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玉米中后期主要指穗期和花粒期,該階段是玉米生長發育最快和決定玉米穗質量的重要階段,也是田間管理最關鍵的時期。這段時間玉米很容易出現各種問題,例如,空稈果穗缺粒、多穗、早衰。這些問題需要通過相應的田間管理技術解決。本文就玉米中后期可能出現的問題做了相關的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解決措施,希望能為玉米種植提供幫助。
關鍵詞:玉米種植;中后期;問題;解決措施
中圖分類號:S513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8.03.005
1玉米中后期容易出現的主要問題
1.1空稈和果穗缺粒
空稈是因為水分供應不合理導致玉米沒有雄穗或者看不到雌穗。因為這時期的玉米需要大量的水,如果水分供應不足,玉米就不能正常發育,會出現空稈的現象,還可能因為土地肥力不夠或者土壤中的各種元素比例失衡,例如土壤中缺乏氮或者鉀等元素,土地的肥力就不夠,因此供應不上玉米生長發育需要的養料,或者氮磷過量而鉀元素不足,也會導致玉米空稈現象發生。果穗缺粒一般是因為花期出現了異常氣溫。對于玉米來說,過高的溫度和過低的溫度都會影響玉米生長,因為過高和過低的溫度都會影響花粉和花絲,一旦花粉和花絲出現問題,玉米就不能接收正常的花粉授粉,相對應的就會出現果穗缺粒的情況。
1.2 多穗和早衰
多穗現象一般是因為玉米養分過剩導致的,光照不足或雨水太多往往容易造成多穗,本來野生的玉米都是多穗的,但是為了提高玉米的產量和質量,人工馴化出來的玉米 一般都是1~2個穗。如果因為環境異常也會出現玉米多穗的情況,這種情況的出現會分散玉米的養分,導致玉米穗雖多但是質量差,顆粒不飽滿。早衰多是由于水肥條件不滿足,表現為葉干枯、穗小、籽粒不飽滿。一般容易發生在貧瘠的田地里,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品種沒選好。
2 田間管理和解決措施
2.1中耕培土和蟲害防治
玉米經常會有爛根的現象,這是因為土壤太過封閉導致的,玉米的根部不能有效與空氣接觸,土壤的透氣性太差,玉米的根系爛掉。解決這個問題的有效措施就是中耕培土,對玉米種植地的表層土壤盡量疏松,能夠有效的增加土壤的空隙,讓空氣進入土壤之中,玉米的根部可以充分的和空氣接觸,這樣就不會因為閉塞而爛根。同時松土還能起到保水的作用,土壤中的空氣多了,微生物相應的也會活躍起來,能提高地溫,防止土壤板結,有利于水分的滲入,這樣會促進玉米根系的生長。
病蟲害對玉米的威脅一直是不容忽視的大問題,尤其玉米中后期是一個非常關鍵的時期,也是病蟲害的高發期,如果這一時期玉米遭到了病蟲害的威脅且沒有進行有效的防治,最后的產量和質量一定會受到嚴重的影響,所以要給予重視和關注。玉米經常出現的病蟲害有葉斑病、頂腐病、銹病,蚜蟲、玉米螟、粘蟲等。因此這一時期要認真的貫徹“預防為主,防治為輔”的理念,對相關病蟲害的表現和跡象要多了解,才能夠及時發現,及時解決。不至于在大面積出現問題時才有意識,這時再進行相關的治療為時已晚。
2.2追肥和澆水
對于任何植物而言,沒有養分都是不能正常發育和生長。玉米也不例外,尤其是在玉米的中后期,從營養生長變為生殖生長,這一階段需要大量的養分和水分。這時土壤里的養分和微量元素已經無法滿足玉米生長的需要,所以要人工進行施肥。但肥料的種類和量的把握要根據具體情況來看,一般來說在大喇叭口期施加的肥料是最多的,因為這一時期是增加玉米的粒數和粒重的關鍵時期,肥料充足,玉米的顆粒會又大又飽滿。當然,這一時期對水的要求也不能忽視。玉米主要種植區在北方,北方氣候普遍比較干旱,降水量較低,所以一般情況下,田間管理灌溉的水基本靠降水,是澆水還是排水具體要看天氣情況,例如碰到極端天氣,降水極少時,就需要人工進行灌溉。降水多的時候,需要進行及時排水,以免地里過澇,造成玉米爛根。
2.3 去弱和適時收獲
優勝劣汰一直是自然界遵守的原則,所以就需要人為進行優勝劣汰。玉米在中后期,已經能看出將來成熟的基本情況,這時能很好的判斷哪些玉米長勢不好,哪些玉米粒多飽滿,為了讓長勢好的玉米能夠獲取足夠的養分和生長空間,需要去除掉弱勢的玉米植株。還有一些生病的玉米、空稈的玉米、多穗的玉米都需要清理掉,這樣能有效減少水、空氣、肥料等資源的消耗,為健康的玉米提供一個良好的生長環境。另外,在玉米中后期還要注意適時收獲,如果沒有不利因素的影響,玉米可以適當的晚收,收可以提高玉米的粒重,是實現增收的有效措施。很多農戶對晚收存在著一定的誤解,認為晚收可能對玉米的質量造成影響,或者晚收會對土地的肥力造成負面影響,如果沒有不利因素,晚收有利于提高玉米的產量和質量。
3結語
在我國糧食生產中,玉米占據著非常大的比重,而且未來與玉米有關聯的產業發展前景會非常樂觀。所以玉米的種植和最終的產量就格外重要。為提高玉米的產量和品質,就一定要在玉米的中后期做好相關的田間管理工作。多關注玉米的生長情況,提前預防并及時發現問題,采取相應的措施,保證玉米豐收。
作者簡介:董玉梅,中專學歷,助理農藝師,研究方向:農業技術推廣。endprint