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平
摘 要:創業教育對大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與職業發展都具有重要的的意義。本文結合普通高校發展趨勢,從增強創業教育意識、搭建多元化創業教育平臺、加強創業導師隊伍建設、完善創業教育管理等方面探討了促進創業教育活動開展的途徑。
關鍵詞:普通高校;創業教育;創業平臺;創業導師
開展創業教育,逐步培養大學生的創業意識、創業素質和創業技能是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普通高校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根本要求。基于此,必須在觀念意識培養、公共平臺建設、師資隊伍配備以及資金保障等方面形成合力,共同推進創業教育活動的開展。
一、更新教育觀念,增強創業教育意識
轉變教育理念是高校開展創業教育的前提。在傳統的教育觀念中,大學本科教育主要突出知識導向,對實踐技能要求不高,因而專業定向、思維定勢、技能定型成為高校畢業生普遍呈現的狀態,這嚴重違背了人才發展規律,導致畢業生不適應社會需求,就業困難,創業無門。隨著社會和經濟的的快速發展,具備寬泛專業知識、適應動態競爭并富于獨立創新潛能的人才更受青睞,這就要求大學教育管理者首先要確立創業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把培養能夠適應經濟發展和引領社會進步的優秀創業人才納入大學的辦學規劃中,把創業教育納入學校的教育教學體系中,從培養目標、教學計劃、課程設置、師資配備、實踐活動等方面高度重視,統籌安排,逐步形成結合自身資源優勢的創業教育體系。其次,要向學生大力宣傳創業教育概念,使學生接觸創業者精神和經營者思想,促進學生思考工作本身的價值及自己將來的職業走向,變被動接受為主動參與,通過創業課程和創業實踐,喚起創業意識,具備創業精神,掌握創業技能,形成面對社會挑戰的資質和能力。
二、搭建多元化創業教育平臺,完善創業教育培養體系
在把學生創業教育納入培養方案的基礎上,堅持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實踐教育、就業指導和服務的結合,積極構建課內與課外、理論與實踐、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培養相結合的教育體系。
首先要開設創業基礎課程,加強通才和通識教育。在教學內容設計時,可適當文理交叉,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把創業教育與專業、學科優勢相結合,通過開設專門的創業和職業指導課程,將職業教育和創業理念滲透到各個專業課程教學之中,以培養學生良好的創業心理品質與合作能力。
其次要以校內大學生創業基地為載體,廣泛開展創業教育實踐活動。一方面要充分發揮校內創新創業中心和大學生科技園的作用,通過配備得力的指導教師,安排學生參加一些科研訓練,指導學生完成創業研究的各個環節,引導學生在研究和開發中學習知識,鍛煉能力。另一方面要定期舉辦創業沙龍、創業論壇、創業大賽等活動,積極鼓勵學生組建形式多樣的創業團體,把創業教育作為校園的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營造良好的大學生創業的氛圍,擴寬學生視野,增強創業意識。
此外,還要整合校外資源,完善創業孵化支撐服務體系。普通高校應立足自身辦學優勢,積極整合政府和社會資源,采用校企合作、聯合共建等方式建立校外創新創業實踐教育基地,作為校內創業實踐教育平臺的補充。這既可以為學生提供創業實戰演習場所,又可以為實際創業的學生提供工商、稅收、信貸、項目評估審批等各類中介服務,使大學生在創業過程中享受到免費的專業輔導。
三、加強創業導師隊伍建設,抓好創業教育管理
開展創業教育,培養大學生創業實踐能力必須有一支專業基礎扎實、實踐經驗豐富且具有開創精神的創業導師隊伍。在創業師資隊伍構成上,校內可配備一定數量的專兼職教師,以教學部教師指導為主,學院專業教師指導為輔,提升創業教育水平。其中,專職教師隸屬于學校大學生創業中心,主要承擔全校創新創業教育教學工作并組織日常校級創業活動等;校內兼職教師主要來自于校內各學院的專任教師,主要承擔校院兩級大創項目的指導,并結合自身科研工作實際引導學生參與項目研究和產業孵化。同時,為解決創業師資存在的較大缺口,應借助產學研合作模式讓更多的企業家、工程師、管理精英等進入課堂,把最新科技動態、企業發展模式、市場前沿知識帶給學生,從而催生全新的創業思路。
在師資培養方面,可按創業教育教學指導和創業實踐指導分類培養教師隊伍,有意識地培養教師對于創業教育的理解和認同,鼓勵其在教學和科研工作中注重融入創業的思維和方法。學校可每年選派一定數量的教師進行創業類課程的研修,培養專門從事創業教育研究和教學人才;也可加強學校與企業的互動,建立講師派遣制度、企業研修制度等,促進教師科研成果與學生創業項目的對接及成果轉化,使校內創業師資在理論與實踐水平雙提高。
此外,普通高校還要在組織領導和資金投入上保障創業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要建立專門的創業實踐基地和創業服務機構,制定實施專門服務于創業教育的管理辦法和工作計劃,用制度性文件明確創新創業教育的指導思想、主要任務、具體措施等。為調動廣大師生參與創業教育的積極性,學校應規定學生必須獲取創業教育學分,推行學業導師、科研導師、創業導師一體化的創業導師制度,設立大學生創業種子基金、加強大創項目經費支助力度,完善創業教育人才評價體系,把創新創業(學生技能) 競賽、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作為教學單位評價的重要指標,將指導創業項目納入教師評職晉級考核指標,并做好師生優秀創業成果的總結示范與表獎工作,對創業競賽獲獎的學生和指導教師給予獎勵,形成創業教育長效發展機制。
創業教育作為大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其開展不僅有利于普通高校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實現可持續發展,更是大學生提升自身就業競爭力和發展潛質的重要保障。普通高校要堅持應用導向,有意識地整合校內外優勢教育資源,重點培養大學生的創業思維和實踐能力,幫助學生實現理論與實踐、課堂與車間、學業與就業的良性銜接。
參考文獻:
[1]黃兆信.地方高校創業教育的轉型發展——基于兩所院校的比較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6.
[2]李東靜.地方高校創業教育模式研究[J].青年科學(教師版),2014.3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