應用文寫作教學備受高校重視,特別是新媒體的不斷發展和進步,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作用于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學生需求為之提供多樣化的媒介渠道,從而極大地促進了應用文寫作教學方式的創新和轉型。在這種背景下,學生可以借助于微信、博客、各類學習APP等手段來進行應用文學習,在課堂上他們還可以通過視頻、影音、圖片等方式來進行學習,滿足了他們多元化的學習需求。總而言之,新媒體極大地促進了高校應用文寫作教學的轉型和創新,這是教育現代化變革的必然結果。
(二)新媒體為教學資源整合提供了支持
新媒體具有較強的豐富性、即時性和快速性,這為高校應用文寫作教學提供了豐富的教學資源和教學素材,有助于全面提升應用文寫作教學質量。第一,應用文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其多取材于社會熱點、新聞,而新媒體自身即是信息的傳播渠道,能夠在短時間內聚集起大量的新聞資源,這為新媒體寫作教學提供了便利和支持。第二,從應用文教學資源來看,它需要大量新鮮的內容和素材,而新媒體能夠在第一時間實現這些內容的推送,通過搜索引擎可以自動匹配這些素材,更好地為應用文寫作教學所服務,這在根本上提升了教學效能。因此,新媒體的存在為教學資源整合提供了支持,從而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二、當前高校應用文寫作教學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傳統教學單一、封閉,影響教學質量提升
從當前高校應用文寫作教學來看,傳統教學方式過于單一化和封閉化,不利于應用文寫作教學質量提升。大班授課是應用文寫作教學的主要形式,新媒體的滲透性明顯不足,盡管不少課堂也充分運用到了新媒體教學手段,但是僅限于教學課件的使用及相關教學視頻的播放,新媒體自身的信息搜索功能和傳輸功能并未得到最大化地開發,讓應用文教學始終處于被動局面。與此同時,這種封閉性的教學方式阻礙了學生積極性的發揮和學習興趣的提升,降低了應用文教學效果。
(二)應用文寫作教學素材與各專業通用度較低
應用文寫作是一門與現實應用聯系十分緊密的學科,其教學的意義在于通過課堂理論學習,最終更好地服務于社會實踐。因此,應用文寫作素材必須要與專業課程要求相一致。但是當前高校應用文寫作教學素材與各專業通用度較低,銜接性不夠緊密,無法立足于專業特點來為之設定有效的寫作訓練題材,很難有效服務于專業實踐。總之,應用文寫作教學素材與專業通用度較低這一問題,阻礙應用文寫作教學質量提升,影響了專業發展和進步。
(三)應用文寫作教學資源陳舊,時代特征不足
當前高校應用文寫作教學資源陳舊,時代特征不夠明顯,是教學中出現的重要問題。當前不少高校應用文寫作教學素材依舊以課本素材為主,教學內容單一化,素材的靈活性、時代性不足,更新周期較長,很難充分地與時代發展保持同步。這樣就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高校應用文寫作教學素材的整合,無法與現實應用結合起來,阻礙了應用文寫作教學效能提升,影響學生應用文寫作學習。
三、新媒體背景下高校應用文寫作教學實踐思路
(一)改變教學模式,實施小班授課及小組教學
隨著新媒體技術的蓬勃發展和普及,新媒體教學已成為高校的重要教學方式,雖然新媒體教學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學效果,但是很多高校為了節約教學成本,如人力資源、硬件資源,都實行大班教學,雖然像一般的公共基礎課程能適應這種教學模式,但是對于應用文寫作課程來說,其展現的教學效果卻并不太好,因為應用文寫作不僅注重理論知識傳輸的架構性和通俗性,也注重實踐過程中的實用性與易操作性,很明顯這種重視實踐教學的課程如果進行大班教學,教師因為在管理中難以面面俱到,將很難掌握學生具體的寫作情況。因此高校要改變應用文寫作的大班教學模式,可以實施小班授課以及小組教學,這將直接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尤其要注重小組教學,即在課堂上將學生進行分組,每組十人以內,上課的時候他們都坐在一起,并設立組長。這種教學模式將方便教師開展各種教學活動,并有助于師生之間和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endprint
(二)結合專業不同,提供與之對應的教學素材
要想有效提升高校應用文寫作教學質量,就必須要結合專業不同,為之推薦相對應的教學素材,從而保證專業應用文寫作訓練的有效性。高校不同專業對于學生寫作技能要求不同,信息技術、電子工程、數控等理科專業,經管、財務、旅游等文科專業,都需要有針對性的教材設計,從而保證應用文寫作教學的實踐性。因此對于這一情況,高校必須結合專業不同,對每個專業對應的崗位進行調查分析,然后在每個專業的應用文教材中補充對應的真實案例,從而讓學生能掌握到更為專業性和實用性的應用文寫作知識。這不但有利于學生們的專業學習,而且也為他們將來的就業提供了某種意義上的有效服務。
(三)整合媒體資源,提升教學素材的時代性和豐富性
隨著新媒體在網絡時代的迅猛發展和其資源類型與內容發生的巨大改變,在應用文寫作中對新媒體資源的使用正不斷消解應用文和其它文體間的界限,讓應用文內容開始具備新的時代特征。應用文是與我們日常工作、生活有著緊密關聯的,一種具有固定形式的交際性和實用性文學體裁。而當前,許多網絡文學作品和文章都偏于應用化,再加上某些網絡流行語體的出現,都使得網絡新媒體在逐步影響應用文寫作范式,引領其寫作潮流。因此在這種形勢下,必須對傳統的應用文寫作范式進行革新,要注重運用新媒體資源,尤其要通過整合這些資源,來為高校應用文寫作教學實踐提供豐富的素材內容。例如可以在新媒體背景下高校應用文寫作教學實踐中,多借鑒新媒體資源里的微小說、電子簡歷、網絡教學資料等資源內容形式,從而來為應用文寫作提供優質的教學素材。
(四)注重情境導入,挖掘微課等新型教學方式
多數情況下,應用文寫作是一個枯燥乏味的過程,由于要與日常的工作和生活發生關聯,因而教學過程中,必須要多補充具有實用性、現實性的教學內容材料。例如在進行應用文公文格式的講授中,一些例文資料僅僅有正文內容,再加上多數教材內容陳舊,這就要求教師必須要對教材做出針對性地調整,可以在海量的新媒體信息資源內容中篩選出一些公文式的熱點新聞資源,來補充教材內容,然后將這些內容作為微課等新型教學方式的學習資源,只要在課堂上利用投影儀,就能將完整化、規范化的公文內容展現在學生面前,從而為學生創設出一個非常生動的教學情境,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尤其要特別注重利用微課這一教學模式,來創設優質的教學情境。具體過程是,教師將當前備受關注的新聞內容進行公文化加工,然后錄制進20分鐘以內的視頻里,要注意的是,視頻內容應該要分解成幾個知識模塊,然后利用信息設備在課堂進行放映,于是一種聲情并茂的教學情境就被創設了出來,這樣不但方便學生在課堂進行高效的觀看學習,也有助于學生通過下載在課后重復學習。
結語
新媒體的發展為高校應用文寫作教學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打破了傳統應用文寫作教學單一、封閉的弊端。將新媒體手段運用到高校應用文寫作教學實踐中去,實現優秀新媒體資源的介入和信息化教學手段的更新,極大地促進了教學效果的提升。在具體實踐過程中,必須要從以上提到的幾點來進行深入實踐,從而保證教學模式創新、教學素材與專業對應、媒體資源整合、教學情境導入,以此來從根本上提升高校應用文寫作教學的效果,實現學生寫作水平的提升。
參考文獻:
[1]褚云霞.基于《應用文寫作》課程的混合式學習模式探究[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13.
[2]鄧瀅.高職應用文寫作信息化教學實踐——以廣告策劃書為例[J].文教資料,2015(5):166 -167.
[3]李淑云,劉淑梅,戴玉竹,劉晶瑜.“微課”教學模式下應用文寫作課案例教學法的運用[J].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3(6):155 -156.
[4]王雪云.翻轉教學模式在中職應用文寫作教學中的研究與實踐[D].天津:天津師范大學,2016.
[5]趙瑞娟.新聞媒體資源在應用文寫作微課教學中的運用[J].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 S1):235 -237
[6]顏春.信息化背景下高職應用文寫作課堂有效性研究與探索[J].教師,2014(26):81 -8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