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21世紀是會展業迅速發展的新時期,廣州作為經濟綜合實力位居全國三甲之列的城市,其會展經濟發展情況具有代表性意義。本文通過整理相關文獻與資料,分析廣州市會展業發展現狀,結合當前時代發展特征,提出了強化會展人才的培養、完善會展行業管理體制、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積極培育品牌會展等對策。
【關鍵詞】 會展業 廣州 現狀 對策
會展業作為現代服務業發展的引擎,是經濟發展的增長點、城市功能提升的引爆點、產業結構調整的突破點、文化傳播與國際經濟合作的支撐點、構建現代市場體系和開放型經濟體系的重要平臺,其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日益凸顯。廣州是國內發展會展業最早、會展經濟活動最活躍的城市之一,是會展業發起的領頭羊,也是國務院批準的九個“國家中心城市”之一,近年來廣州市會展業取得了重大成果,但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較大差距,在未來面臨諸多機遇與挑戰。
據統計,2017年,在展覽數量方面,上海共舉辦展覽767個,居全國首位;廣州共舉辦展覽662個,居全國第二位,占全國展覽總數量的6.39%;南京共舉辦展覽509個,居全國第三位。在展覽面積方面,上海市總面積約為1689萬平方米,居全國首位;廣州市總面積約為976萬平方米,占全國總展覽面積的6.83%,居全國第二位;重慶市總面積約為876.5萬平方米,居全國第三位。在會展場館分布上,北京和上海各有9個展館,廣州有5個展館,室內展館面積49.24萬平方米,僅次于上海的97.7萬平方米。廣州的會展場館聚集度強,除白云國際會議中心外,其他會展場館全部集中于琶洲地區,并緊密相連。廣州的展會分明顯的淡季和旺季,其中旺季一般集中在3月、5月、6月、11月,其他月份辦展數量相對較少。
廣州市會展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國際化水平偏低,國際認可度不高
廣州的國際展會比重較低,會議活動中高端會議稀少,世界兩大國際權威機構 ICCA和UFI 對廣州會展業的評價與發達國家相比差距巨大。廣州現有的會展企業數量偏少,規模較小,整體實力不強,目前只有12家公司獲得了UFI 資質認證, 落戶廣州的外資會展企業及會展服務機構也相對較少,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廣州會展國際化。
會展人才無法滿足會展發展需要
與北京、上海的會展專業院校相比較,廣州會展專業院校較少,普遍存在著會展招生人數過少、學生傾向跨專業就業、理論教學與操作實踐脫節等問題,這些都將制約廣州會展業的發展。此外廣州會展企業規模小,缺乏吸引和留住人才的機制,許多企業采用的是“一年一簽”或“一展一簽”的方式,難以吸引高端會展人才,該方式導致會展行業人才流動性大,專業人才逐漸流失。
政府的扶持管理不到位
雖然近年來廣州市出臺了許多有關會展業發展的政策和指導意見,但對會展業的扶持、規劃與管理工作的力度還很不夠。一是在強化展覽主體機構力量、優化會展業發展環境、人才培養、引進品牌展會項目等方面投入很少,二是長期依靠政府和各行業協會承辦,完全的市場運作較少,缺乏完善的市場化服務體系。
廣州市會展業發展的相關建議
強化會展人才的培養
廣州應制定合理的人才發展規劃,以廣州會展企業的人才需求預測為基礎,科學規劃會展院校數量、招生規模和培養層次,合理制定教學規劃。構建多層次的會展教育體系, 采用合適的教育發展模式以培育會展專業人才。完善用人機制, 建立會展職業經理人體制和流動通道。深化人才培養和培訓體系,形成不同層次的多元化會展人才培養體系。建立政、企、校會展人才聯合培養的機制,促進教產對接和產學對接。通過貫徹落實人才落戶和子女入學等相關優惠政策,積極引進國內外會展專業人才。
完善會展行業管理體制
加強對會展業發展的規劃、指導和管理, 建立與國際接軌的公平、公正、公開的競爭秩序, 促進會展業健康發展。改革和完善傳統管理體制, 將管理重點轉移到規劃、調整、服務和政策指導上, 按照市場規律引導會展業有序、健康、持續發展。嚴格規范各級政府具體辦展行為,對廣州已有的政府主導型展會通過政府向社會購買服務來建立政府辦展退出機制,推進會展業發展的市場化進程。要大力發展會展中介服務機構, 為會展活動提供相應的咨詢、策劃、運輸、宣傳等服務。
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
積極與國際會展協會組織開展秘書服務、會議設施、人員培訓、信息咨詢等方面的合作。通過采取定向補貼、免費提供辦公地點協助組織買家、展品留購、酒店優惠等方式,吸引國際著名會展服務公司在廣州設立地區總部和辦事處。鼓勵外商投資廣州會展業,吸引國際大型會展公司到廣州辦展。加強與國際知名會展服務企業合作與交流,構建從招展、簽證、物流到展臺咨詢、設計、搭建的具有國際水準的完整會展服務體系。
積極培育品牌會展
培育品牌會展要樹立持續性理念,從展會策劃到現場管理到產品改進,從開發、培育到進行項目合作或并購,全程都要堅定這一理念,提升會展質量,打造良好的公眾形象。對現有的品牌展會,如汽車展、照明展、家具展等,政府應重點扶持,充分發揮其品牌示范效應。注重市場研究,準確把握參展商和專業觀眾的需求,不斷提升展會質量。加強展會與產業的融合,以會展項目帶動產業發展,推進當地大型展會擴大海外宣傳、提升辦展質量、參與國際認證、申請知識產權保護等,提升品牌優勢,提高國際知名度。
【參考文獻】
[1] 吳建華.廣州會展經濟研究[M].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16:35.
[2] 方忠權.廣州會展企業空間集聚特征與影響因素[J].地理學報,2016(4):67-75.
[3] 楊欣,吳瓊.城市與會展業發展規律的量化研究[J].城市觀察,2015(3):54.
[4] 袁亞忠,章曉檀.廣州政府主導型展會發展現狀與提升對策[J].旅游論壇,2016(3):34-37.
作者簡介:賈曉藝,(1994-)女,漢族,河北衡水,研究生在讀,本科畢業于南昌航空大學,就讀于天津商業大學,研究方向:會展運營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