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李建軍
隨著遠程教育服務對象規模的擴大和需求個性化的日益突出,原本分散的學習中心已經不能適應新的要求,只有形成一種基于平臺功能的公共服務,才能使服務對象的范圍拓寬,且有利于各種資源和學習支持服務對教與學的再度整合,使遠程教育服務走向成熟,最終促進學習型社會以及終身學習體系的建立。就目前而言,遠程教育公共服務從興起到發展,具體的系統構建、平臺建設和相關的資源建設已經相對成熟,下一階段,在使用過程中,實施效果將成為關注的重點。在此背景下,順義社區教育中心以順義學習網為例,來分析順義遠程教育公共服務的實踐策略。
第一,分析影響基層遠程教育公共服務運行的主要因素。以順義學習網和學習典型為例,通過多角度、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方式,分析基層遠程教育公共服務運行中的典型現象和問題根源,從而提出有針對性的改進策略,有效增強平臺使用效果。第二,完善平臺功能,尋找合適的實踐策略。在具體實踐中,很多基層遠程教育服務平臺建設得很好,資源豐富、種類齊全,但是資源的普遍利用率并不是很高,因此我們要努力探索適合學習、大眾普遍能夠接觸并從中受益的途徑和策略,促進終身學習服務實施效果的提升。第三,使APP(應用程序)客戶端發揮作用,滿足市民的移動學習需求。2016年10月,網站的手機APP客戶端進入試運行階段,進一步延伸和拓展了網站的功能。APP運行半年來,擁有微視頻、有聲讀物、家長教育、電子書、電子期刊、繼續教育等多個功能。要通過對客戶端功能的使用情況的分析,了解存在的問題并加以改進,使APP成為和PC版優勢互補的學習平臺,以滿足各類人群的多樣化學習需求。
公共服務是適應規范辦學和管理的需要而產生的。遠程教育公共服務可以分為三個層面,即國家級公共服務、區域性公共服務和行業性公共服務。為便于開展針對性研究,我們這里的遠程教育公共服務限定為區域性公共服務,即對順義學習網的研究。區域性公共服務了解當地社會對高等教育的需求,最熟悉當地的消費者,對地區學習子區域和平臺的布局也更為清楚。
通過從教育質量觀的角度分析公共服務平臺的運行機制、影響因素,我們取得了一定的調研成果。
基層遠程教育終身學習公共服務平臺運行現狀。通過對順義學習網運行現狀的調查不難發現:平臺注冊率比預期低,且85%的用戶來自學習卡注冊,也就是通過政府下發的渠道注冊,居民對服務平臺知曉率還比較低,因此對遠程教育終身學習公共服務平臺的宣傳力度有待加強。從資源使用角度來看,視頻資源的點擊量較大,其中健康、歷史文化、人文素養類資源的平均點擊率相對較高。其次是電子期刊和電子書類資源使用度也比較高,而專業領域的資源使用率則比較低。通過對平臺用戶活躍度的調查發現,政府的引導和政策激發對居民參與平臺學習的影響較大。服務平臺的學習、管理、服務、交流等功能基本滿足用戶需要,子平臺管理功能比較完善,有助于學習共同體形成,同時還可以搭建組織活動平臺。基層管理員對平臺功能滿意度較高。
基層遠程教育公共服務案例研究。通過對公共服務中挖掘的6個學習型組織典型、2個學習圈子和9個學習個人的案例分析,可得出以下結論:
關于學習型組織。在學習型組織中,各單位使用順義學習網的層次普遍還處于基礎階段,有極個別單位是強制進行的,導致部分網民主動性、積極性較差。各類組織要想積極推進學習網的使用和子平臺的建設,領導應進一步重視,加大宣傳力度,建立相應的制度并組成學習網工作小組積極推進平臺的使用,整合全組織的資源,創新管理,形成獨特的模式,促進組織的持續發展;應注重學習網隊伍的建設,健全管理制度,改善上網條件,加強團隊學習,創新學習載體;應進一步探索基層遠程教育公共服務網絡平臺運營維護的管理機制和長效機制,加強經驗的總結和理論的提升,除在線上舉辦活動外,還要開展線上、線下一體化的各類活動,真正提升居民上網的積極性。
關于學習圈子。學習圈子作為順義區基層遠程教育公共服務網絡平臺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建設上有很大提升空間。目前,順義學習網有23個圈子,包括人生感悟、美文欣賞、綠色農業、醉美下坡屯、微課程征集、書香馬坡、高三家長交流圈、魅力前進、羽毛球愛好者、隨手拍、品味生活等。這些學習圈子發展得并不均衡,雖然學習圈是經過調研和可行性論證之后建立的,但是部分學習圈由于加入人數較少,尚無法取得預期的效果。對“魅力前進”、中阮學習圈兩個學習圈子的研究分析發現,要把學習圈建立好,需滿足以下條件:第一,要統一思想認識,凝聚正能量。前進村通過建立學習圈子,為村民描繪了美好的生活愿景,讓他們主動融入社會;中阮學習圈陶冶了學習者的情操,多樣化的團隊活動增強了團隊的凝聚力。第二,要有相關的培訓指導教師,即“圈主”。前進村的書記充當了指導教師角色; 中阮學習圈有教師免費授課,他們本身是團隊成員,又擔當了“圈主”的角色。第三,結合自身實際,開展相關活動。“魅力前進”組織了豐富多彩的活動,中阮學習圈到順義各小區慰問演出,這些積極健康的活動促進了學習圈子更好地發展。第四,對話式的學習。學習圈子摒棄了傳統單項學習的方式,采用團體討論的方式使學習更加靈活,使成員能夠積極主動地學習。第五,資源共享的機制。學習圈子是流動的人口學習圈,也是免費的教育資源,可以打破空間限制,擴大學習的覆蓋面。例如中阮學習圈子把各地的中阮愛好者集結在一起,打破了空間限制。
關于學習者。以學習者為中心的遠程教育學習支持理論認為,“無論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是否有老師,無論在什么地方,只要有學生,即使只有一個學生,也應該得到學習機會”,即通過一些組織方式,使對話交流得以在遠程教育中實現。通過對調查的8名學習個人和一戶學習型家庭進行綜合分析發現,他們有以下共性:第一,他們均是經過別人介紹或得到學習卡后,被網站豐富的資源吸引,成為網站的忠實用戶。第二,被調查者在各自的工作領域遇到了問題和困惑,在網站上尋求幫助,以提升工作技能。第三,用戶的滿意度較高。順義學習網所有資源全部免費提供,被調查者通過學習,學有所得,學有所樂。但是,受限于網絡師生分離的特點,學習者在自學過程中,會遇到相較于傳統面授更多的困難,包括:缺少遠程學習的經驗,學習沒有計劃,盲目點擊各類資源;遇到了問題雖然可以咨詢管理員或者發表心得,但是不能及時、快速地獲得其他學習者的幫助;部分用戶對學習進度掌控不好,不能合理安排學習時間;網站中部分用戶偏愛某一類資源,對其他資源不感興趣等。
學習網APP研究。學習網APP內容資源較豐富,功能設置基本滿足需求,用戶體驗整體效果良好,但是通過個別訪談,用戶也提出了一些比較有針對性的問題,后期在APP的運行更新中可以做出適當的調整。
一是個別搜索引擎需要完善。APP目前擁有大量的內容資源,可是首頁的搜索引擎卻只能搜索視頻課程資源。海量的電子書、電子期刊和有聲讀物都沒有提供搜索功能,用戶在查找這些資源的時候非常不方便。最好能加設二級資源搜索引擎,完成對APP內所有資源的搜索。
二是個別鏈接需要調整指向。APP頁面簡潔,操作方便,給了用戶非常良好的體驗,但是也有個別IOS(一種移動操作系統)手機用戶反饋: 當進入到電子書欄目的時候,先選擇了一本電子書進行閱讀,閱讀完后想返回重新選擇另外一本,可是點擊“返回”按鈕卻直接退回到了首頁,希望能退回到電子書分類的二級頁面,這樣更方便操作。
三是增加書簽的功能。目前學習網APP上的資源還存在不能續讀和續聽的問題,希望電子書增加書簽的功能,音頻、視頻資料能增加保存上次播放位置的功能,這樣能更有效地為用戶持續地提供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