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藏漢雙語數學教育實行多元化、分層次培養是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本文通過文獻研究、教師培養經驗考察等方式,全面研究了高等師范院校數學專業藏漢雙語教師的“多元化、分層次”培養方案。并從藏漢雙語人才培養模式、教學大綱、課程體系與內容、教材、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實踐教學等方面,對藏漢雙語數學教師“多元化、分層次”培養方案的制定提出了建議和策略。
【關鍵詞】藏漢雙語 多元化 分層次 數學 培養方案 教學大綱
【中圖分類號】G75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51-0190-02
隨著藏區社會經濟的發展,社會日益趨向多元化,藏區中小學數學教師的來源亦逐步呈現多元化的模式,正在形成數學教師培養多元化的趨勢。
現今,藏區中小學數學教師的培養仍然依靠專門的民族師范院校擔當,而高師藏漢雙語數學專業課程的設置基本上與綜合性大學一致,加之地區差異、民族差異的影響,藏族學生數學專業水平很不整齊。另外,在有限的四年本科階段,為保證學生的數學訓練,既不能削弱數學專業課程,又要學習教育理論課程、學科教育課程以及教育技能,有些顧此失彼。還有藏漢雙語數學專業采用的適合全國幾乎一致的統一培養方案,一方面造成中小學數學教師的學術背景基本相同,而對于數學知識應用日益廣泛,學科交叉影響呈現多元化的今天,這是有缺陷的;另一方面是缺少民族語言和文字的兼顧,極大的影響了教學質量,也削弱了人才培養多元化。
本文針對以上現實狀況、總結多年數學專業藏漢雙語教學的經驗,借鑒內地院校數學專業教學改革基本思想并以高等教育學作為研究手段對藏漢雙語數學教師多元化培養方案進行了理論研究與教學實踐,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議。
一、構建新型高師“數學與應用數學”藏漢雙語人才培養模式
為適應藏區社會發展對藏漢雙語數學人才多元化、多層次的素質要求。建立以三種不同的數學學科背景為培養目標的“多元化、分層次”的高師藏漢雙語數學人才培養模式,即以培養數學研究能力為目標的“藏漢雙語基礎數學”模式;以培養數學應用和建模能力為目標的“藏漢雙語數學應用”模式和以培養藏漢雙語數學教育能力和技能為目標的“藏漢雙語數學教育”模式。
二、制定“多元化、分層次”的數學與應用數學(藏漢雙語)培養方案
(一)“多元化、分層次”(對于不同學生給予不同的課程平臺)的藏漢雙語培養方案,是在面對藏區教育新形勢提出的探索藏漢雙語人才培養規律的理論和方法。其主要特點是融合三種不同的數學學科背景的培養目標,以藏漢雙語教學資源為載體的培養方案。
1.數學專業“多元化、分層次”培養方案的建立,首先是完善藏漢雙語數學專業的本科教學課程體系。建立必修課、選修課、實驗(實踐)課、畢業論文(設計)等課程模塊;其次是結合藏漢雙語教學的特點和民族文化的發展形勢,增設《藏漢數學翻譯理論與實踐》、《藏族天文歷算》、《藏文信息處理》等實用性較強的專業課程,進一步改革課程設置,優化課程結構,形成適應藏區人才培養模式的,具有“基礎性、師范型、地區性、民族性”等鮮明特色的課程新體系。
2.“多元化、分層次”數學與應用數學(藏漢雙語)培養方案的主要指導思想是:1-2年級強化專業基礎課程學習,培養數學基本功;3-4年級重點加強學科專業教學和實踐教學內容。為全體學生提供基礎、應用和數學教育三個系列的選修課,體現“多元化”的“目標選修課程”。在充分尊重學生意愿的前提下,大膽嘗試學生自主選課,努力培養學生的數學專業能力,最大程度地彰顯學生學習數學和使用數學的能力,使學生的數學學習有的放矢,為下一步的選擇做好指引。
(二)專業基礎課和專業主干課程,按“較高要求”和“基本要求”實施分級授課。實施分級授課,就要制定“分層次”的課程教學大綱。
“分層次的教學大綱”的制定是根據“基本要求”和“較高要求”兩個層次決定教學內容,提高教學效率。依照學生的專業入學成績及藏語文化水平差異確定對學生選擇實施“基本要求”還是“較高要求”的藏漢雙語教學大綱?!盎疽蟆本褪菂⒄諗祵W本、??平虒W要求,針對數學專業基礎薄弱,漢語使用有難點的學生,采用藏語授課,輔助漢語選修,適當降低對課程的總體要求,消減部分內容,突出重點,使學生能比較扎實地掌握課程最基本,能反映課程本質的內容,提高教學效率?!拜^高要求”就是嚴格按照普通本科的教學要求,針對數學專業基礎較好,漢藏語言使用熟練的學生,采用藏漢雙語實施教學,注重數學理論的學習,突出重點,攻破難點,使學生最終全面掌握課程本質內容,基本滿足進一步提升學位水平的要求。
三、促進藏漢雙語數學教材的體系化建設
按照“多元化培養方案”和“多層次教學大綱”的要求,積極使用“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教學指導委員會推薦教材作為教學用書。同時,在健全和完善教材審定機構的基礎上,依據科學的《藏漢雙語數學教材編譯辦法》,選用教育部推薦的優秀教材為藍本,立足現有藏漢雙語數學專業師資,修訂出版具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數學專業本科輔助雙語教材。以更好地配合“多元化、多層次培養方案”在藏漢雙語數學教育中的執行。
四、改進藏漢雙語數學專業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一)根據民族學生的基礎和實際需要,將數學課程內容進行優化處理和整合,形成了基礎、應用和提高三個教學層次。對基礎要求所有學生必須熟練掌握,為學習后續課程打下良好的基礎;應用部分內容按照多元化培養的需求選擇學習:對學有余力的同學進行更深一步的強化,提高他們應用數學思想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二)根據民族學生的數學實際水平,適當開始數學實驗課,利用Mathematic,Matlab等數學軟件,使學生掌握在計算機中求導數、積分、解微分方程等方法。不僅能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使學生對數學發展的現狀及應用有了切身的體會,而且能給學生一種全新的感覺,激發起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五、實踐教學基地建設更適合“多元化”藏漢雙語人才的培養
藏漢雙語數學實驗室的建立及實驗設備及軟件的配置,使實驗室不僅能完全承擔本專業學生的藏漢雙語數學實驗教學,并促使藏漢雙語數學建模課程得以層次化開設,構建了將數學實驗的思想、理論、方法和應用滲透到不同年級、不同課程、不同數學水平的各個教學層面上的特色鮮明的藏漢雙語課堂教學、課外實踐和訓練有機融合的藏漢雙語數學實驗教學體系。
六、結語
藏漢雙語數學專業“多元化、分層次”培養方案的實施,是藏漢雙語數學教師培養認識的一個進步,從多元化到分層次,實質就是數學教師的專業知識和背景的多元化,這種數學人才的培養方案,恰好適應了民族地區社會對數學人才要求的多元化、多層次化。分層次培養的最終結目的是適合各級各類藏漢雙語數學人才的培養,當然含有高層次研究性人才的培養。方案的實施標示著“藏漢雙語數學人才”培養層次得以提升,藏漢雙語數學人才培養體系化建設得以完善。
參考文獻:
[1]王鑒,李艷紅.藏漢雙語教學模式研究[J].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03).
作者簡介:
索南仁欠(1969-),男,藏族,青海平安人,教授,研究方向:數學教育,模糊數學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