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孫凱莉
孩子如同花朵,教育者,當懷有一顆博愛之心,做真正的愛花之人。在白小,為了讓孩子們都能享受到“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在基礎課程與主題課程之外,學校還開設了定制化課程,目的在于實現“尊重差異,讓每個生命都綻放精彩”。定制化課程主要包括兩部分,即培優課程與幫扶課程。培優課程是專門針對在某一領域擁有特長的學生;幫扶課程是為需要特別關注的特殊學生定制的個別化指導。以定制化課程為輔助,學校盡力給予每個孩子適合的教育,尊重每個孩子獨有的生命色彩。
“小時候,我有個地鐵夢。如今我有個大夢想:我希望未來的北京城空中、地面、地下建成三級立體軌道系統,再也看不到擁堵,北京的天空更加藍,北京的空氣更加清新。我愿意為之努力。”這是白小學生小A在朝陽區創新性學習大賽頒獎舞臺上的發言。得益于白小的培優課程,小小年紀的小A已經成長為一個有著獨立思考能力與社會責任感的新時代少年。
在學校里,小A是有名的地鐵小達人,他從小喜歡坐地鐵,至今已走遍了北京地鐵的18條線路、334座車站,可以默畫出整個北京地鐵線路圖,還能說出任意兩站之間的出行路線和票價。剛上四年級,他便參與了地鐵志愿服務活動,為乘客指路、分發宣傳材料,北京電視臺《北京您早》節目還對他做過專門的采訪。對于這樣一個充滿夢想的孩子,學校要怎樣幫助他,讓他的夢想走進現實呢?
學校首先想到了利用培優課程——十分鐘脫口秀。為了發揮小A的特長,也為了讓脫口秀舞臺真正為學生的發展助力,小A的班主任找到他,鼓勵他做一期“地鐵”專題脫口秀。他紅著小臉兒,說:“老師,我怕我講不好……”班主任拉著他的手,親切地說:“孩子,這是你最熟悉的內容了,但我們好多同學都不太了解,你就講講北京的地鐵線路就行,大家一定會很感興趣的!我相信,你一定能行!”小小的他,堅定地點點頭,答應了。脫口秀開始時,他的聲音略顯顫抖,但當“北京地鐵線路圖”出現在屏幕上時,他漸漸沉浸于線路的講解中。每一個站名都那么熟悉而又清晰,他的動作也變得輕松自如了,全班同學都全神貫注地聽著,在他的引領下共游京城。在最后的提問環節,他儼然是一個小老師,耐心而細致地解答同學們的疑問。課后,小A 主動找到老師:“老師,我想每周都給大家講,可以嗎?”“當然可以,但每次你要有主題設計,不僅讓我們了解線路還要了解與地鐵相關的內容。” 老師對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他對地鐵展開更加深入的研究。

>>定制化課程“英語戲劇”,讓每一個生命都綻放精彩
之后的兩年多,小A做了不下30次的地鐵主題脫口秀,并依托地鐵線路帶著老師和同學們了解了北京、天津、蘇州、上海、香港、倫敦、莫斯科等國內外多個城市的重要景點與特色線路,還為大家介紹了不同地鐵線路在設計上的獨特之處,不同的地鐵列車的型號、車廂設計的理念以及各地獨特的地鐵站的文化理念設計等。臨近畢業時,他不僅編寫了望京地區的出行手冊,免費向周邊居民發放,還通過社會調查、實地調研,提出了在機場線增加望京出口的建議,此建議獲得了2017年北京市科學建議獎的第一名,小A作為唯一的一名學生代表在大會上發言。這不僅是小A的成績,更是學校的驕傲。
學校的培優課程就像是一臺顯微鏡,利用它,能夠發現、放大學生的長處,給予他們足夠的自信。在白小,像小A這樣的孩子還有很多。培優課程的開展,使原本優秀的學生變得更加耀眼奪目,他們在各類舞臺上展現出的風采,無疑是對學校教育最大的肯定。
特殊的孩子都擁有一顆特殊的童心,需要加倍的關注和疼愛。陪伴,也是白小定制化課程的重要精神內核。當然,這種陪伴是多方面的。
來自老師的陪伴——順勢引導,培養規則意識。“孩子,你知道你現在所在的星球叫什么名字嗎?你在你的星球是不是要遵守你們星球的規矩?那你來到我們地球生活也得遵守我們地球的規矩。在我們地球,小朋友們都得上學,一上就是一天。這是規矩,所有學生都得守這個規矩。”“行,那我也守這個規矩。”這段“神奇”的對話來自白小的老師和一位來自“麥圈星系雙子星”的學生小B。
小B常說他不是地球上的人,在學校的試卷上不寫字,只寫一些奇怪的符號,問他,他就說:“你們地球的語言太低級了。我寫的是宇宙最流行的語言。”他還經常在課堂上做出奇怪的舉動,或是無理由地大聲哭喊,經常讓老師和同學們感覺摸不著頭腦。對待小B,老師的做法是順著他的思維去引導。“你告訴過我,每天早上,你來到地球,在地球生活一天,晚上你再坐飛船回去,對嗎?”他點頭。“在我們地球生活,就只能說地球上的話,寫我們地球人寫的字,想我們地球上的事。所以從早上8點你來到地球上的學校,一直到下午5點你離開地球的學校,都得這樣做。”在這樣的循循誘導下,孩子心里已經有了模糊的“規矩”概念。后來,只要他一提“他們星球”的事,老師就提醒他:“早8點到下午5點。”這句話仿佛一個咒語,他只要一聽,就能收斂一些了。
來自同學的陪伴——攜手同心,讓愛深植孩子心田。一次,小B突然站在班級門口用雙手扒住門框,不允許任何人進出教室,說他自己是一輛壞了輪胎的出租車,老師趕緊問他:“輪胎怎么壞了,如何才能修好呢?”他說:“拍拍我的轱轆。”說著伸出了他的右腿,老師便在他的右腿上輕輕拍了拍,問他:“修好了嗎?”他立刻回到座位上,仿佛剛才那個攔住大家的人與他無關。這樣的處理方式直接影響了其他孩子對他的態度。一次課堂上,老師正在上課,他突然跑到教室前面對老師大喊:“快給我郵票!”老師請他回座位,他又喊道:“我是一封信,沒貼郵票怎么走!”這時坐在第一桌的一個女生趕緊走過來輕輕在他的胳膊上按了一下說:“郵票貼好了。”這時他才安靜地走回座位。特別要提到的是,在一次班級改選中,他竟然自告奮勇要當班長,在投票的時候有幾個同學把寶貴的一票投給了他。私下里,老師詢問那幾個孩子選他的原因,竟然都是同一個理由:“怕他看到沒有人選他會失去自信,哪怕有一個同學認同他,他也會有繼續努力的動力。”

>> 尊重差異,讓每個孩子都能感受到被尊重的幸福
來自家長的陪伴——寬容理解,傳遞溫暖真情。受到老師和孩子們的正面影響,家長們也同樣不吝嗇對小B的贊美:小B在音樂課上的鋼琴演奏,讓同學們震驚不已,老師把這個消息分享到了班級群里,家長們紛紛稱贊他的多才多藝; 他把一個男生的胳膊給咬青了,那名男孩的媽媽雖然也非常心疼自己家的孩子,但仍然說“老師,我們能理解,我們不怪他”……這些發自內心的理解與關愛,怎能不讓人感動!在這樣充滿愛的環境下,像小B這樣的孩子,又怎會不收獲尊重與快樂!
每個孩子的成長都有著特殊的軌跡,這也決定了教育工作的艱難與繁復。白小的幫扶課程,就是為了讓小B這樣的孩子在教育的藍天下健康、自信地成長,與師生共享生命生長的幸福和快樂。
課程是學校育人的核心載體,也是尊重理念的外化。在白家莊小學,無論是培優課程還是幫扶課程,每一種定制化課程的實施,都是“尊重教育”的最佳詮釋和注解。正如祖校長常說的,“只要給予足夠的尊重與愛護,開啟師生潛能,滿足其發展需求,每個生命都將綻放出不一樣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